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法两国现代化道路的相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法两国现代化道路的相似性
周才方
【摘要】中法两国分属于东西方大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在实现现代化道路方面却有许多相似性:(一)同属文明古国,均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二)两国人民都富有革命斗争精神,均以激进的革命方式为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三)两国均是小农大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特别漫长而又艰难曲折.两国现代化的关键均在于农业是否现代化.了解这些相似性,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9)001
【总页数】9页(P70-78)
【关键词】现代化;相似性;民族复兴;革命;小农大国
【作者】周才方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2003 年 3 月第19 卷第 1 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 OFNANJINCXIAOZHUANC COLLECE VOL.19,NO.1Mar,2003谈中法两国现代化道路的相似性周才方(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17 ) [ 摘要] 中法两国分属于东西方大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
观念各不相同,但在实现现代化道路方面却有许多相似性:(一)同属文明古国,均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两国人民都富有革命斗争精神,均以激进的革命方式为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三)两国均是小农大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特别漫长而又艰难曲折。
两国现代化的关键均在于农业是否现代化。
了解这些相似性,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现代化;相似性:
民族复兴;革命;小农大国 [中图分类号]D756.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009-7902(2003)01 -00'70-09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和法国是两个具有相
当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大国。
一个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正在党的十六大精
神指引下,按照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地走具有本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个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隅,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正一方面致力手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又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乍看之下,这两个东西方国家相距遥远,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似乎不能相提并论。
然而,当我们站
在新、旧世纪的分水岭上,回顾两国近代以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法两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居然呈现出许多惊人的相似性。
(一)中法两国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
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十分强烈。
但在近代史上
都曾遭受过强大邻国的入侵和凌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伤害和挫折,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首先面临着如何医治战争创伤,走
出历史阴影,重振大国雄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古代世界曾经长期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
和地区。
当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普遍拜倒在上帝的脚下,神学笼罩了一切,欧洲文化处于一片荒芜之时,中国文化却蓬勃发展,成就非凡。
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确立了相当完备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共存的秦汉大帝国,为今日之中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从此,大一统的民族观念便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虽后来历史有过反复,曾出现过几次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总体而言,统一乃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主流。
此种政治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国中甚为罕见,很难找出能与其相匹敌者。
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十分发达,在精耕细作、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均 [ 收稿日期 ]2002-12- 02作者简介] 周才方( 1964-),男,江苏武进人,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史教学和研究。
2003年3月第19卷第 1 期南京晓庄学院报 JOURNAL OF NANJINC XIAOZHUANC VOL. 19,NO.1 Mar, 2003周才方江苏南京210017)摘要]中法两国分属于东西方大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在实现现代化道路方面却有许多相似性:(一)同属文明古国,均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两国人民都富有革命斗争精神,均以激进的革命方式为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三)两国均是小农大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特别漫长而又艰难曲折。
两国现代化的关键均在于农业是否现代化。
关键词 ]现代化;相似性:民族复兴;革命;小农大国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09 - 7902 (2003) 01 -00'70-09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和法国是两个具有相当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大国。
一个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正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定地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个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隅,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又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乍看之下,这两个东西方国家相距遥远,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似乎不能相提并论。
然而,当我们站在新、旧世纪的分水岭上,
回顾两国近代以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法两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居然呈现出许多惊人的相似性。
一)中法两国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十分强烈。
但在近代史上都曾遭受过强大邻国的入侵和凌辱,因此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首先面临着如何医治战争创伤,走出历
史阴影,重振大国雄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众所周知,中国是
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古代世界曾经长期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和地区。
当中世纪的欧洲各国普遍拜倒在上帝的脚下,神学笼罩了一切,欧洲文
化处于一片荒芜之时,中国文化却蓬勃发展,成就非凡。
具体表现为:政治上,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确立了相当完备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了一个强
大的、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共存的秦汉大帝国,为今日之中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从此,大一统的民族观念便根植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虽后来历史有过反复,曾出现过几次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总体而言,统一乃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主流。
此种政治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国中甚为罕见,很难找出能与其相匹敌者。
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十分发达,在精耕细作、收稿日期 ] 2002-12-作者简介] 周才方( 1964-,男,江苏武进人,南京晓庄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史教学和研究。
周才方:谈中法两国现代化道路的相似性· 7
1 .处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之前,中国的农业文明已经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在科
技发展方面,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于西方各国,不但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四大发明的远播四方,泽被后世,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医学、数学等方面也有重大发明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
如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均领先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
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思想文化方面,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成果辉煌。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尤其是7L 孟之道、老庄哲学和法家思想,
到秦汉以后玄学清谈,儒、释、道三教并行;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从司马迁、班固的《史记》、《汉书》到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从“ 书圣” 王羲之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从东晋名画家顾恺之到唐代“ 画圣” 吴道子。
无论是哲学、文学、史学,还是书法、绘画、雕塑等文化艺术领域,古代中国都出现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的繁荣景象。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同一性和先进性,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一种乐观开朗、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海纳百川、雍容大度、亲和四方的大国风范。
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和气质,中国文化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大中华文化圈。
中国文化由此确立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历
史和最光辉灿烂的遗产的文化。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侵略,中国文化明显衰落了;中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民族自信心也受到沉重打击。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世
界上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均程度不同地欺负过中国。
尤其是近邻
日本对中国的历次侵略战争,不仅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而且更使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和凌辱。
这段悲痛的历史直至1949 年才告终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将迈开矫健的步伐,寻找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建国 50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
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造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
义强国。
虽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曾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显著改善。
如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开放。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心
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
与中国相比,法国历史也许没有中国那样悠久绵长,古代文化也无法与中国
相媲美。
但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却是一个历史漫长、文化灿烂、对欧洲事务
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国。
它自古以来在欧洲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如中国在东亚世界中所曾扮演的那样。
例如中国被誉为东方巨龙,法国则被称
为高卢雄鸡。
那是因为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把生活在法兰西土地上的凯
尔特人称为高卢人,而蛮勇好斗的高卢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罗马帝国守卫疆
土的主力军。
又如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且发展得最典型;
而法国则是西方世界里最早确立封建制度,以后又发展得最充分的国家。
当中
国在 17-18 世纪封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状态,并且出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出现了“太阳王”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所谓“ 伟大时代”。
正是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在欧洲大陆建立起了法国人的霸权。
这一时期,也是法国思想文化发展繁荣的
时代。
宫廷成为文人学士荟萃之地。
在·71.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之前,
中国的农业文明已经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在科技发展方面,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于西方各国,不但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四大发明的远播四方,泽被后世,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医学、数学等
方面也有重大发明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
如东汉张衡
的地动仪、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均领先于西方国家一千多年,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成果辉煌。
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尤其是7L孟之道、老庄哲学
和法家思想,到秦汉以后玄学清谈,儒、释、道三教并行;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从司马迁、班固的书圣王羲之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画圣吴道子。
画、雕塑等文化艺术领域,古代中国都出现
了的繁荣景象。
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具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
一种乐观开朗、奋发有为、亲和四方的大国风范。
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和气质,中国文化对周边地区和国家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逐渐形成了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大中华文化圈。
中国文化由此确立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
要地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和最光辉灿烂的遗产的文化。
别
是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侵略,中国文化明显衰落了;
中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
年时间里,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均程度不同地欺负过中国。
尤其是近邻日本对中国的历次侵略战争,不仅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更使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和凌辱。
这段悲痛的历史直至 1949 年才告终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
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将迈开矫健的步伐,寻找符
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建国 50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积贫积弱的旧中
国改造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虽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曾犯过
错误,走过弯路,但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念却从未动摇过。
经过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科技文化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显著改善。
如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开放。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
与中国相比,法国历史也许没有中国那样悠久
绵长,古代文化也无法与中国相媲美。
但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却是一个历史漫长、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在欧洲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如中国在东亚世
界中所曾扮演的那样。
例如中国被誉为东方巨龙,法国则被称为高卢雄鸡。
那是因为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把生活在法兰西土地上的凯尔特人称为高卢人,而蛮勇好斗的高卢人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罗马帝国守卫疆土的主力军。
又
如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且发展得最典型;而法国则是西方世
界里最早确立封建制度,以后又发展得最充分的国家。
当中国在 17-18 世纪封
建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状态,并且出现所谓的步,出现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
的所谓伟大时代· 7
2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王权庇护下,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化发展到欧洲最高水平,笛卡尔的哲学,莫里哀、高乃依、拉辛等人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
瑰丽的宝藏” 。
…( P .124’ 从此,法国开始以一个大国和强国的身份驰
聘在欧洲和世界的舞台上,无论在政治发展、经济建设还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法国人对世界近
代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就政治而言,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最为彻
底的国家,其革命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非其他国家所能比拟。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 1885 年在为马克思的《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写的序言中曾说道:“法国是一个这样的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
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的典型国家。
它在大革命中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
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它国家所没有的。
而正在上升的无产阶级反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里也以其它各国所没有的尖锐形式表现出来” 。
f2](PP.601-602)事实证明了恩格斯论断的正确性,法兰西不愧为“政治民族” 。
为了建立理想的民主政体,法国人表现出高度的历史首创精神,大胆地尝试各种政体,仅在 1789-1815 年的革命动荡年代,就先后试验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民主专政制、督政府制、执政府制和帝制等六种政体。
以后又有多次革命和人民起义,君主制和帝制的反复以及第二、第三、第
四、第五共和国的相继更替。
从 1791 年宪法问世至今,法国先后颁布过
15 部宪法,创世界之最!还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第一例社会党人人阁;第一个左翼“人民阵线都出现在法国。
从
某种意义上说,近代以来的法国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实验场之一!法国人的历史首创精神和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每每使世人惊叹不已,钦敬有加,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和政党都十分重视法国的政治经验和历史教训! [3l(P.6 ’从经济上说,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一度在资本主
义世界中位居第二。
期间,法国人也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对传播近代科学
知识和工业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
特别是法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英国和美国,比较独特,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模式,其功不可没。
从思想文化上说,法国对近代世界文明的贡献更是巨大:首先是 18 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几乎改写了人类历史。
因为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类又一次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启蒙运动给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僧侣制度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资
产阶级的理性社会进行了全面规划。
它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
准备,而且为日后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扫清了障碍,准备了条件。
特别
是在这次思想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
他们的著作充满智慧、饱蘸激情、独树一帜、各领风骚。
其中的核心思想如“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 主权在民”、“ 三权
分立”后来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他们所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则成了全人类共同信奉的生活原则。
其次,法国的文学和艺术也是法兰西民族对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近代以来闻名世
界的法国文学巨匠有拉伯雷、莫里哀、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福楼拜、大小仲马、罗曼· 罗兰、萨特等。
画坛大师有马奈、高更、马蒂斯、凡· 高、塞尚等。
这些文学艺术家的作品或流芳百世,或价值连城,
宇里行间渗透着博大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震撼力,为世界各
民族所认同和欣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然而,这样
“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过去的大国,一个特别适合于产生思想家的土壤,
个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天分的民族,一个往往能超越现实,走在时代前列的国度”[4J(P.30J)自近代以来却先后遭受过三次外敌入侵,那就是拿破仑时代的反法联盟进占巴黎、 1870 年普法战争中普军对法国的占领和分72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王权庇护下,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化发展到欧洲最高水平,笛
卡尔的哲学,莫里哀、高乃依、拉辛等人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瑰丽的宝藏…(P124’ 从此,法国开始以一个大国和强国的身份驰聘在欧洲和世界的舞台上,无论在政治发展、经济建设还是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法国人对世界近代文明的贡献是多
方面的。
就政治而言,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其革命
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写的序言中曾说道:
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
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
法国在中世纪是封建制度的中心,从文艺复兴时代起是统一的等级君主制的典
型国家。
它在大革命中粉碎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纯粹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统
治所具有的典型性是欧洲任何其它国家所没有的。
而正在上升的无产阶级反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在这里也以其它各国所没有的尖锐形式表现出来f2](PP.601-602)为了建立理想的民主政法国人表现出高度的历史首创精神,大胆地尝试各种政体,仅在 1789-1815 年的革命动荡年代,就先后试验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民主专政制、督政府制、执政府制和帝制等六种政体。
以后又有多次革命和人民起义,君主制和帝制的反复以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国的相继更替。
从 1791 年宪法问世至今,法国先后颁布过 15 部宪法,创世界之最!还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第一例社会党人人阁;第一个左翼“人民阵线近代以来的法国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实验场之一!法国人的历史首创精神和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每每使世人惊叹不已,钦敬有加,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和政党都十分重视法国的从经济上说,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一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位居第二。
期间,法国人也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对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和工业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
从思想文化上说,法国对近代世界文明的贡献更是巨大:首先是 18 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几乎改写了人类历史。
因为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人类又一次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启蒙运动给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僧侣制度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资产阶级的理性社会进行了全面规划。
它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而且为日后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扫清了障碍,准备了条件。
特别是在这次思想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
他们的著作充满智慧、饱蘸激情、独树一帜、各领风骚。
其中的核心思想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则成了全人类共同信奉的生活原则。
其次,法国的文学和艺术也是法兰西民族对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近代以来闻名世界的法国文学巨匠有拉伯雷、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