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1 )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能科学地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建苹果加工厂F.
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F.种
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营造防护林F.办柑橘茶叶加工厂E.发展旅游业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基本内涵总体战略与政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21国世21展持续与资源保护管理发社会可纪世可持续发展
纪议展济可持续发经用的群社会体作议程程述手施实段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概
概念必然性目标核心
【教学反思】《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可以看岀中国走可持
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中国21世纪议程》,
让学生明确中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PPT展示的材料:
附件一: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岀,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必须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
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

附件二:课本P98 “活动”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

经济增长一般
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指一系列社
会目标得以实现和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
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及其他方面的改善。

附件三:
《21世纪议程》有四个部分组成,①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资源保护与管理,③加强社会
群体的作用,④实施手段。

从中我们可以看岀,《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并着重强调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

附件四: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人均国民生用较多的财富养资源短缺活较多的人口产总值较低成人人口口展数量为发庞大的障碍境环新增人口绝部分新增产值被对数较多新增人口消耗危机
资源需求量经济迅速发种类
人均占有量庞大的人口数总量类型资源利用率生产技术、工艺落
附件五: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继续加大环
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据此回答: (1)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

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 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
D. 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污染越来越严重 (2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A.人口众多,地大物博
B.面临多种环境问题
C.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D. 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
附件六: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全国来看环境污染仍在发展, 并迅速由城市
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答案: (1)A ( 2)B
附件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目标
(3)深刻的环境危机 大气污染环以城市为中人水体污染境心向农村蔓口污环固体废弃物污染
压延境染噪声污染环力危境机危加资
水土流失机生范围扩大剧源荒漠化态短程度加深破森林草场减少缺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附件十: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从1974年开始,每年年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岀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以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①③⑤均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的思想,即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全民共同参与的思想;④体
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

附件十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观念含义
发展的观念
公平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
观念含义
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世界各国都享有发展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
公平的观念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

包括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
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不同的人群享有平等的地位;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
不能损害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

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依托。

世界环保日
2A20
世界*0!3R22S起于Y换年
3月23吕渥于越翁年
世界森林日:3月2個理于用郛年
1DR16B握于胡了号年
地球已4R22B
6AS日
防止洗ant干事日土庁月□且渥于制72年保菲鼻“日’g月祐日JE 于
1SS7^
附件九:P100 “活动”
附件十三: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对下列观点作岀评价
①人类有义务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物种。

②自然资源应当被充分利用来发展经济,而不应该被闲置。

③如果砍伐森林是当地目前主要的经济来源,那么砍伐森林的做法是合理的。

④即使绝大多数
人从不光顾,保护野生自然区域也是重要的。

附件十四:①正确。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观念。

②不正确。

对可持续发展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

③不正确。

可以砍,但要砍伐与抚育相结合,才能符合发展的观念。

④正确。

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权利、
环境的观念。

附件十五:课本P101 “活动”题
题1: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因为第一种生产方
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
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

第二种方式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获得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题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