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海南网络在线学法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度海南网络在线学法普法考试题库
及答案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做()
A.刚性宪法
B.柔性宪法
C.不成文宪法
D.钦定宪法
2.依据《电力供应与运用条例》规定,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第三人造成损害的,______应当依法担当赔偿责任。
A.第三人
B.发电企业
C.用户
D.供电企业
3.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扰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A.提出指责的权利
B.提出申诉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
D.要求赐予刑事惩罚的权利
4.依据现行宪法,特殊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
A.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C.特殊行政区行政长官以行政吩咐规定
D.特殊行政区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
5.依据现行宪法,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A.上级人民法院负责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C.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6.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主体是________。
A.政府主管部门
B.汽车产品生产者
C.汽车产品销售者
7.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条例规定职责所知悉的________,不得泄露。
A.商业隐私和个人信息
B.生产者基本信息
C.汽车产品召回信息
8.依据新《消费者权益爱护法》经营者违反规定,应当担当______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
A.刑事
B.赔偿
C.民事
D.民事赔偿
9.对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规定造成奢侈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下列情形中,将追究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的是__________。
A.肃穆查处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奢侈、奢侈奢华问题的
B.指使、纵容下属单位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奢侈的
C.履行内部审批、管理、监督职责避开奢侈的
D.刚好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工作信息的
10.________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B.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产
品质量监督部门
11.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2.旅游法好用的范围包括_____。
A.全国各地
B.亚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旅游活动
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平安法》,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平安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平安实施监督管理。
______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平安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平安实施监督管理。
A.市级
B.县级
C.地区级
14.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对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全部召回。
生产者未实施召回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条例________其召回。
A.责令
B.规劝
C.干脆向社会公开
15.在我国,基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是下列哪项?()
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居民委员会
D.信访办公室
16.《消费者权益爱护法》运用调整的对象是下列哪项______。
A.消费者为生产须要购买,运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B.各商家为经营须要而发生的购销关系
C.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须要购买,运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D.消费者为营利而进行的购销活动
17.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规定,接待单位在公务接待中,可以______。
A.免费支配接待对象食宿
B.向接待对象收取餐费
C.将接待费用于举办培训
D.将接待费用于举办会议
18.依据《电力供应与运用条例》,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______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
B.3
C.4
D.5
19.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________年。
A.5
B.8
C.10
20.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担当的诉讼职能是()
A.控诉职能
B.辩护职能
C.审判职能
D.监督职能
2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
A.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B.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
C.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D.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津贴补贴
22.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责任制原则
D.党对国家机构的领导原则
23.在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具有的职权是()
A.干脆受理自诉案件
B.对公诉和自诉案件进行裁判
C.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强制措施
D.对庭审中的不明事项进行侦查
24.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请愿书》
C.《世界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25.下列哪种商品不符合新《消法》“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要求?______
A.羽绒服
B.手机
C.报纸
D.床品四件套
26.()是维护社会公允正义的最终一道防线。
A.立法
B.司法
C.遵守法律
D.法治教化
27.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其管理方法由_______制定。
A.自治区、直辖市
B.省、自治区
C.直辖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
28.法治的生命线是下列哪项?()
A.公正
B.同等
C.民主
D.自由
29.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规定,党政机关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应当______。
A.刚好足额上缴国库
B.作为本单位职工的绩效发放
C.干脆用于本单位的公务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
D.存入机关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账户运用
30.我国特地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二、多选题(10题)
31.全民遵守法律的重要意是()。
A.全民遵守法律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B.全民遵守法律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核心要素
C.全民遵守法律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D.全民遵守法律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32.单位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证明材料,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A.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B.制作证明材料人签名或者盖章
C.必需加盖
单位印章D.单位负责人不须要签名或盖章
33.普法内容上的多元性上,要留意()。
A.首先是宪法的普及,主动宣扬普及宪法学问
B.社会生活亲密相关的重要法律领域法律学问普及,如刑法刑诉等
C.在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普及,如专利法、特种设备运用法等
D.留意在法律实践中"以案释法",通过鲜活的案例来进行法律学问宣扬
3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居处地包括()
A.营业地
B.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C.注册地
D.登记地
35.司法活动包括()。
A.商业诉讼
B.行政诉讼
C.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36.推动司法公正的主要路径包括()
A.完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制度
B.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C.推动严格司法
D.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37.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下列哪些内容?()
A.贮存条件
B.疾病预防
C.治疗功能
D.虚假内容
38.桥区水上航标由()负责管理维护。
A.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
B.航道建设单位
C.海事管理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39.回避适用于下列哪些人员()
A.审判员
B.书记员
C.执行员
D.人民陪审员
40.对被诉详细行政行为不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被诉的行政机关
C.第三人
D.人民法院
三、判断题(15题)
41.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详细行政行为一律不能停止执行。
()
A.正确
B.错误
42.行政执法中说明理由制度是为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了解权。
()
A.正确
B.错误
43.在我国,目前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专职化有利于人大工作的开展。
()
A.正确
B.错误
44.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
()
A.正确
B.错误
45.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详细监督。
()
A.正确
B.错误
46.环境爱护法中的行政制裁,分为行政惩罚和行政处分两大类。
()
A.正确
B.错误
47.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
A.正确
B.错误
48.国家对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给人员,赐予教化救助。
()
A.正确
B.错误
49.行政执法要适当上移行政执法重心,削减行政执法层次。
()
A.正确
B.错误
50.受教化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A.正确
B.错误
51.人民法院审理任何行政案件,均不适用调解。
()
A.正确
B.错误
52.全部案件都应当要求全过程是公开透亮的。
()
A.正确
B.错误
53.法律标题的题注应当载明制定机关、通过日期。
经过修改的法律,应当依次载明修改机关、修改日期。
()
A.正确
B.错误
54.疑罪从轻既有利于打击犯罪,又有利于保证人权。
()
A.正确
B.错误
55.全民遵守法律就是让全体公民学习法律,规避法律制裁。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1.B
2.D
3.C
4.A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2.D
13.B
14.A
15.B
16.C
17.B
18.D
19.C
20.B
21.C
22.B
23.D
24.D
25.C
26.B
27.D
28.A
29.A
30.B
31.ABCD
32.ABC
33.ABC
34.BCD
35.BCD
36.ABCD
37.BCD
38.AC
39.ABCD
40.ACD
41.B
42.A
43.A
44.B
45.B
46.A
47.A
48.B
49.B
50.A
51.B
52.B
53.A
54.B
5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