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震波的概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波是指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
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
其中,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每秒5.5千米至7千米,最先到达震中,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2千米—4.0千米,第二个到达震中,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此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更慢。
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受到地球内部介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