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节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者都是弱者,地位低微,受欺凌而悲惨死去。
但二者的生存环境和性格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变》表现的是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工业文明、 商业化贬低了人的价值,淹没了人性,使人失去自我。格里 高尔体现的是现代人内在心灵深处的痛苦:世界荒诞,恐怖, 令人痛苦绝望;人心淡漠冷酷,个人内心充满陌生感和无能 为力。 《小》表现的是19世纪末俄国沙皇农奴制社会,封建专 制,极度的不平衡和警察官僚专制的暴虐。小公务员表现 出其奴性心理:畏惧,忍让,胆怯怕事,怕得罪人而猜疑 和惶惶不可终日。
2、课文中的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大甲虫,但 在他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人的一些特征。找 出课文中描写这一特征的语句,并思考主人公 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的人格形象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挣 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可以说,对父母 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 是个富有责任感的好职员;一是争取自由,还 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但最终在 无奈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死亡。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 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 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最 后带着对家人的无限爱意死去了。父亲、母亲 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问题探究:
1、细读课文,找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说 说是什么使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 非人。 (1)“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 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 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那种烦 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劣质的 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 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 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工作的辛苦、饮 食的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将军做出一副哭丧脸,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 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好摆架子的 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 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 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 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 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 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 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 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 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 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 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 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 变却变了心。家人的“变形”是内在的, 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反映了“人” 的自私、冷漠与残忍。从这点上说,反映 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势利而冷漠的社会! 脆弱而虚伪的亲情!
作品主旨
小说如此写格里高尔的“变 形”,就写出了“人”遭受外在 的灾难与打击的同时,还备尝来 自“人”自身的蹂躏与拒斥,这 就深刻地揭示人类生存的悲惨命 运,从而也就揭示了两种“变形” 的共同本质。描绘了资本主义社 会中的“异化”现象。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在的为不可知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力量所致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
作者及作品简介 弗兰茨· 卡夫卡 (1883~1924),奥地利 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 庭,生前默默无闻,死后 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 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 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史 上的杰出人物”,“传奇 英雄和圣教徒式的人物”。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 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 呆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 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 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 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
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 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 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 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 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 篇也均未写完。 1924年, 他像一个民间的小人物, 默默无闻地病死于维也纳 近郊的疗养院。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 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 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 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 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 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 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 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 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 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公务员之死
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 德米特 里· 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 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 但突然间……小说里经常出现这个“但突然间”。作家们是对 的:生活中确实充满了种种意外事件。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 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 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你们瞧。无论何时何地, 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 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 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 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 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 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 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 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 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 军的耳朵小声说:“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 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 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 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 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 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2)”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 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 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古脑儿全 告诉他。 -----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 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 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 。“
----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 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 可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社会的原 因、家庭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3、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 征着什么?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象征人的异化, 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
问题探讨:
如何看待格里高尔的异 化? 他的家人有发生异化吗?
格里高尔 的“变形”是外在的,为不可知甚 至是无法抗拒的力量所致,格里高尔虽变形为 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 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为家庭着 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 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 是虫形而人心。
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20世纪初流行于德、
奥、北欧和俄国的一种文艺流派。 他们对现实有盲目的反抗情绪,强 调表现自我感受、个人主观感情, 以过分夸张的形体或色彩发泄内心 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 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 目的性。
表现主义创作主张遵循“表现论”美学 原则, 与传统现实主义的“模仿论”原则相 对立。它反对“复制世界”,即不把客观 事物的表面现象作为真实的依据,主张凭 认真“观察”和重新思考去发现或洞察被 习俗观念掩盖着的、为一般人所不注意的 真实。为此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 以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的客体之间的距 离,从而引起你的惊异,迫使你从另一个 角度去探悉同一个事物的本质。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 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 将军也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见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 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倘若大人还记得的话,”庶 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 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 名来访 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 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 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首,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 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 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 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卡 夫 卡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 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 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养成甲虫的生活习性, 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仍关心家人的生活幸福。 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家人都 对他改变了态度。
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 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 一阵的"卡夫卡热"。卡夫卡 是曾经活在世上的人中,最 纯粹的写作者,他只为自己 的内心写作,他在逝世前最 后遗言是,要求把自己的全 部东西烧掉。幸运的是,没 有人这样做,幸运的是,人 们终于渐渐发现,卡夫卡是 20世纪绝无仅有的写作天才。
卡夫卡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