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
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展示
课件第十三屏)
①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
此处补白旨在深化课文
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的内容。
②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
让他们感悟到,“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
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比如: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和父
亲钓鱼和放鱼的过程,感受到了父亲是一个严格
遵守社会公德的人。那么 34 年过去了,这件事又是
怎么影响作者呢?
二、研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
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小时候
“我”和父亲钓鱼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 示?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
7.46+7=
8.41—2=
9.29+30=
10.71—8=
11.53—6=
12.79+2=
13.9+27= 14.67—20= 15.20+39=
16.27+6+8= 17.47—6+40= 18.70+18—60= 19.81—7—30= 20.53—8—30= 21.40+37—9= 22.46—7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 以内加法和减法)测试及 答案
班级_ _ _ _ _ _ _ 姓名_ _ _ _ _ _ _ 分数_ _ _ _ _ _ _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口 算。
1.26+8=
2.95—30=
3.50+26=
4.80—30=
5.89—7=
6.62+7=
1. 抄写喜欢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4. 认读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5. 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 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展示课件第五屏)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我们继续 研读课文, 寻找问题的答案。
72-4=68 74-2=72 47-2=45 42-7=35 5.90 100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 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 序 。
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3. 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 、布置作业
(3)小英做了 28 朵红花,6 朵黄花。小梅至少要做( )朵花才能超过小英。
4.(开放题)从 2,7,5,4 四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两位数减—位数的算式,并算出结果来。
5.(智力题) 100 以内的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差 9 的数是 ,这个数加上最 小 的整十数得 。
参考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3 钓鱼
钓鱼 放鱼 启示
得意 不舍 获得勇气和力量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4* 爷爷的芦笛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历经恐惧, 在爷爷的 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想健康成长,就得经历风雨、见世面, 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 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 1.理解“涟漪”的意思。 2 .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体会钓鱼时的心情。(展示课件第七屏) 1.理解“小心翼翼”的含义,用“小心 翼翼”
练习说话。 2.理解“翕动”的意思。 3. 出示鲈鱼的相关资料。(展示课件第八屏) 4. 体会“我”和父亲的心情。 5. 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情。 (三)体会放鱼的过程。
一、略 二、和:70 72 77 53 93 80
差 :50 52 62 44 65 36 三、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1.95 5 2.25 38 31 44 3.多 27,少 27 4. 8 5. 0 0 6. 9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教学时,力求体现自主阅读, 自行探究,自我体验。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 件什么事。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 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的不同感受。指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借助想象,互相交流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0= 23.72+6—40= 24.30+39+5=
二、填一填。
三、比一比。 1.45+4○50 2.82—9○61 3.53+9○61 4.4+56○96 5.86—60○26 6.93—7○23 7.68+8○75 8.52—9○43 9.25+7○95 10.64+2○84 11.47—4○33 12.76—6○66 13.47+4○51 14.80—30○76 15.30+50○80
①“道德抉择”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举例 说明。
②齐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三、回归整体,再次感悟作者的情感 1. 课文是按着“钓鱼——放鱼——启示” 的 顺 序来记叙的,想一想“我”的情感发生了几次变 化?是怎么变化的?
(“我”钓到大鲈鱼,十分惊喜;父亲要“我” 把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后来,“我” 领 悟到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在三十四年的人生旅途 中,面临各种诱惑,“我”变得非常坚定。) 2. 引导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和 父 亲的人格。 四、拓展与练习 1.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 他 们说什么? 2. 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启示, 写 一写。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强强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
实”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搜集大海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 不沾点 儿 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孩子健康成长 的 重要作用。
4. 会认“闸、撼、颠、簸、哆、嗦”等 6 个生字。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在“△”、“□”里填数,在“○”里填“>”或“<”。 (1)46 一△=38 (2)95 一△=86 (3)39+△=79 (4)9 十△—41 35—□=26 74+□=82 口 +30=77 口 —6=45 △○ 口 △○ 口 △○□ △○ 口
本环节旨在承上启下, 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展示课件第九屏) 1.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什 么呢? [让学生多元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 2. 父亲做得对不对?(展示课件第十屏) 3. 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的人? 4. 体会“我”的心情。 5. 补白。(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四)指导朗读 8、9 自然段。三、 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中彩那天》和《尊严》, 想一想,这两篇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2.(连 续 减 6: 60 , 54 , , , ,
(2)78 连 续 减 7:



(3)97 连 续 减 8:



,, ,,
3.(生活题) 填空,回答问题。 (1)服装厂做了 20 件上衣,43 条裤子,还要做( )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有 46 人来开会,房间里有 30 张桌子,8 把椅子,还要再搬( )张桌子和( )把椅子。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
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 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当
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
想起三十四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眼前浮现出父 亲坚定的神情,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不容争辩的话 语。于是,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五、连一连,看看小猫能吃到哪条鱼?
六、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1.20+35+□=95 2.56-7=□-1 3.46-□+30=70
4.□+8=45-8
5.78-40=20+□
6.33+□=38+4
7.65+□=22
8.71-□-5=57
9.60-□=44+7
七、帮小动物找到它的车厢,算出得数并连线。
六、1.40 2.50 3.6 4.29 5.18 6.9 7.50 8. 9 9. 9
七、略 八、1.78+20=98(页) 2.83-30=53(元)
3.36-9=27(本) 4.45-30=15(辆) 5.12+20=32(辆)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2. (1) 60 54 48 42 36 30 (2) 71 64 57 50 43 36 (3) 89 8l ?3 65 57 49 (4) 95 86 36 43 39
3.(1)提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搭配起来叫一套。 43-20=23(件) 所以还要做 23 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46—30=16(张) 再搬 16 张桌子。 46-8=38(把) 再搬 38 把椅子。 (3)提示:题目问,“小梅至少要做多少朵花才能超
过小英”,也就是小梅做的要比小英多,并且最 少多 1 朵。 28+6+1=35(朵),所以小梅至少要做 35 朵 花才能超过小英。 4. 27-4=23 24-7=17
八、应用题。 1.小明看一本书,看了 78 页,还有 20 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妈妈有 83 元钱,买书用去 30 元,还剩多少元钱? 3.书架上有 36 本书,拿走—些,书架上还有 9 本书,拿走了几本?
4.停车场上有 45 辆车,到了中午少了 30 辆。停车场还有几辆车? 5.停车场里开走一些车后还剩 12 辆,开走的比剩下的多 20 辆,开走了多少辆?
四、想一想,填一填。 1.9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比 100 少 个一。 2.85 比 60 大 ,8 比 46 少 。 40 比 9 多 ,30 比 74 少 。 3.34 比 7 , 也 就 是 7 比 34 。 4.56 加上 ,与 34+30 的和同样多。 5.99 减去 ,与 99 加上 同样大。 6.90 加 上 , 比 100 少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