薛法根《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法根《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第一篇:薛法根《诚实与信任》教学实录
诚实与信任课堂实录
片断一
黑板上出示了文中的六个词语
第一组:驱车碰碎故障
第二组:毕竟责任歉意
指名领读,其他学生齐读。

师:“驱车”是什么意思啊?
生:开车。

师:换一个词,叫———
生:驾车。

师:早上,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来的?我说,驱车来的。

你们觉得正常吗?
生:不正常。

生:用开车比较好一些。

师:是的,生活中我们一般说,开车、驾车。

因为“驱车”是书面语。

生活当中,我们用口语。

来,再念一下这个词语。

生:驱车。

师:比如,汽车的发动机点不着火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轮胎瘪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汽车的尾灯坏了,这就叫———
生:故障。

师: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这就叫———
生:故障。

师(笑):这叫故障?
师:把别人的反光镜碰碎,这叫———
生:责任。

师:自己的车出现问题叫做故障。

把别人的车碰坏了,这叫事故。

(板书:事故师:当然,交通事故得到圆满解决,或许,这个事故就变成了非常美好的故事。

(板:故事)
师:自己的车坏了,这叫———
生:故障
师:别人把自己的车弄坏了,这叫———
生:事故。

师:事故也可能变成———
生:故事。

师:下面我们念这个词——“毕竟”。

理解这个词吗?
生:理解。

师:这个词呢?
生:责任。

师:好,我们看责任怎么断定。

师:我把别人家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下车检查。

如果,我这么说———
(出示:原来是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师:(指名读)意味着这辆车———
生:违反交通规则。

师:责任在谁?
生:责任在这辆车的车主。

师:我们来看第二句。

(出示:虽然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是停着的。


师:责任谁负?
生:小红车的车主和撞坏反光镜的人。

师:对了,他和“我”都有责任,两个人都要负责任。

师:看第三句。

(出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
的。


师:现在,你感觉责任在谁身上?
生:撞坏这辆车的车主。

师:撞坏这辆车的车主是谁?
生:“我”。

师:从哪个词一下子就看出来责任在“我”身上了?
生:毕竟。

师:再说一遍。

生:毕竟。

师:再说一遍!
生:毕竟。

师(笑):重要的词语说三遍。

师:但车子毕竟是停着的,说明可以原谅他。

“毕竟”这个词是原谅了别人,把责任———
生:交给了“我”。

师:自己来承担责任。

明白了吗?所以,“毕竟”这个词很微妙。

读课文的时候,千万不要疏忽这个词。

(生齐读这句话)
师:“毕竟”这个词体现了“我”的宽容。

再来说个“毕竟”的句子。

生: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到这儿来上课,有些紧张。

师:运用了“毕竟”,说明给予别人一种宽容,把责任放到自己身上。

这个词叫做———
生:毕竟。

(教学在继续。

生读“歉意”一词。


师:“歉意”什么意思?
生:表示道歉。

师:表示感谢叫———
生:谢意。

师:表示后悔,叫———
生:悔意。

师:表示和善———
生:善意。

师:表示爱慕,是———
生:爱意。

师:“什么意”是一种词语的结构,课文中有歉意,还有谢意、悔意。

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归类识记。

师:你们写过字条吗?(板书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师:这张字条叫留言条。

留言条是有格式的。

来看看老师写的格式。

首先,你要知道写给谁的,这叫称呼;中间部分是留言的内容;右下角写是谁留的;最后留下日期。

师:猜一猜,“我”会在这张字条上留下什么?
生:留下姓名、电话。

师:留言条上还留了重要的几句话,会是什么?
生:对不起,我不小心撞碎了您汽车的反光镜。

师:好,有道歉的语言,有事实的真相。

师:还有没有留下让人感动的话?
生:让车主联系自己,进行赔偿。

生:亲爱的车主……
师:为什么要用“亲爱的”?告诉你,对方是陌生人,对陌生人不要过分亲密。

换个说法吧,表示热情,但又不能太过于热情。

生:敬爱的……
师:老师告诉你们,可以说“尊敬的”。

生:尊敬的车主。

师:写了称呼、自己真实的姓名与电话、事实的真相、表示的歉意。

还要告诉车主,小红车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怎么写?同学们,动动脑筋,打开本子,写一张留言条。

三分钟时间。

要写出事实的真相、表示的歉意,还要提醒对方车子违规了。

(生练写。

师巡视,提醒写上真实的姓名和电话,做到言简意赅。

全班交流。


生:尊敬的车主,您的车子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因此,我不小心碰坏了车子的反光镜,实在对不起!请您打我的电话与我联系,我会做出赔偿。

电话……杨莹,11 月3 日。

师:哈哈,如果我是车主,会想:什么?看这么仔细?用尺子量过了?责任不就是在我了吗?这个地方要修改!
生:尊敬的车主,您好!昨天夜里,我不小心将您车子左侧的反光镜碰坏了。

您的车子虽然超出了停车线,但责任应该在我。

在此,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

罗嘉欣,电话……11 月3 日。

师:留下了“我”的联系电话。

不错,责任在“我”。

说清楚了。

还有谁写得不一样?
生:尊敬的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

虽然您超出了停车线,但您的车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在我。

修车的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我的联系电话……曹静泽,11 月3 日。

师:看,他很真诚,除了说“对不起”,还愿意赔偿。

我们要把表示愿意赔偿的话写上。

生:尊敬的小红车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碎了。

真对不起!请您联系我,我会赔偿您的。

我的电话是……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醒您,您停的车超出了停车线。

张嘉英,11 月3 日。

师:如果这张留言条有一点温度的话会更好。

比如,这样说:温馨地提醒您,停车不要超过停车线,以免发生类似事故。

(生修改留言条)
师:一张小小的留言条能够感动别人,还能表达自己的责任、歉意,是不容易的。

(指名再交流)
师: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我”留下了一张字条。

这张字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车主,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弄坏了。

我愿意赔偿,请您跟我联系。

我的电话是……但我想温馨提醒您,以后停车不要超过停车线,以免发生类似事故。

某某几月几日。

师:事隔三天,他们进行了一次通话。

我们称之为“对话”。

(板书:对话)
师:谁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下?
生:事隔三天,车主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跟他表示歉意,并提出赔偿他。

他却向“我”表达了谢意,谢绝“我”的赔偿。

他还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师:如果后面的故事不用对话的方式写,而像前面部分一样的写法,就叫做叙述。

(板书:叙述)
师:作者为什么用对话的方式而没有用叙述的方式写呢?
生:如果叙述的话,感觉比较拖沓。

师:哦,对话更直接,叙述更间接。

生:难以表达出谢意。

师:对话能够表达诚意。

师:这番对话来自于两人的电话交流。

如果将对话转成叙述,电话的内容就不完整、不真实了。

如实地用对话的形式写出,电话的内容就更完整、更真实了。

师: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打个电话?
(生上台和师打电话)
师:我们来背靠背打个电话。

这可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生笑)
师:同学们,认真听,看看谁更能打动你。

师:喂,您好!
生:您好!
师:您是谁呀?
生:我就是小红车的车主。

师:哦,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小心把您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生:没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您表示感谢的。

师:不,不,不,是我要向您表达歉意。

请您把购货单据寄来,我好把钱寄给您。

生:不用了。

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师: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生: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
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我再一次谢谢你!
(生鼓掌)
师:好了,同学们看看,我们两个人的通话,谁更热情?谁的话更有温度?
(生评价)
师:从哪里看出我表达了歉意?
师:“对不起,对不起……”这是重复。

“不,不,不,是我要向您表达歉意。

”这也是重复。

为表达出真诚的程度,有时候,要适度重复礼貌的语言。

虽然她的感情比我丰富,但是,我的语言形式也能表达这种真诚的情感。

你们也来试试看。

(生练读对话)片断四
师:他留下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
生:诚实与信任。

师:所以,今天,我们的课题叫———
生:诚实与信任。

师:这个故事原来的题目不是《诚实与信任》。

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生:《比金钱更重要》。

师:一猜就中。

看一看,你们喜欢哪一个?
生:《比金钱更重要》。

因为这个题目也包含了“诚实与信任”的意思。

师:有想象的空间。

生:我喜欢《诚实与信任》,因为它直接说出了内容。

师:这样直截了当。

生:我喜欢《诚实与信任》,故事中,双方都做到了这样。

师:这是故事的主题。

生:我比较喜欢《比金钱更重要》,让人很想继续看下去。

师:这个题目更能吸引读者。

师:在同学们看来,这两个题目各有各的好。

但,更好的是故事
本身,它能让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这个启发就变为一句话———
生: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诚实与信任。

师:这是一句格言。

同学们,每一句格言背后不只一个故事,还有很多类似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但写在了书本里,也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第二篇:薛法根教学实录
薛法根《爱之链》教学实录
师:谁能又对又快地将这八个词语写完整?qiáo tāi wà cān
()伊轮()()子()馆bǒ ǎi lèng wěn
颠()()小()住亲()生:(快速动笔默写)
师:写好的同学请举手!请写得最快的两位同学写在黑板上,一人写一行。

生:(2生在黑板上写)
师:写好的同学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看黑板,一种是看自己默写的词语,检查一遍。

生:(纷纷低头检查起来)
师:写完后及时检查,这是一种学习的好习惯!现在,请看黑板上两位同学默写的词语。

一起读第一组。

生:(齐读第一组词语)师:都写对了吗?
生:(纷纷举手)袜子的“袜”字写错了,应该是下面一横短。

师:能说得更清楚些吗?
生:袜子的“袜”,左边是一个“末”字,不是一个“未”字。

师:这样说就清楚了。

谁写的?(众笑)笑什么?学习上犯点错误的同学才是可爱的。

(众又笑)上来自己修改一下。

生:(修改完,欲走)
师:还没完呢!(众笑)你再读一读,印象就深刻了。

(生读完词,欲走)还没完呢!餐馆的“餐”,这么复杂的字你都写对了,不容易!但是可以写得好看些,看老师写。

(师范写)关键是哪一部分要写好?生:中间的“人”字要写得宽些。

师:你真会看,这个字要将“人”字的撇和捺写得舒展些,这个
字才稳重。

每个同学再写一个。

生:(动笔认真书写“餐”)老师,“餐”字最后一比是“点”,不是捺。

师:你提醒得真及时,是一长点。

(对上来写的同学)你看,这样写就跟你人一样英俊了。

(众笑)师:现在看第二组。

(略)师:最后一起读一遍这些词语,你们读一个老师擦一个,所以要认真读用心记哦!生:(齐读词语,老师只留“乔伊”一词)(二)师:乔伊,这是小说《爱之链》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小说中还有哪几个人物?简要地介绍一下。

生:小说中还有一位老妇人,她和乔伊并不相识;一位女店主,她是乔伊的妻子。

师:谁还能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呢?
生:乔伊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位老妇人,看到她的车胎瘪了,就帮助她换好了轮胎。

老妇人想给他钱,他却认为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后来,老妇人开车到了一个路边的小餐馆里吃饭,看到一位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 师:(插话)有几位女店主?生:一位。

师:所以,这里的“一位”可以省略。

生:看到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就给了她一些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师:(打断)老妇人是亲手交给女店主的吗?生:不是,是放在桌上的。

师:对啊,你想一想,这个地方要说清楚些。

生:老妇人就悄悄地在桌上留下了一些钱和一张纸条。

师:看到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就要给钱,有这样的规定吗?(众大笑)生:不是,是老妇人看到女店主怀孕了还要工作,很辛苦。

生:是老妇人看到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还要这样工作,心想她家肯定是很穷,为了钱没办法才工作的。

生:老妇人看到怀孕的女店主,猜到她家在经济上有点困难,才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

师:这样说,别人才听得明白,懂吗?继续说。

生:老妇人看到女店主怀孕八个多月了,却还在努力工作,知道她家经济困难,就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帮助了她。

女店主潸然泪下,
回到里屋,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经睡了,就吻了吻他。

师:吻完就没了?生:没了!(众笑)师:最重要的一句话没说!
生:哦,她还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师:你说得比较完整,能不能围绕三个人物,把事情说得更加简洁一些,比如:纸条上的内容就可以省略了,语句再简练一些。

同学们自己也练习说一说。

生:(自由练习概括后)乔伊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位老妇人,帮助她修好了车胎,没有接受老妇人给的钱。

后来,老妇人到一家餐馆吃饭,看到女店主怀孕至少8个多月了还在工作,就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

女店主看完老妇人留下的纸条,不禁潸然泪下,回到里屋,发现丈夫乔伊已经睡着了,她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师:这就叫“进步”!
生:我还可以更简单些。

乔伊在路上帮助一位老妇人修好了车胎,没有接受她的钱;老妇人到一个餐馆用餐,给生活困难而又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悄悄地留下了一些钱。

而那女店主就是乔伊的妻子。

师:了不起!言简意赅,简洁明了!最后如果改成“没想到,女店主就是乔伊的妻子”,就更加完美了!
生:对,这样就体现出小说结局很令人意外了。

(三)师:看来,你很会读小说,很会概括小说的“情节”。

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叫“人物不知道,读者全知道”。

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彼此之间对于很多事情的细节并不知道,而我们读者却好像是上帝,对这一切全都知道。

而那些他们相互之间并不知道的细节,却往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者的心。

仔细读一读这篇小说,用心感受一下那些“人物不知道”的细节,可以在边上简要写下自己的体会。

生:(专注地阅读体会,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很专心!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交流的时候,先说一说你所发现的那个“人物不知道”的细节,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对同一个细节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补充。

生:老妇人不知道的细节是乔伊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乔
伊已经失业了,并且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

师:你能将小说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很好!读小说就是要注意前后联系。

请继续!
生:照理,乔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时候,心情肯定是很糟糕的。

(师插话:凄凉)心情很是凄凉。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乔伊还是热情地帮助了老妇人,最最重要的是没有接受老妇人的钱。

这一点,让所有读过的人都很感动。

师:你说得真好,这份感动,有个名字,就叫——生:(齐声)爱!
师:身处困境,满目凄凉,却依然热心助人,毫无怨言。

这样的人心中有的是“大爱”!老妇人不知道,而我们却知道!
生:老妇人还不知道的是,乔伊失业了,他妻子又怀孕8个多月了,马上要有小孩了,家里却很穷,太需要钱了。

我读到乔伊拒绝老妇人给的钱的时候,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师:哦?
生:帮人修车,得到点报酬,也是应该的,没有什么丢人的。

(众笑)况且,他这么需要钱。

就是他不要钱,他妻子要生孩子,还是要钱的啊!师:乔伊应该拿这个钱,这是他应得的劳动报酬!生:后来,我看到乔伊说的话,才知道乔伊以前也常常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别人也都没有接受他给的钱,他感到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才这么做。

师:乔伊心中的“大爱”来自于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他们心中都有——生:(齐声)大爱!
师:这是老妇人不知道,而我们却知道的!
生:老妇人还不知道的是乔伊为了帮他修车胎,在寒冷的天气中干活,连手、脚都蹭破了。

这一点真让人感动,乔伊对一个陌生人都这么好,心地真的太善良了。

师:你能为大家读一读这个修车的情景吗?生:(动情地朗读,掌声)
师:这是老妇人不知道的,而我们却知道!
生:老妇人还不知道,乔伊看着她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我想到我的妈妈每天送我上学的时候,我乘上公交车,车开了,她还在朝着我望一样。

(掌声)
师:这一眼“看着”,流露出的是什么?生:爱!真正的爱!
师:“大爱无言”!老妇人不知道,我们却知道!
生:女店主不知道的是老妇人悄悄地给她留下了钱,是因为他的丈夫帮助了老妇人。

那张纸条上写的“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

现在我也想帮帮你。

”那个“有人”就是她的丈夫。

我知道好人总有好报的!师:好人总有好报!多温暖人心的话啊!
生:女店主不知道老妇人是受了乔伊的帮助,心理很是感激,时时刻刻记着乔伊对她说的那句话:“如果你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于是,她就成了一个有爱心的人,就帮助了女店主。

生:我不同意这样说,老妇人不一定原来没有爱心,而是现在更加有爱心了。

生:乔伊不知道自己帮助过的老妇人后来又帮助了自己的妻子。

生:乔伊还不知道老妇人真的记住了他的话,去帮助了一个有困难的人,而那个人居然就是自己的妻子。

师:这就叫爱的传递!简称——生:(齐声)爱之链。

师:你注意小说中的乔伊、老妇人,他们帮助别人和你在电视里看到的帮助贫困家庭有什么不同?
生:乔伊帮助老妇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是不需要报酬的;老妇人帮助女店主是悄悄的,不留姓名的。

生:他们帮助别人是不公开的。

(众笑)
师:难道是“地下的”?(众大笑)那叫“不张扬”,继续说!
生:他们帮助别人是不张扬的,而电视里的那些人是张扬的,好像全世界就他们在帮助别人一样。

生:乔伊、老妇人的爱是大爱,而电视里的那些人是小爱。

(众笑)
师:“小爱”也是爱,就怕没有“爱”!(众大笑)乔伊、老妇人这样的爱是“大爱”,大爱无声,大爱无痕!大爱使被爱的人更有尊严!真正的爱才能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温暖,感到震撼,感到人世间的美好!刚才我们交流的那些细节,流露出的就是人间的大爱。

读小说,就是要在这么细节中去感受、去体验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

(四)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说的结尾。

生:(朗读)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

她不忍心叫醒他。

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伊……”
师:假如结尾最后一句话这样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杰克……”,或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奥巴马……”,(众大笑)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生:我觉得这样一改,就不完整了。

因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乔伊,但是写到结尾的时候,乔伊不见了,没有结果了。

师:是的,小说的主要人物要贯穿故事的始终。

你读小说能关心人物的命运,真的了不起!生:小说开头的时候说乔伊失业了,结尾的时候说“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已经暗示了这个人就是乔伊,如果最后一句写个奥巴马,就显得很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师:“暗示”,说得多专业啊!小说的情节发展预示女店主的丈夫必然就是乔伊。

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小说的题目是《爱之链》,乔伊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而女店主就是乔伊的妻子,也就是老妇人又无意中帮助了乔伊,这就是爱的一个个链条,将他们连在了一起。

如果出现另一个人,这个爱的链条就(说不下去了)师:就变成了爱的河流,流个没完没了了。

(众笑)
生:如果是其他一个人,故事的结尾就不精彩了。

因为,一般人都以为这个人可能是其他人,而出现乔伊的话,就会出乎一般人的意料,就觉得很精彩。

师:小说,特别是小小说,结局一般都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失业的乔伊,家境困窘,帮助别人却不要报酬,在人们的情理之中,他应该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不然会于心不忍。

于是,老妇人帮助的那个女店主,就是他的妻子。

这种巧合,合乎每个善良人的心愿。

你读了这篇小说,感到心满意足了吗?生:(齐声)满足!师:心里踏实吗?生:(齐声)踏实!师:晚上睡得着觉了吗?
生:(齐声)睡得着了!(众大笑)
师:小说是虚构的,但是读者明明知道是假的,却紧紧地为故事中的人物揪心。

这是因为好的小说,假得像真的一样,甚至比真的还要真!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都合情合理,即使是如此巧合的事情,我们也愿意它是真的。

它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与乔伊一样美好的东西,那就是——生:大爱!生:善良!
师:对!所以,小说的题目就叫《爱之链》,这链条上有乔伊、老妇人、女店主,还有谁?
生:那些帮助过乔伊的好心人。

生:还有受过他们帮助又去帮助别人的人。

生:还有所有读过这篇小说的人。

(掌声)师:这就是小说《爱之链》的价值!
(五)师:我们读小说,一般关注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而往往忽视小说中特定的环境描写。

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之一。

这篇小说一开始就写了这样一个环境,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伊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

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

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

乔伊工作的工厂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师:这里写的环境是乡间公路。

哪个词最能概括你对这个环境的感受?生:凄凉!
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这个凄凉的环境呢?
生:黄昏,寒风,飞舞的雪花,破旧的汽车,几乎看不见汽车和人影的公路。

生:还有颠簸的公路,很荒凉。

师:破汽车,破公路,破天气,还有一个…… 生:穿破衣服的人。

(众笑)
师:一个落魄的人!你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景物,写这样一个环境?生:为了写出乔伊同样凄凉的心里。

生:暗示乔伊的生活很艰难。

师:为什么不能选择早晨,阳光明媚的天气,平坦的公路,奔驰牌汽车?生:这样的环境与乔伊凄凉的心情不协调。

生:这些景物都给人美好的感觉,可是乔伊的心里很难过,很灰暗。

生:我看到电影里都是这样的,风雨交加的时候,是主人公面临灾难的时候。

这里的环境就是给人这样的感受。

师:这叫环境衬托,凄凉的环境衬托凄凉心境。

好好读一读这段环境描写!生:(自由朗读)
师:小说的第二个环境在餐馆,只写了一句话。

谁来读一读?生: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环境?“餐馆里面十分精美,灯火辉煌。

”不是更美吗?生:这样的环境就衬托出女店主生活困难,没有钱装修,连灯光都是昏暗的。

生:就说明女店主需要别人的帮助。

生:餐馆虽然是破旧的,但是女店主却一直是热情的,我看是对比。

师:破旧的餐馆,热情的主人,依然的温暖!说得好!
生:这里的环境描写和开头的乡间公路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衬托出他们生活的艰难,心里的凄凉。

但是他们对别人的态度却总是那么热情,充满爱心。

(掌声)师:连老师想说的都被你说完了。

(众大笑)那么,小说的第三个环境在哪里?生:餐馆的里屋。

师:里屋是乔伊夫妇休息的地方。

小说的结尾却省略了这样一个环境描写,如果我们要补写一段环境描写,你认为应该怎么写?
生:选择一些景物来写,比如破旧的桌子,褪了色的窗帘,还有一个燃得很旺的火炉。

师:为什么桌子、窗帘是破旧的,而火炉要燃得很旺呢?
生:桌子、窗帘破旧说明他们家穷,而火炉旺说明他们家很温暖,充满希望。

(掌声)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家一定充满希望?
生:小说结尾不是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吗?火燃得旺就是生活有希望。

(掌声)师:火炉有象征意义!还可以选择哪些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一切都会好起来”?生:可以写早晨的阳光,写雪景里孩子们在堆雪人。

这样可以写出希望和生机。

生:还可以写桌子上的那张纸条,因为这是一根“爱”的链条。

生:可以写窗外的鲜花,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