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新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新研究
作者:
来源:《科学中国人》2024年第05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深入探讨了肝脏如何在糖原合成和脂肪生成之间做出选择的分子机制。
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
脂肪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过量脂肪在肝细胞中的积累,这不仅与饮食高热量密切相关,还与身体的代谢途径有关。
在进食后,肝细胞中的葡萄糖优先转化为糖原,在糖原含量达到饱和之后才流向脂肪酸。
新的治疗方法在小鼠實验水平进行了开展,结果发现,脂肪肝模型小鼠的肝脏脂肪积累及相关肝脏病变可以显著减少。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调控肝脏能量代谢的机制,也为开发针对脂肪肝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