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6.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优质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特定人群的生存状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通过调查当地老年人生活状况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3.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结合调查报告的写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整体构思
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和实施调查计划、组织交流探讨及成果展示等几个环节,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查、采访、上网、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全面了解本地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撰写出调查报告,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方法指导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帮助,并组织好活动成果的展示,其他事情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计划,自主分工合作,自主搜集整理信息并撰写调查报告。

四、活动过程
㈠导入新课
老年人的界定
㈡小组讨论:老年人的传说故事
㈢聆听关于六十活埋的传说故事
㈣思考并总结为什么要尊老和敬老?了解历史朝代敬老的政策。

㈤播放《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片段——“林秀贞:温暖世道,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师:影片中的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她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位让九州动容的农妇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秀贞的行为不正是这种美德在普通人身上的最好诠释吗?
㈥明确调查目的、意义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因此,为了对老年人生活状况作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号召同学们及全社会来共同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我们开展了这次调查活动。

㈦组建调查小组
全班分成五个调查小组,自由组合,每组七人左右。

组队时合理搭配成员,注意男女比例,性格特长的互补,教师协助调整,- 2 -
然后每组推选小组组长1人。

㈧制定调查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如组员怎样分工、资料怎样汇总、选择哪些调查对象……然后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调查范围,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应包括调查的范围、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步骤、小组的分工等。

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制定调查计划进行指导,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力求分工明确,合作共商。

㈨调查方法指导
问卷法:问卷是为了实现调查研究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一组问题或变量指标体系。

问卷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可针对题目自由发挥,答案不受限制;封闭式要求被调查者只能在规定好的答案中选择一个,也可两者结合。

访问法:通过有计划地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获取社会信息的方法。

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种,问题、提问方式、调查员记录方式、调查环境和时间地点相同的既标准化。

反之则为非标准化。

访谈时应事先准备好提纲,提纲可由浅入深。

观察法:通过视觉器官有目的、有组织地直接收集非语言资料。

㈩活动要求
1.整个活动过程由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各次活动,安排人员的分工;
2.整个活动的每次行动,所有组员都必须参加,做到既分工又合作;
3.整个活动过程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各种安全;
4.整个活动过程应讲文明礼貌,展现当代中学生风采;
5.整个调查过程要重求真务实,切忌弄虚作假。

师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

”我们青少年更应从点滴做起,为老人送去片片温情,继承和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提升至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高度,把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

就让我们伸出双手,送出真心,用实际行动为天下所有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一种风尚吧!
-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