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一言论促成了()。

A.洋务运动兴起 B.外国企业进入中国
C.实业救国风潮 D.抵制外货的运动
2.(2011年11月西城区期中41题)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
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近代企业的“近代”含义是()。

A.存在于近代时期B.采用大机器生产
C.受西方列强的刺激 D.由私人投资兴办
4.(2012年3月某某市一模)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

……某某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

材料说明的是
A.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 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 D.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
5.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之处是()
A.产品是商品
B.雇佣自由劳动力
C.采用商办形式
D.使用机器生产
6.(2012年3月某某市二模)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

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7.(2011年10月某某百所重点中学联考24题)有人这样描述1904—1907年中国兴办实业的情景:“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直接推动力是办厂政策的宽松 B.与中国人民的政治斗争联系密切
C.主要原因是国际环境的暂时改变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8.(2011年11月某某六校联合体17题)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某某创办了博览会。

被称为“南洋劝业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 B.开阔人们眼界
C.发展民族工业 D.抵制西方侵略
9.(2012年1月滨州期末22题)“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

”该观点应该出自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某某 D.陈独秀
10.X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这表明他主X()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1.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X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
12.(2011年4月某某十校联考15题)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
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X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文中的“他们”是()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4.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想念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如果为老通宝解答“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答案是()。

A.小火轮船把洋货运进来了 B.地里的农产品品质不够好
C.外国来的洋货价廉物美D.洋鬼子把镇上的东西运走了
15.(2011年12月潍坊三县联考13题)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某某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

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某某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二、非选择题
16.(2011年10月某某市摸底27题)(1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产生到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曲
折历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回答:属于图中第2、3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图中第3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材料二 X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

在辛亥革命之前,X謇一直是帝党成员,主X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他迅速地转向某某,剪掉辫子,日记换成阳历,他受孙某某邀请担任民国内阁实业总长。

和孙某某会面后,X謇对孙某某的评价是四个字:不知崖畔,“崖”即“边际”,当时某某临时政府资金紧X。

之后,X謇离开了某某,北上加入了袁世凯的阵营。

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任命X謇为农商总长。

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出卖国家主权的“二十一条”时,X謇愤然辞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前彻底与袁世凯斩断了联系。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X謇面对中国政局变动的表现。

(6分)
17.(2010年11月某某外国语学校高三质检2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

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分)
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

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某某政体。

(2)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2分)
材料三下列是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4)概括说明材料三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2分)
(5)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5分)
中国近代经济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主X创办近代航运业以自强,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洋务派。

2.C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分析材料,某某开埠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繁华富丽压苏杭”。

南浔地区的丝绸大量运到某某出售,与洋行进行贸易,生意繁荣。

许多农民都从事纺织,不愿意种地。

本题可用排除法,第③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也不符合史实,①②④项从材料中可以得到体现,本题选C。

3.B
解析:“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

4.C 5.D
解析:本题为比较题,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用封建官僚制度进行管理,创办者都是封建官僚,有官办和官商合营两种性质,其产品是直接供应军用的,产品不经流通领域,没有资本主义性质,但使用机器生产。

6.A 7.B 8.C 9.A 10.C
解析:X之洞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A不对。

“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所以B不对,D没涉及。

选C
11.C
解析:材料含义为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中国之伦常”即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此所谓根本,再“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显然属于洋务派观点,冯桂芬属于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答案选C。

此题迷惑性最大的是D项维新派人物严复,不认真阅读材料就会出错。

12.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3.A 14.C 15.C
二、非选择题
16.(1)政府的政策;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2 分)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使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为中国由旧某某主义革命向新某某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4 分)
(2)思想开明、支持某某革命但不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爱国。

(答出其中三点即得6 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
17.(1)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3分)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

(2分)
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
(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的征服,先进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某某政体。

(2分)
(4)图1:产生时期;图2:进一步发展时期(2分)
(5)一战期间(1分),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
内因:(3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某某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