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干预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外,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期1年。
结果:干预治疗组依从性64.47%,对照组42.10%,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血压控制率干预治疗组80.26%,对照组43.37%,干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对患者健康和行为的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才能真正使高血压这种常的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干预血压控制率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6月在两家社区就诊的居民中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52名,他们都是愿意合作而且正在治疗并有一定效果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76例为干预治疗组,76例为对照组;年龄36~82岁,平均63.9岁;其中男89例,女63例,39岁以下7例,49岁以下15例,59岁以下43例,60岁以上87例。
文化程度:大学11例,大专23例,中专29例,高中10例,初中以下79例。
其中病史在5年以下53例,5~10年67例,10年以上32例。
伴糖尿病31例,脑卒中7例,冠心病11例,高血脂18例。
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每月定期监测1次血压。
干预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外,增加强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期1年。
调查对比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变化。
健康教育:利用患者就诊监测血压应休息15分钟的间歇,面对面交流,告知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和危害,改变患者认识误区。
告诉患者每日摄盐量应<6g,相当于一啤酒盖的具体用量;每天摄入食用油量≤25g,并且给患者免费发放控盐勺和控油壶;让家属监督患者每周应进行5次以上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
告诉患者要定时作息,生活要有规律,尽量保持心情的愉快。
并且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和具体方案。
定期测量体重,腰围。
规劝患者戒烟、限酒,为患者开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帮助患者制定戒烟、戒酒计划。
组织依从性好、降压受益的患者和众多患者相互交流治疗的方法和体会,逐步形成强化意识。
医生和患者谈心,渐渐成为朋友式交谈,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
行為干预:督促患者定期随访、规律服药。
告诉患者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均衡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平衡心理。
告之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监测血压和在医生指导下规则服药才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要求患者每1个月复诊1次,每周测血压1次。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经济水平、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医师每调整一种治疗方案都要征求患者意见并详细告诉患者调整的理由,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治疗方案。
每次复诊询
问检查患者的饮食起居和服药情况,督导患者规则服药,和患者一起分析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请家属协助督促。
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对路远或行动不便的患者采取主动上门随访的方式进行。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
见表1、2。
讨论
高血压病是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防治的最根本目的是减少心脑肾血管病变及减低死亡率,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种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控制率特别低主要是因为患者对治疗建议(包括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善)的依从性差引起的。
多数专家认为有四大因素影响依从性:患者、疾病、治疗及环境因素。
本观察表明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
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医务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患者依从性,并具有耐心、热心、爱心地对患者进行综合的不断的健康行为教育和干预,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使医患关系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