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实战演练)-高考化学一轮针对性复习方案(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高三一模)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Y 各0.4mol 充入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M(g)+N(g)+,K=1。

其中Y 呈红棕色,其他气体均无色。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 .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 .c(X)=c(N)=0.1mol ·L 1
D .X 的转化率达到50%
2.(2022·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二模)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CH 3OH(g)+CO(g)
HCOOCH 3(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CH 3OH 和CO ,
测得相同时间内CO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v (b)>v (d)
B .由图可知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C .b 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CO 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D .d →e ,CO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能是因为该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
3.(2022·江苏江苏·二模)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3CH OH 是一种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2232:CO g 3H g CH OH g H O g ++ 1Δ49.0kJ mol -=-⋅H
反应Ⅱ:()()
()()222CO g H g CO g H O g ++ 1Δ41.0kJ mol -=+⋅H
恒压下,()()22n CO :n H =1:3起始起始时,甲醇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2H O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
B .采用分子筛膜时的适宜反应温度:210℃
C .M →N 点甲醇产率增大的原因:温度升高,反应I 平衡常数增大
D .X 点甲醇产率高于Y 点的主要原因:分子筛膜可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2H O ,有利于反应I 正向进行
4.(2021·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三二模)二氧化硫虽然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但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也是制取硫酸重要的原料气;实验室通常用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少量二氧化硫;已知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 2(g)+O 2(g)=2SO 3(g)△H =197kJ/mol 。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ΔS <0
B .如果有2mol 的SO 2和1molO 2在该条件下充分反应可以放出197kJ 的热量
C .反应中每消耗1molO 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等于2×6.02×1023
D .反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可提高SO 2的平衡转化率
5.(2022·浙江金华市·高三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下,反应X(g)+Y(g)2Z(g)+N(s),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
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对于反应A(s)
B(g)+C(g),缩小反应容器体积,达到平衡时,c(B)的浓度增大
C .反应223N (g)+3H (g)2NH (g) Δ<0H 。

达至平衡后,升温,则反应速率v(H 2)和H 2
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 .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有稀硫酸中加少量Cu(NO 3)2固体
6.(2022·上海高三二模)800℃时,可逆反应CO(g)+H 2O(g) CO 2(g)+H 2(g)的平衡常
数K=1。

800℃时,测得某一时刻密闭容器中各组分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ʋ(正) > ʋ(逆)
B.一段时间后,气体压强降低
C.一段时间后,H2O的体积分数增加
D.一段时间后,正反应速率减小
7.(2021·浙江高三月考)10mL0.1mol•L1KI溶液与5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2 23+2-c Fe c(I c
()) (F))
e c(I


8.(2021·辽宁高三零模)某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两个反应并达到平衡:
①2X(g)+Y(g) Z(s)+ 2Q(g) △H1<0
②M(g)+N(g) R(g)+Q(g) △H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适量Z,①和②平衡均不移动
B.通入稀有气体Ar,①平衡正向移动
C.降温时无法判断Q浓度的增减
D.通入Y,则N的浓度增大
9.(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为1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 ΔH>0,各组分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0~30 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12 mol/(L·min)
B.降低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减小
C.40s时,再充入N2O4 0.04mol、NO2 0.12 mol,平衡不移动
D.增大容积使平衡正移,达新平衡后混合气颜色比原平衡时浅
10.(2022·山东烟台市·高三三模)已知环戊二烯制备二聚环戊二烯的反应:
∆H<0。

某实验小组分别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各充入3.0mol环戊二烯,测得在T1℃和T2℃下环戊二烯气体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 、N 、P 、Q 四点的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Q>N>P>M
B .T 2℃,用二聚环戊二烯表示0~0.5h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5mol L h --⋅⋅
C .P 点可能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D .T 1℃,若向Q 点再充入1.0mol 环戊二烯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将小于86.7%
11.(2022·天津高三三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 2O 4(g),发生反应N 2O 4(g)
2NO 2(g)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v(N 2O 4)消耗=2v(NO 2)生成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N 2O 4平衡转化率减小
C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即反应达平衡
D .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或小,逆反应速率加快
12.(2022·辽宁丹东市·高三二模)利用CH 4消除NO 2污染,反应原理为CH 4(g)+2NO 2(g)⇌N 2(g)+CO(g)+2H 2O(g)。

在10L 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50molCH 4和1.20molNO 2,测得控制不同温度,n(CH 4)(单位:mol)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B .T 2温度下,若容器内的密度不变则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 .可以利用40min 时的数据,计算T 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D .高温下CH 4消除NO 2速率较快,所以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消除NO 2
13.(2022·江苏南京市·高三三模)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CH 3OCH 3)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方法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反应I :2232CO (g)3H (g)CH OH(g)H O(g)+=+ -11ΔH =-49.0kJ mol
反应II :222CO (g)H (g)CO(g)H O(g)+=+ -1
2ΔH =+41.2kJ mol
反应III :33322CH OH(g)CH OCH (g)H O(g)=+ -1
3ΔH =-24.5kJ mol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按()()22n CO : n H =1:3通入CO 2和H 2,平衡时各含碳物种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I 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
3322c CH OH K=
c CO c H
B .图中曲线b 表示CO 2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
C .510 K 时,反应至CH 3OCH 3的体积分数达到X 点的值,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CH 3OCH 3的体积分数
D .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平衡时CH 3OCH 3的选择性(CH 3OCH 3的选择性
3322CH OCH 的物质的量
=
100% 的物质的量反应的CO
⨯⨯)
14.(2022·江苏高三其他模拟)在密闭容器中:按CO 2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进行投料,发生反应2CO 2(g)+6H 2(g)
CH 3CH 2OH(g)+3H 2O(g)△H <0,在5MPa 下测得不同温度下
平衡体系中各种物质的体积分数(V%)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表示CH3CH2OH组分的曲线是IV
B.图中曲线交点a、b对应的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 a<K b
C.图中曲线交点a对应的CO2转化率为40%
D.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起始时的容积、温度及投料方式均相同,甲:恒温恒压,乙;恒温恒容,反应达平衡时CH3CH2OH产率:甲<乙
二.主观题
15.(2022·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模拟)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
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

请回答下列问题:
I.工业上可以利用CO2和H2合成CH3OH:CO2(g)+3H2(g)⇌CH3OH(g)+H2O(g) ΔH<0。

该反应
在起始温度和体积均相同(T℃、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
(1)达到平衡时,反应a,b对比:CO2的体积分数φ(a)_______φ(b)(填“>”、“<”或“=”))。

(2)下列能说明反应a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v正(CO2)=3v逆(H2)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c(CH3OH)=c(H2O)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II.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含碳产物组成的影响。

已知:反应1:CO2(g)+4H2(g)⇌CH4(g)+2H2O(g) ΔH<0
反应2:CO2(g)+H2(g)⇌CO(g)+H2O(g) ΔH>0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的的H2和1mol的CO2,分别在1MPa和10MPa下进行反应。

实验中对平衡体系组成的三种物质(CO2、CO、CH4)进行分析,其中温度对CO和CH4的影响如图所示。

(3)1MPa时,表示CH4和CO平衡组成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M点
平衡组成含量高于N点的原因是_______。

(4)图中当CH4和和CO平衡组成均为40%时,若容器的体积为1L,该温度下反应1的平衡常
数K的值为_______。

III.在在T1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的CO和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 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φ)与
n(H2)/n(CO)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5)当
()
()2
n H
=3.5
n CO
时,达到平衡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像中的_______(填“D”、“E”
或“F”)点。

(6)
()
()2
n H
n CO
=_______时,CH3OH的体积分数最大。

16.(2021·安徽黄山市·高三一模)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后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是__。

(2)①已知反应H2(g)+I2(g)=2HI(g),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则该反应的ΔH=___kJ·mol−1。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同时生成nmolHI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HI浓度不再变化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d.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3)NaHSO 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 3(IO 3 被还原成I)氧化,当NaHSO 3完全消耗即
有I 2析出,写出I 2析出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依据I 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 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 ·L 1
NaHSO 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 、KIO 3(过量)酸性溶液40.0mL 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

图中a 点对应的NaHSO 3反应速率为__mol ·L 1·s 1。

b 、c 两点对应的NaHSO 3反应速率v(b)__v(c)(填“>”、“=”、“<”)。

(4)在1L 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NH 4I 固体,t ℃时发生如下反应:
NH 4I(s)=NH 3(g)+HI(g)①
2NH 3(g)=N 2(g)+3H 2(g)②
2HI(g)=I 2(g)+H 2(g)③
达平衡时,体系中n(HI)=bmol ,n(I 2)=cmol ,n(H 2)=dmol ,则n(N 2)=__mol ,t ℃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值为__(用字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