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抗麻药体质让人毛骨悚然的生剖真的是无药手术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几天,网上一个视频引起了很多孕产妇的关注,视频里展示,某位产妇因为属于抗麻药体质,剖宫产时,疼得死去活来。
丈夫在产房外边也是泪流满面
在这里,先为这位伟大母亲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丈夫理解妻子,关怀妻子。
还有不少孕产妇看了这个视频后,涌出le很多担心:自己将来生孩子时,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呢?又将如何避免呢?
其实,在医学上并没有抗麻体质这个名词,有些人的确因为一些原因,对麻药不太敏感,但
只要麻醉医生技术到位,没有麻不倒的患者。
所谓抗麻体质,一般指的是患者麻醉后,麻醉效果不佳,仍有较强的疼痛感。
这主要有下面这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患者因素。
有些患者,属于长期毒麻药物滥用,包括大量饮酒的酗酒者,耐药
性比较强,容易导致麻醉的效果变差。
第二种是技术操作原因,有些麻醉效果之所以不佳,属于操作问题,麻醉药物并没有注射到所
需要的目标神经周围,还有就是椎管内麻醉时麻醉的深度不够,或者是导管移位,或者是患者
的脊柱有畸形而导致的。
至于有些孕产妇说,第一次分娩,是剖宫产,打过麻醉后,对麻醉药不敏感了,有了耐药性,第二次生孩子,再麻醉时,效果就变差了。
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麻醉效果的好坏,关键是
麻醉医生的用药是否正确。
现在,在各种需要麻醉的手术前,之所以都安排麻醉医生和患者见面沟通,签署一些通知,
也是为了保障麻醉效果,需要让麻醉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重、以往病症情况、过敏史,是否有毒麻药物使用史,是否酗酒等。
在手术前,患者一定要和麻醉医生做好充分沟通,向麻醉医生告知自己的情况,不要抱着麻痹
心理,让麻醉医生心里有数,避免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孕产妇们尽可以放宽心,不会存在手术进行一半,突然麻醉失效,患者疼痛难忍的情况。
也没有哪一位产妇会真正的百毒不侵,麻不倒。
科普完了抗麻体质,我们再说一下“生剖”。
生剖,很多人理解,就是不打麻醉药生剖。
也就是
无药手术,在过去打仗的电影里出现,包括传说中的关羽刮骨疗毒,听起来就很恐怖。
还是要先给孕产妇吃一颗定心丸,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基本上属于紧急情况下施行的不得
已措施。
比如产妇急诊到医院,马上就要生产了,但因为胎儿窘迫,需要在十几分钟内,立刻手术剖出
胎儿,否则新生儿生命就有危险。
而此时,已经来不及进行常规的麻醉了,这种情况下,只能
实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的效果肯定不如半麻和全麻,造成在剖出孩子的过程中,产妇有较强
的痛疼感和不适感。
为了避免这种极端情况出现,我们都会建议广大孕产妇,要定时产检,便于医生掌握孕妇和胎
儿的情况,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给予产妇分娩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顺利的娩出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