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记录表
号:JSJD-
一、工程概况
DK35+260南山坪框架桥和DK35+600 (1-1.5m )涵洞,顶面直接
为路面,DK38+776大马框架桥顶面至机床表层有 2.95m改良土路堤。
高度为涵洞底板顶面至顶板顶面高度。
DK35+260南山坪框架桥和
DK35+600 (1-1.5m )涵洞顶面过渡段宽度9.4m,DK38+776大马框架桥顶面过渡段宽度15.4m。
级配料方量为(掺3%水泥级配料方量)+ (掺5%水泥级配料方量)。
二、施工要求、操作要点
1、级配碎石由拌和站统一生产供应,所用材料经检测合格方可使
用;
2、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
行。
3、涵后2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涵后2m的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
靠近涵洞的部位,应平行于涵洞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
过渡段应涵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填料的虚铺厚度取为25cm。
打夯机:人工摊铺、精平-压实设备碾压10遍,效果较好。
压路机碾压遍数及顺序: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2遍-压路机强振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静压收光1遍。
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采用与相邻地段路基相同
填料)应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5、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在填筑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前,涵侧防水卷材外侧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如抹水泥砂浆、填筑粘土、用泡沫板阻隔等,确保防水卷材不被破坏。
7、施工时严格按路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办理。
8、压路机等重型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9、填筑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三、施工技术
1、涵洞过渡段
1.1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2+2 X(H-h1 ), H为涵洞后路堤填高,H1 为涵洞顶距路基地面高,h 为涵洞顶距路肩面高。
1.2 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性能
1.2.1 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 1.5m 时,在涵洞侧面设置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 水泥)过渡段。
1.2.2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1.5m时,涵洞及两侧20m范
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掺加5%水泥。
在涵洞顶面及两侧设置倒梯形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 水泥)过渡段,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
K> 0.95、地基系数K30 > 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 > 50MPa。
1.2.3 填筑涵洞过渡段前应在涵洞两侧墙壁上用经漆画出过渡段的
轮廓及层数,每层厚度按20cm 控制。
(填筑过渡前应考虑沉降观测桩的的埋设)
度>3m
1:m
基床以下路堤 1
/…
I
L
基床表层
基床底层
级配碎石掺3%水泥
基床以下路堤
2.0
1:2
1—
; 1
基床表层
1
基床底层
级配碎石掺3%水泥
:1
基床以下路堤
X.
* 、
单位:米
般地区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 1.5m )
20.0
级配碎石掺5%水泥 基床表层
2.0
级配碎石掺3%水泥
1:
2
基坑回填
基床底层
基床以下路堤
单位:米
图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 <1.5m)
1.3质量控制标准
过渡段基底处理后的压实标准
指标
过渡段路堤高度w 过渡段路堤高
3m L
路基面宽
阪l I
基坑回填
-4"-呂
、匕
一'
_ • 口 ■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标准
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