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魅力
理想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魅力的课堂教学,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暴发力,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展示其魅力呢?结合我校“实施'315’教学模式,打造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的主题教研,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注意力越集中,反应也越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越有成效。
在教学中,我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常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新知的开始,可以是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
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次实验操作……这些都可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
从“我想学”迅速跃到“我要学”的愉悦状态中。
二、让位还权,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变“讲堂”为“学堂”
确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
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导学”的转化过程,因此应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
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比如在讲授“插入艺术字”时,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两个大的学习探究活动,由学生分小组自学。
第一环节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学,并问:你打算怎样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从学生的发现中总结出插入步骤,这样比教师直接说操
作步骤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合作填表,探究出如何改变字体
的大小,写出数字和字母的区别。
合作填表的过程,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这节课,我很少作面向全班的讲解,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变“静坐”为“操作”
例如,在“整理桌面图标”的教学中,我有意提前将图片、文件夹
等不同类型的文件摆在桌面上,问:"你们能将桌面的图标整理好吗?"所有的学生
都参与了动手操作。
他们要想把图标整理好就必须先分类,这样通过实际操作使
他们悟出了分类的一些方法:按文件类型分、按大小分。
再比如学“图形的翻转
和旋转”时,必须用这样的实践操作法,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采取生活的实
际例子,比如水面倒影,照镜子等等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三、提供机会,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
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尝试,这样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培养目标,不断涌现精彩纷呈的瞬间。
(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认可他人的不同做法,甚至是对教师提出质疑,这样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练习和表现的机会,真正让课堂
焕发生命的活力。
试想如果没有学生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
注力、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
没有师生的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能会有精彩的动态生成?
(二)尝试当小老师
每个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教师应住学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提供其
展示自机会。
我校“315”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尝试便是“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
独立练习时让小组内知识掌握快的同学,鼓励他们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当老师的小助手。
学生之间都有了:“比、学、赶、帮” 的热情。
学习的效果有
了很多的提高,每节课后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都透着开心的笑。
在了解到班
上有一些同学之前己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电脑,还是些“小高手”的信息后,我有
意的将上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提前布置给学生准备,让学生来当小老师传授
知识。
虽然学生的年龄小,但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热情非常的高。
采用这样
的方法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毕竟在学校的一点点时间是远远不够。
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
有的“小
老师”为了能继续辅导同学,有时竟然在课后问老师下节课将要学的内容,这样
他可以提前学习;被辅导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常常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当“小
老师” 呢?于是课后则会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计算机!别人能当“小老师”,
经过努力,我也能。
促进学生利用有利条件获得人人都当“小老师”,给自己讲,站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讲。
讲课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锻炼自我的机会。
1.(三)同步教学法
2.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这也是信息技术课
重要的方法,这种模式学生在同步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和操作内容。
更简单便捷。
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用于操作性较
强的学科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
更重要的作用和新的含义。
此教学法有两种应用模式。
第一种
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
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
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应用很广。
如讲文件的保存,教师在讲这个内容时,让学生同教
师一起操作,边操作边向学生讲解保存位置、文件名、文件类型
等在保存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如果带着学生反复操作,还可轻松
地向学生讲清楚“保存”与“另存为”的区别与联系。
采用这
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另一种教学模式为教师面对全
体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
首先教师讲解或演示一遍,使学生有一
个初步印象,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同时进行同样的操
作,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比较累。
教师在教学讲解时,除了讲解具体功能及作用外,由于学生没有
直观的视觉参照,还要强调每一步操作鼠标所指向和点击的具体
位置,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操作,教师要找好参照物或说
清楚具体方位,也可让相邻同学互相帮助找。
这样,其教学效果与第一种教学模式完全一样,但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喜欢的课堂,教师应该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允许他们自由驰骋,包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创新定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