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译注(隐公五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
【经】
五年春,公矢(陈,捕鱼的人陈列捕鱼器具,进行捕鱼供他人观看取乐)鱼于棠(与隐公二年,鲁国与戎人会盟的唐为一地)。
夏四月,葬卫桓公。
秋,卫师入郕。
九月,考仲子之宫。
初献六羽。
邾人、郑人伐宋。
螟(蛾属,昆虫类鳞翅目,幼虫叫螟,吃稻茎的核心部位)。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元前718年12月21日),公子彄(即传文当中的臧僖伯)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即公子彄,字子臧,僖为谥号)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祭祀和兵戎),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做大事用的东西),则君不举(举动,行动)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正)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指四时狩猎活动),皆于农隙(农业收割之后)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整军),归而饮至(凡国君外出,出发的时候一定要祭告宗庙,回来的时候也要祭告宗庙,回来时祭告的时候要慰劳跟随的人,有功劳的人要写在书策上记功),以数军实(俘获)。
昭文章(指车服、旌旗的文采),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出去的时候,幼贱在前,这是为了展现勇气和力量;回国都的时候,尊老在前,这是回归正常的尊卑关系),习威仪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祭器),皮革(有毛为皮,无毛为革,皮可以制作车中的坐垫或箭袋,革制作甲胄)、齿牙(壮齿,可以制作弓末的弯曲处)、骨角(骨可以装饰弓的两头,角可以做弓弩)、毛羽(毛即牦牛尾,可以装在竿上;羽即鸟羽,可以制作旌旗)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古代的地位低下的佣人)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巡查边境)地焉。
」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译文:鲁隐公五年春季,隐公打算到棠地去看捕鱼游戏。
臧僖伯劝谏道:“凡是一个不能用于演习祭祀和兵戎的事物,它的材料又不能够制作相关的礼器和兵器,作为君主是不会去做的。
君主是将民众引入正轨,量才取用的人。
因此演习大事用来端正法度叫做“轨”,选取材料达到物尽其用叫做“物”,做事违背礼制法度和滥用本是用于大事的材料这叫做“乱政”。
屡次实行乱政,国家将由此败亡。
所以君主四时狩猎,都是在农事完毕之后再进行军事讲习。
每三年进行一次郊外大演习,演习后进入国都整备军队,慰劳同行人员,赏赐有功劳的人,统计俘获的数量。
车服、旌旗文字色彩要鲜明,高贵低贱要分明,等级顺序要清晰可辨,长幼出入要有序,这是演习时展现的威武严肃。
鸟兽的肉不能放入祭器当中,它们的皮革、牙齿、骨角、毛羽如果不用于制造重要的器物,作为君主就不能射猎,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定。
至于产自山林河泽的物品,一般普通的器物,这些都是地位低贱的佣人需要做的事,有关管理管理的事,并不是君主要涉及的事情。
”隐公说:“我是打算去巡查边境。
”于是前往棠地,让捕鱼的人摆设捕鱼场面进行观看娱乐。
臧僖伯推脱有病没有跟从前去。
《春秋》记载“公矢鱼于棠”,是说这
不符合礼制,并且暗示棠地离国都曲阜很远。
曲沃庄伯(姬鳝,曲沃桓叔之子,晋武公的父亲,曲沃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二十里)以郑人、邢人伐翼(地名,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王使尹氏、武氏助之。
翼侯(晋侯别称,此时为晋鄂侯姬郤)奔随(晋地,位于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县东稍南二十五里的古随城)。
译文:曲沃庄伯带领郑国和邢国的军队攻打翼地,周桓王派尹氏和武氏协助他。
晋鄂侯因此逃到了随地。
夏,葬卫桓公。
卫乱,是以缓。
译文:夏季,安葬卫桓公。
因为卫国之前发生州吁作乱的事件,因此葬礼举办的晚了。
四月,郑人侵卫牧(郊外),以报东门之役。
卫人以燕师(南燕,姞姓,皇帝之后,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东北约四十五里)伐郑。
郑祭足、原繁、洩驾以三军军(动词,驻军,列阵)其前,使曼伯与子元(郑历公姬突,字子元)潜军军其后。
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度,备)制人。
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虎牢)。
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
译文:四月,郑国入侵卫国的郊外,这是为了报复去年卫国等四国攻打郑国东门的事情。
卫国带领南燕国的士兵攻打郑国。
郑国派祭足、原繁、洩驾带领三军在燕国的军队前面列阵,又派曼伯和公子突带领制地的部队埋伏在燕军的后面偷袭他们。
燕军畏惧郑国的三军而没有防备制地的部队。
六月,曼伯和公子突带领制地的部队在虎牢关打败了燕国的军队。
君子说:“不防备意外,则不可以率军作战。
”
曲沃叛王。
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晋鄂侯之子,公子光)于翼。
译文:曲沃庄伯背叛了周桓王。
秋季,周桓王派虢公攻打曲沃,而在翼地立公子光为晋侯。
卫之乱也,郕(国名,周文王之子,郕叔武的封国,故城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西北二十里古城村)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译文:卫国发生州吁之乱的时候,郕国当时入侵了卫国,因此秋季,卫国军队进入郕国。
九月,考(古时宗庙宫室或重要器物初次建成或造出,所举行的祭礼)仲子之宫,将万(舞名,有文舞和武舞,文舞是吹籥舞动羽毛;武舞是手拿兵器)焉。
公问羽数(拿羽毛的人数)于众仲。
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每个等级都是八人为一列,以此分别是64人,48人,32人,16人)。
夫舞,所以节八音(西周时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
」公从之。
于是初献六羽(鲁国因周公地位,之前一直采用天子八佾制度,此时才开始使用诸侯六佾),始用六佾(列)也。
译文:九月,仲子的庙堂建成进行了相应的祭礼后,打算在庙堂进行万舞的表演。
隐公问众仲拿羽毛表演的人数。
众仲回答说:“按照礼制,周天子采用八列,诸侯采用六列,大夫采用四列,士人采用二列。
舞就是调解八种乐器演奏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因此除周天子以外,只能采用八列以下的等级。
”隐公听从了这一说法。
于是自此开始表演六羽舞,开始采用六列舞者。
宋人取邾田。
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打击报复而泄恨)于宋,敝邑为道(向导)。
」郑人以王师会之。
伐宋,入其郛(城郭,外城),以报东门之役。
宋人使来告命(以君命告急请求救援)。
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
「师何及?」对曰:「未及国。
」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
译文:宋国掠夺邾国的田地。
邾国派人告诉郑庄公说:“请您为之前宋国攻打您的事报仇,我们愿做您的向导。
”郑国便带领周王的军队和邾国军队汇合。
一起攻打宋国,进入了宋国都城的外城,来为之前宋国围攻郑国东门的事报仇。
宋国派人以宋殇公的名义请求鲁国派兵支援。
鲁隐公听说郑、邾两国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外城,打算去救援,便问使者说:“攻打宋国的军队到什么地方了?”使者欺骗隐公,回答说:“还没到国都。
”鲁隐公十分生气,于是放弃了救援,对使者推辞道:“你们国君希望我共同为宋国的危难忧虑,现在问使者却回答说:“攻击的军队还没到国都”,这不是我敢知道的事情了。
”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
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
」葬之加一等。
译文:冬季,十二月辛巳这一天,臧僖伯去世了。
鲁隐公说:“叔父因为之前劝谏我不要去观鱼,我没有听从,对我心怀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
”因此按照高一等的礼节安葬了他。
宋人伐郑,围长葛(郑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东北二十余里),以报入郛之役也。
译文:宋国攻打郑国,包围了长葛,这是为了报复之前郑国攻入宋国国都外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