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如何麻醉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界 2020年02月第03期
—16—
医药与临床
老年患者如何麻醉处理
孙文孔
(苍溪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400)
【中图分类号】R 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4808(2020)03-016-01老年是人生经历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从60岁到八九十岁,还有二三十年的人生历程,
老年期的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内脏、骨关节和肌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功能逐渐衰退,老年患者手术比率也逐年增长,年龄越大,身体并发症可能就越多,各个系统的应激能力就越差,做好老年患者麻醉、保证手术期间安全的主要措施,也是麻醉科医师的重任。

一、麻醉的目的:
麻醉是实施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时为了消除病人的疼痛、保障病人的安全,为病人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

麻醉用于控制疼痛、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麻醉的方式使病人暂时的失去知觉。

避免手术或者检查操作时引起的精神紧张和肌肉反射性的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手术引起的恶心、呕吐;长时间的不舒适体位(如俯卧位),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和痛苦, 使病人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无反应的暂时失去记忆接受手术。

二、麻醉前的总体评估:
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与总体评估是实施麻醉前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麻醉前的总体评估的目的是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以及承受的风险,同时对老年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各项检查、调整用药的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老年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降低手术实时的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

老年患者麻醉前应当根据:身体代谢量水平、机体的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可疑困难气道、视力状况、精神/认知状况、语言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是否有过急症手术史、近期是否患有急性气道疾病、过敏史、脑卒病史、心脏疾病病史、肺部疾病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用药史(包括服用抗凝药物等)、头颈部的放疗史、外科病史等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

如果必要时,应该邀请多科的专家参与讨论手术时机、手术方案以及做出相应的术前准备。

三、麻醉前脏器功能的评估
1.心功能的评估 : 区别心脏病的类型、判断心功能、掌握心脏氧供需状况是进行心功能评估的重要内容。

麻醉前对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酌情行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导管或核素等检查,尤其是低心排(EF<50%)的患者,术前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筛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心功能。

对高血压病患者宜行动态血压监测,检查眼底并明确有无继发心、脑、肾并发症及其损害程度。

对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患者应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室壁瘤的患者,术前应根据超声检查筛查是否为真性室壁瘤。

2.肺功能的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特别是呼吸储备和气体交换功能下降。

胸壁僵硬、呼吸肌力变弱、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和闭合气量增加是造成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慢阻肺或哮喘的患者,应当仔细询问疾病类型、持续时间、治疗情况等。

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期间,如感冒、咽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或
肺炎,应该推迟手术到完全治愈1~2周后,因为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可增加围术期气道反应
性,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前呼吸系统有感染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较无感染者高4倍。

3.神经系统评估:老年人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活动能力降低,对麻醉药品敏感性增加,发生围术期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升高。

患有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极易合并脑血管疾病。

对于合并或可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行头部CT、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检查。

4.肝脏、肾脏功能的评估: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代谢药物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或长时间使用缩血管药等,均可导致肝血流减少和供氧不足,严重时可引起肝细胞功能损害。

原先已有肝病的患者,其影响显然更为显著。

麻醉药对循环的抑制、手术创伤和失血、低血压、输血反应和脱水等因素都可导致肾血流减少,并产生某些肾毒性物质,由此可引起暂时性肾功能减退。

如果原先已存在肾病,则损害将更显著。

5.胃肠道功能的评估:麻醉前评估患者是否面临反流误吸危险,必须做出明确的判断。

疼痛、近期损伤、禁食时间不足、糖尿病、均可延迟胃内容物排空,或改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显著增加误吸的机会。

6.凝血功能的评估:许多老年患者停用抗凝药物易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停用抗凝药物时应当谨慎。

术前凝血功能的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的状态。

7.内分泌功能的评估: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应当注意评估其血糖控制是否稳定、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以及认知功能状态等情况。

另外有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隐性糖尿病,麻醉前应常规检查血糖水平。

8.口腔评估: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戴有活动假牙、齿托的病患,要取下假牙,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

四、麻醉中、后期的监测
1.麻醉中注意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必要时应监测体温。

2.由于老年病患麻醉后药物代谢慢,特别要观察血压、呼吸、神志意识防止发生舌根后坠,引起上呼吸道梗阻,2小时或中等以上手术应持续吸氧并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尿量及cvp。

3.麻醉结束后给予吸氧,必要时监测脉搏氧饱和度。

4.全麻后应尽快恢复病患的意识,维持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

5.有效的镇痛可以改善病人的睡眠、增强手术后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的咳嗽排痰、提前下床活动等,从而加快术后康复,有效减少了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

老年病患因为重要器官的功能降低,合并心、肺、肾、内分泌等疾病,比年轻病患的麻醉风险大大增加,应给予有效的处理,加强各项检测,提高老年病患的麻醉安全。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轩文宸
(玉田协和医院,河北 唐山 064100)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研究收录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病例资料为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糖
尿病患者,以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即实验组、对照组,落实的治疗路径分别为阿卡波糖片、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对比指标为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h 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结果 对比实验结果中各项指标的数值,实验组均在对照组之下,且组间对比呈现为P <0.05。

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落实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老年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 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4808(2020)03-016-02糖尿病作为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诱病因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破坏患者体内的代谢平衡。

糖尿病主要的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在发病后,患者会呈现出高血糖的特征,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治疗,会损坏患者体内的各项脏器官,药物治疗是控制患者
病情发展的重要举措[1]。

本文主要参考单一的阿卡波糖片治疗效果,
探究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时的临床疗效,现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资料均具有完整性,且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选用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开展对比研究。

两组资料数据中性别分布:实验组20例男性、18例女性,对照组19例男性、19例女性。

年龄分布:实验组在58-80岁,平均年龄段(69.52±5.65)岁,对照组在59-81岁,平均年龄段(70.01±5.78)岁。

病程分布:实验组在2-16年,平均病程(8.58±1.56)年,对照组在2-15年,平均病程(8.12±1.51)年,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差异较小,P 值大于0.05,可开展本文对比实验。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需进行饮食干预,减少糖分的摄入,为了增强患者的体质,也要定期的进行锻炼。

对照组给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阿卡波糖片治疗方案,国家准字号为H 20020202,起始剂量每天75mg,平均分为3次服用,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依据监测结果进行药剂量调整[2]。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甘精胰岛素,国家准字号为J 20140052,每天起始剂量为0.21IU/Kg,每隔3-5天,对甘精胰岛素进行一次调整[3]。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详细的记录。

1.4统计学方法,本文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需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进行数据处理,指标数据为计量资料,以t 检验形式展开,数据结果以标准差呈现,组间差异判断依据为P 值,临界点为0.05,P 值在该临界点之下,说明组间存在差异价值。

2.结果
对比数据最终显示,在各项指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数值均更低,且最终组间差异显示为P 值在0.05临界点之下,组间存在差异价值,详细数据资料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比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
餐后2h 血糖(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实验组(38例)5.67±1.626.81±1.725.97±1.23对照组(38例)
6.74±2.12
8.93±2.35
7.31±1.84
t 2.47214.48753.7322P
P <0.05
P <0.05
P <0.05
3.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病程长,还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并发症,为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需要长期的用药治疗,老年患者是糖尿病的易发群体,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糖尿病会破坏患者的胰岛功能以及肾功能,危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我国临床医学上需要制定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阿卡波糖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临床使用该药物可以作用于患者的小肠,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以此来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在以淀粉为食的糖尿病患者中,可以取得显著的降糖效果。

但是在使用该药物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阿卡波糖片的药效发挥时间短,不能持续维持降糖效果,所以在单一用药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甘精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具有相似性,主要依赖重组DNA 技术,在酸性状态下,甘精胰岛素会以溶液的形式呈现,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就会迅速分裂,呈现出细小微尘,将胰岛素单位进行释放,甘精胰岛素的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在24小时之内均会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因此将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以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本文将阿卡波糖片与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的治疗效果形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落实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的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
蛋白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此结果与窦文[3]
的研究结论相符,
表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将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方案落实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江涛.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04):57-58.
[2] 宫雪,马莉娜.观察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
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2):95-96.
[3] 窦文.老年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的效果[J].中外女性
健康研究,2019(08):4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