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聚糖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产品发生硬化 ,延长货架期 [ 。 4 ]
1 大豆低聚糖 的组成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 中或其它豆科作物种子 中所含有
的可溶性寡糖 的总称 ,主要成分为蔗糖 、棉籽糖和水苏 糖 ,它们在成熟聚糖还含 有少量 的其它糖 类 ,如葡 萄糖 、果糖 、右旋肌醉 甲醚 、半乳糖肌醇 甲醚等。各种
糖 的百 分含量( 干重) :水苏糖2 % ,棉子糖8 ,蔗 为 4 % 糖3 % ,果糖葡萄糖1 %,其它糖 1 %。经过加工 的豆 9 6 3
3 大豆低聚糖 的制备
大豆低聚糖多是从生产大豆分离蛋 白时的副产物大
豆乳清 中提取的 ,乳清液中含有多种低分子蛋 白、多糖
类、肽 、低聚糖类等物质 ,其 中碳水化合物约为6 %, 2 粗蛋 白约为2 % ,灰分5 ,其它1 % ,而碳水化合物 1 % 2 中含量较高的是大豆低聚糖 。以脱脂豆粕为原料 ,制备
日常摄食 ,很难达到通常推荐的标准 n 。
2 大 豆低聚糖 的理化性质
大豆 低聚糖粉 末为 白色 ,糖浆外观 为无 色透 明液
形式排放 ,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近年来 ,随着人
们对大 豆保健功 能的关注 ,大豆 低聚糖也 日益受到重
体, 甜味纯正, 甜度约为蔗糖的7%-5 0 7%,热量值仅为
大豆低聚糖浆的生产工艺如下 [ : 5 】
制 品如 大豆粉 、豆乳 、豆腐 中大 豆低聚糖 含量大 为减
少 ,在酱油 、油豆等大豆 发酵制品 中含量更少 ,所 以靠
豆渣 (H .N4 ) p 4 . 3 5
脱脂豆粕( 0 筛) 过4 目 — 水浸提( 液比 :5 — 过滤— l 固 为1 1 ) —
L— 加酸沉 淀蛋 白—
作者简介 :刁小 琴( 7 19 9 ) ,山西怀仁人 ,主要从事食 品营养及果蔬保鲜与加工研究工作 。 ,女
刁小 琴等 :大 豆低 聚糖 的开 发及 应用 前景
l 7
大豆蛋 白
离分 I 心离 L
— — —
抽提 液 —— 活性炭脱色 —— 过滤 ~ — 离子交换脱盐脱色—— 真空浓缩

要:本文对 大豆低聚糖的组成、 化性质 、 理 制备 、 生理功 能、 全性 及 国内外开发现状 等方 面进行 了论 述 , 安
并就其应 用前景作 了展 望。
关键 词 : 大豆 低 聚糖 ;生 理 功 能 ;开 发 ; 前景

大豆富含丰富的营养 ,其中蛋 白质约4 %、脂肪约 O
2 %、大豆低聚糖约 1%。国内现有豆类 的加工主要是 0 0 生产油脂和大豆蛋白 ,大豆低聚糖则溶于乳清 ,以废水
中 国 食 物 与 营 养
20 0 8年第 1 期 1
Fo d a ti o ia o ndNu rt ni Chn i n N o. 1 2 0 1 , 0 8
大 豆低聚糖 的开发及 应用前景
刁 小琴 , 海 宁 关
( 绥化 学院化 学与制 药工程 系,绥化 126) 01 5
豆低聚糖热稳定性 良好 ,在 10C 6  ̄时水苏糖 、棉子糖破 坏很少 ,短 时间热稳定 ,10 4 ̄ C不会分解 。在酸性条件 下(H ~6加热到l0 p5 ) 2 ℃,比果寡糖和蔗糖稳定 ,p = H3
条件下加热极为稳定 ,因此大豆低聚糖可广泛应用在 】
清凉保健饮料 、酸奶及乳酸菌饮料之类酸性食品中。此 外 ,大豆低聚糖还具有抑制淀粉老化的功能 ,使淀粉含 量较高 的饲料 在高温下制粒 ,其 中的淀粉仍不破坏 ,保 证在动物消化道 内被消化酶很好地消化利用 ,并可 防止
大豆 低聚糖 粉 (0 7 %)
3 1 大豆低聚糖 的提取 .
杆菌有 明显 的增殖 作用 ,但对有害 菌几乎 不起 增殖作 用。双歧杆菌能选择性地将 大豆低聚糖 水解成醋酸和乳 酸 ,使肠 内的pI ,从而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起 I - 下降
到整肠作用。 4 2 抑制有害物质产生 ,保护肝脏功能 。
蔗糖的5 %,且很少转化为脂肪,可代替部分蔗糖作为低 0
视 。我国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家之一 ,研制开发大豆低
聚糖具有 良好的条件 。国外尤其是 日本 ,对大豆低聚糖 的开发和应用位居世界前列 ,其开发的大豆低聚糖产 品
热量甜味剂 。而精制的大豆低聚糖甜度仅为蔗糖的2%, 2
能量值 更低 。大 豆低聚糖 的保 湿性低于 蔗糖 、果 葡糖
浆 ,水分活性接近于蔗糖 ,而渗透压略高于蔗糖 。大
在18 年 已推 向市场 ,现 已广泛应用于饮料 、酸奶 、水 98 产制品、果酱 、糕点和面包等食 品中,并形成 了工业化
生产规模 。到 目前为止 ,大豆低聚糖是美 国F A唯一认 D 可应用于食品 中的功能性低聚糖 。我国对大豆低聚糖 的 研究 尚属起步阶段 ,本文就大豆低聚糖 的性质 、功能、 制备 、安全性及 前景进行综述 ,以期为大豆低聚糖 的生 产和应 用提供 参考。
大豆低聚糖可抑 制粪便 中 p 葡 萄糖醛酸酶 、氨醇 一
脂 酶( 有害酶) 的活性 ,使 肠道 中的有 害物质如 吲哚、甲
酸 、氨 、尸胺 、硫化 氢、酚等减少 ,这 些物质在肝脏 内 被解毒 ,以葡萄糖醛酸盐等形式随尿排出。如果不能及
时解毒 ,将会造成肝功能的紊乱和循环 系统 的失常 ,干
佳条件为 :微波功率5 0 ,提取时 间6 n 0W mi,碱液浓度
1 ~2 。 % %
大豆低聚糖 的提取一般采取水浸取 、碱液提取 、膜 分离技术等 ,其 中水浸取效率很低 ;碱液浸取虽有有效 成分含量高 的优点 ,但时问太长 ;而膜分离技术设备投
资大 ,工艺较复杂。而采用碱液为提取剂 ,在微波辅助
条件 下提取大 豆 中的低 聚糖 ,既保持 了碱 液提取 的优
点 ,又有操作简单、效率高 、时间短 的特点 ,是一种较 佳 的低 聚糖提 取技术 。经实验得 出微 波辅助 提取 的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