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秦巩之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西五路遗黎, 俾筑坞自固, 倚我军为声援” 。
这显然是把金军 “ 数入边, 蜀大扰” 与 “ 安丙檄西夏 夹攻金人” 联系在一起, 隐寓着 “ 秦巩之役” , 出师无 功, 遗留 边 患。实 际 上, 安丙组织和发动 “ 秦巩之 役” 是因时而动的正确决策。 首先, “ 联夏制金” 一直是宋廷南渡以来的 “中 兴” 策略, 而 “ 夹击秦巩” 是安丙实施这一策略的大 胆尝试。建炎以来, 宗泽、 唐重、 赵子崧、 李宗闵等官 员先后献策朝廷通好西夏以牵制金朝。张浚、 王庶、 胡世将、 吴玠、 吴璘、 虞允文等川陕军政大员甚至企 图实施这一策略! 。如淳熙中王炎任四川宣抚使, 以蜡书遗夏国任德敬, “ 约以夹攻” , 后因任氏的倒
。同时, 金廷发生政变, 大将胡沙虎
废杀皇帝卫绍王, 迎立宣宗。继而大将术虎高琪杀 掉胡沙虎。次年 ( ’(’% ) 正月, 金宣宗在蒙古重兵围 困中都的局势下, 接受全部屈辱条件, 结成 “ 城下之 盟” 。五月, 金朝迁避南京 ( 今河南开封) 。金朝在 十年的对蒙战争中元气大伤, 东北割据, 河北沦陷, 山东残破, 避迁河南。同时还得抵御西夏, 抗击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二〇〇七年第一期! # !" 曾以蜡书遗夏任德敬, “ 约 以 夹 攻” 。任 氏 旋 即 伏 诛, 西夏执宋朝送书人和蜡书献于金廷。范大成使 金时金世宗出蜡书以责之。这样宋朝不仅没有取得 牵制金朝的实际效果, 反而给金朝留下了指责宋方 的口实。但在 “ 秦巩之役” 中, 西夏军队并非没有积 极投入战斗, 不过西夏只攻秦州而不击巩州。宋夏 夹攻巩州不下, 宋将程信建议两军移师攻巩州, 而西 夏不从。 如果我们把 “ 秦巩之役” 置于中国十三世纪初 期的历史范围下去考察, 就会发现这些关于此役结 局的说法都有偏向, 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首先, 宋、 夏各怀目的, 战略不统一, 是 “ 秦巩之 役” 无功的主要原因。 西夏在嘉定年间主动 “ 联宋攻金” , 可以说是北 方政局急剧变化的产物。西夏臣服蒙古后, 虽然对 金朝背盟弃友、 拒发援兵怀恨, 不断攻扰金朝所属陕 西沿边关寨城堡, 但并无联宋攻金之举, 直到嘉定七 年 ("#"$ ) 才邀约南宋夹击金朝, 其后的七年间先后 五次主 动 约 宋 击 金, 其中第四次促成了 “ 秦巩之 役” 。这期间西夏约请宋朝出师, 与其说是报复金 朝背盟之举, 不如说是金朝进逼所致。嘉定七年夏, 金宣宗在蒙古的威逼下迁都南京 ( 今河南开封) , 其 君臣才发现, 汴京四战之地, 无险可守, 认为 “ 关中 有金城天府之险, 按秦之旧, 进可以图恢复, 退不失 其为自强” , 遂有迁都长安之议
[ &] ( #" ) 十万, “ 僵尸百余里, 金兵之精锐者咸尽” , 西京
一路全 部 陷 没。嘉 定 六 年 ( ’(’" ) , 蒙军袭破居庸 关, 并乘胜攻拔涿 ( 今河北涿县) 、 易 ( 今河北易县) , 进逼中都 ( 今北京市) 。再分兵三路, “ 凡破九十余 郡, 所过无不残灭, 两河、 山东数千里, 人民杀戮几 尽, 金帛、 子女、 牛羊、 马畜皆席卷而去, 屋庐焚毁, 城 郭丘虚”
[ ’) ] ( #*%% ) 间, 卿其勉之。 ” 而宋朝则畏惧金朝, 时人刘
克庄曾指出: “ 盖自南渡以来, 国家畏敌之病, 何其 深入骨髓也。昔也, 畏敌之新焰; 今也, 畏敌之余威。 有可强之势而自贬以趋弱, 有可胜之理而预忧其必
[ ’’ ] ( #%*) ) 败。 ” 安丙 利 用 金 朝 衰 败 和 蒙、 夏的联宋之
[ +] ( #($$ )
失从南宋那里夺回来, 正如时人元好问所载: “ 贞祐 以后, 主兵者不能外御大敌, 而取偿于宋, 故频岁南
[ *] ( #()( ) 伐。 ” 自宋金争战以来, 金朝极为轻视宋朝, 到
宣宗南逃河南时仍然宣称: “ 宋人何足道哉!柔懦 不武, 若妇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 可以纵横江淮
[ %] ( #"’$ ) 安。命陕西行省严为之备” 。金朝巩州元帅
。西夏对金朝背盟 。嘉 定 四 年
弃友怀不释之怨, 频频攻掠金属陕西沿边州县, 造成 “ 平 凉 巩 会 之 间, 无 岁 不 扰”
[ ,] ( 卷%) )
( ’(’’ ) , 蒙古向金朝全面开战, 突破金朝苦心经营 的北疆防线, 并在野狐岭、 会河堡战役中击溃金军四
机, 主动出击是改变南宋 “ 畏金” 心理的正确之举。 二 安丙发动 “ 秦巩之役” 得咎的主要原因在于无 功。对于这一结局, 宋、 金两朝各持一说。 金朝归功于巩州守军的顽强抵抗。 《 金史・赤 盏合喜传》 载: “ ( 兴定) 四年九月, 夏人攻巩州, 合喜 遣兵击之。一日十余战, 夏人退据南冈, 遣精兵三万 傅城, 又击走之, 生擒夏将刘打、 甲玉等。讯知夏大 将你思丁、 兀名二人谋, 以为巩帅府所在, 巩既下则 临洮、 积石、 河、 洮诸城不攻自破, 故先及巩, 且构宋 统制程信等将兵四万来攻。合喜闻之, 饬兵严备。 俄而兵果至, 督兵搏战, 却之, 杀数千人, 攻益急, 将 士殊死战, 杀伤者以万计。夏人焚其攻具, 拔栅而 去。合喜已先伏甲要地邀之, 复率众蹑其后, 斩首甚 众。 ” 战前, 金朝已探得宋夏将联合夹攻的消息, “来 远镇获夏谍者陈岜等, 知夏人将图临洮、 巩州, 窥长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二〇〇七年第一期!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 *’+, ( #--( )
论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胡! 宁
(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南充 ’$(--# )
摘! 要: 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事件。安丙决策发动此役本身是正确的, 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宋、 夏各怀目的和宋方蜀口将帅对发动此役意见分歧。 关键词:安丙; 西夏; 秦巩之役
[ $] ( #’$% ) 争 , 实际上是企图把在对蒙战争中遭受的损
。西夏的这次 “约
宋攻金” 正值四川制置大使安丙调离, 新任四川制 置使董居谊不悉情况而未予理睬。五年后的嘉定十 二年春, 西夏枢密使宁子宁等又与四川制置使司讨 论夹攻金朝, “ 聂子述俾利西安抚丁焴答书, 饬将吏 严兵以待。子述寻罢去, 焴持议不可轻动, 师不可 出” 。可见, 聂子述任四川制置使时, 联合攻金之议 已经确定, 但聂子述因 “ 红巾之乱” 很快罢职, 致使 计划无法实施。安丙继任蜀帅, 在很大程度上是延 续聂子述与西夏协定的夹击之约。同年 “ 十二月, 宁子宁遣使复申前说, 且责我以失期。时安丙再开 宣阃, 许 之。命 利 州 副 都 统 制 程 信 任 其 责。 ” 实际 上, 鉴于 “ 偷袭秦州” 的失败教训, 安丙在决策夹击 秦巩时显得比较持重, 至此仍然 “ 不敢深然之, 姑遣 师应之” 。直到十三年 ( ’(() ) “ 八月, 宁子宁以师期 来告。丙遂决意出师” 。 其次, 北方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为宋夏 “ 夹攻 金朝” 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时蒙古崛起北陲, 不 断南下攻掠西夏和金朝。嘉定二年 ( ’()* ) 秋, 发动 第三次对夏战争, 蒙军围攻西夏首都中兴府 ( 今宁 夏银川) , 迫使夏王李安全 “ 纳女请和” , 称臣蒙古。 夏、 金本有 “ 交相救援” 的义务, 金廷以为 “ 敌人相 攻, 中国之福” , 拒绝发兵
[ "] ( #$%& )
古, 镇压 “ 红袄” , 防备南宋。蒙古和西夏皆主动约 请南宋夹击金朝 ! 。这确是百年难遇的收复机会。 安丙对此认识颇深。 《 宋史・安丙传》 载: “ 谍知金 人迁汴, 关辅豪杰款塞愿降者众。丙以此正冉闵告 晋之时, 乃与宰臣书, 谓当兴问罪之师。 ” 再次, 宋金已经全面开战, 安丙是主动出击还是 闭关保守, 只是一个策略而已, 而主动出击可以纠正 长期以来对金的畏惧心理。嘉定十年 ( ’(’& ) 四月, 金宣宗以南宋 “ 累年谲诈, 不贡岁币” 为由挑 起 战
! ! 随着赵宋退出中原, 和战攻守百余年的宋夏关 系变得时断时续, 似乎没有发生过影响宋金夏三国 大局的事件, 以致鲜有关注这一时期的宋夏关系者。 其实, 在嘉定年间四川宣抚使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对三国局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 影 响。 本文拟对安丙组织发动的 “ 秦巩之役” 略加论述, 亦 可备宋夏关系史研究之一端。 一 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发生于安丙再镇四川 之时。嘉定十二年 ( &#&* ) 四月, 安丙因 “ 红巾之乱”
[ &] ( /#*, ) 宋金夏三国的 “ 秦巩之役” 。
衡辽金宋三国, 偭乡无常, 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
[ ,] ( /#+(( ) 焉” 。南宋以来, 金朝帝有中原, 而赵宋屈居
江南, 西夏虽然同南宋四川军政机构保持着时断时 续的联系, 但从无响应宋方牵制金朝的实际举动。 可以说, “ 联夏制金” 策略在安丙镇蜀之前没有真正 实施过。 嘉定年间, 西夏在蒙古和金朝的侵逼下, 多次主
!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 胡! 宁 ( &*(+ ) ) , 女, 四川自贡人,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宋史及中国文化史研究。
" !! ! 论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 胡! 宁 动与南宋联系, 商议 “ 夹击金人” 事宜。据 《 建炎以 来朝野杂记》 载, 西夏 “ 左枢密使、 吐蕃路都招讨使 万庆义勇者, 令蕃僧减波把波蜡书二丸, 至西和州之 宕昌寨, 欲与本朝合从犄角, 恢复故疆。蕃兵总管傅 翊得而上之。时嘉定七年七月也。董仁父初入蜀, 不之报。由是虏讯中绝”
[ $] ( /+,’ ) 台而未果 。实际上, 西夏 “ 立国二百余年, 抗
书四川宣抚司, 约宋攻金
[ &] ( /#*$ )
。 “ 八月壬申, 安丙
遗夏人书, 定议夹攻” 。 “ 癸未, 宣抚司命利州统制 王仕信引所部兵赴熙、 巩州会夏人。遂传檄招谕陕 西五路官吏、 军民, 劝以归附。九月辛卯, 夏人引兵 围巩州, 且来趣师。王仕信引兵发宕昌。乙未, 四川 宣抚司统制质俊、 李寔引兵发下城。戊戌, 四川宣抚 司命诸将分道进兵, 沔州都统张威出天水, 利州副都 统程信出长道, 兴元副都统陈力出大散关, 兴元统制 田冒为宣抚司帐前都统, 出子午谷, 金州副都统陈昱 出上津。己亥, 张威下令所部诸将毋得擅进兵。庚 子, 质俊等克来远镇。辛丑, ( 士) [ 王] 仕信克盐川 镇。壬寅, 质俊自来远镇进攻定边城, 金人来救, 俊 等 ( 打) [ 击] 破之。乙巳, 程信、 王仕信引兵与夏人 会于巩州城下。丁巳攻城, 不克” 。 “ 程信及夏人攻 巩州, 不能下, 信引兵秦州。丙辰, 夏人自安远寨退 师。十月丁巳朔, 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 夏人不从, 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 诸将皆罢兵” 。这就是震动
[ "] ( #$+) )
府对宋夏联合夹攻秦、 巩的提前预知和防备, 金军 “ 将士殊死战” , 的确是宋夏 “ 秦巩之役” 无功而还的 重要原因。 南宋则归罪于西夏爽约。黄震在 《 古今纪要逸 编》 中指出此役无功受损是由于西夏 “ 爽约不至” , “ 弃我先遁” 。 《 宋史・崔与之传》 亦谓 “ 夏人不至, 遂有皂郊之败” 。早在四川宣抚使王炎约夏攻金之 事中, 宋朝就得出西夏 “ 反复不可信” 的结论。王炎
[ &] ( /#++ ) 而再度出任四川宣抚使 。次年正月, 西夏致
“ 秦巩之役” 是继 “ 开禧北伐” 后南宋向金朝发 动的最大一次攻势。由于这次出师无功而返, 徒耗 实力, 南宋朝野对安丙发动此役予以否定, 而对继任 四川军政长官崔与之的闭关保守予以肯定。李昂英 《崔 ( 与之) 清献公行状》 说: “ 金人南奔, 边声震恐。 ……初安丙檄西夏夹攻金人, 不克。敌乘胜数入边, 蜀大扰。丙薨, 公便宜度剑以镇关表, 除公制置使, 尽护西蜀之师。西、 北二国合从攻凤翔, 叩凤州借粮 于我。公条画事宜, 密授诸将, 随宜酬答, 誊榜谕陜
这显然是把金军 “ 数入边, 蜀大扰” 与 “ 安丙檄西夏 夹攻金人” 联系在一起, 隐寓着 “ 秦巩之役” , 出师无 功, 遗留 边 患。实 际 上, 安丙组织和发动 “ 秦巩之 役” 是因时而动的正确决策。 首先, “ 联夏制金” 一直是宋廷南渡以来的 “中 兴” 策略, 而 “ 夹击秦巩” 是安丙实施这一策略的大 胆尝试。建炎以来, 宗泽、 唐重、 赵子崧、 李宗闵等官 员先后献策朝廷通好西夏以牵制金朝。张浚、 王庶、 胡世将、 吴玠、 吴璘、 虞允文等川陕军政大员甚至企 图实施这一策略! 。如淳熙中王炎任四川宣抚使, 以蜡书遗夏国任德敬, “ 约以夹攻” , 后因任氏的倒
。同时, 金廷发生政变, 大将胡沙虎
废杀皇帝卫绍王, 迎立宣宗。继而大将术虎高琪杀 掉胡沙虎。次年 ( ’(’% ) 正月, 金宣宗在蒙古重兵围 困中都的局势下, 接受全部屈辱条件, 结成 “ 城下之 盟” 。五月, 金朝迁避南京 ( 今河南开封) 。金朝在 十年的对蒙战争中元气大伤, 东北割据, 河北沦陷, 山东残破, 避迁河南。同时还得抵御西夏, 抗击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二〇〇七年第一期! # !" 曾以蜡书遗夏任德敬, “ 约 以 夹 攻” 。任 氏 旋 即 伏 诛, 西夏执宋朝送书人和蜡书献于金廷。范大成使 金时金世宗出蜡书以责之。这样宋朝不仅没有取得 牵制金朝的实际效果, 反而给金朝留下了指责宋方 的口实。但在 “ 秦巩之役” 中, 西夏军队并非没有积 极投入战斗, 不过西夏只攻秦州而不击巩州。宋夏 夹攻巩州不下, 宋将程信建议两军移师攻巩州, 而西 夏不从。 如果我们把 “ 秦巩之役” 置于中国十三世纪初 期的历史范围下去考察, 就会发现这些关于此役结 局的说法都有偏向, 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首先, 宋、 夏各怀目的, 战略不统一, 是 “ 秦巩之 役” 无功的主要原因。 西夏在嘉定年间主动 “ 联宋攻金” , 可以说是北 方政局急剧变化的产物。西夏臣服蒙古后, 虽然对 金朝背盟弃友、 拒发援兵怀恨, 不断攻扰金朝所属陕 西沿边关寨城堡, 但并无联宋攻金之举, 直到嘉定七 年 ("#"$ ) 才邀约南宋夹击金朝, 其后的七年间先后 五次主 动 约 宋 击 金, 其中第四次促成了 “ 秦巩之 役” 。这期间西夏约请宋朝出师, 与其说是报复金 朝背盟之举, 不如说是金朝进逼所致。嘉定七年夏, 金宣宗在蒙古的威逼下迁都南京 ( 今河南开封) , 其 君臣才发现, 汴京四战之地, 无险可守, 认为 “ 关中 有金城天府之险, 按秦之旧, 进可以图恢复, 退不失 其为自强” , 遂有迁都长安之议
[ &] ( #" ) 十万, “ 僵尸百余里, 金兵之精锐者咸尽” , 西京
一路全 部 陷 没。嘉 定 六 年 ( ’(’" ) , 蒙军袭破居庸 关, 并乘胜攻拔涿 ( 今河北涿县) 、 易 ( 今河北易县) , 进逼中都 ( 今北京市) 。再分兵三路, “ 凡破九十余 郡, 所过无不残灭, 两河、 山东数千里, 人民杀戮几 尽, 金帛、 子女、 牛羊、 马畜皆席卷而去, 屋庐焚毁, 城 郭丘虚”
[ ’) ] ( #*%% ) 间, 卿其勉之。 ” 而宋朝则畏惧金朝, 时人刘
克庄曾指出: “ 盖自南渡以来, 国家畏敌之病, 何其 深入骨髓也。昔也, 畏敌之新焰; 今也, 畏敌之余威。 有可强之势而自贬以趋弱, 有可胜之理而预忧其必
[ ’’ ] ( #%*) ) 败。 ” 安丙 利 用 金 朝 衰 败 和 蒙、 夏的联宋之
[ +] ( #($$ )
失从南宋那里夺回来, 正如时人元好问所载: “ 贞祐 以后, 主兵者不能外御大敌, 而取偿于宋, 故频岁南
[ *] ( #()( ) 伐。 ” 自宋金争战以来, 金朝极为轻视宋朝, 到
宣宗南逃河南时仍然宣称: “ 宋人何足道哉!柔懦 不武, 若妇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 可以纵横江淮
[ %] ( #"’$ ) 安。命陕西行省严为之备” 。金朝巩州元帅
。西夏对金朝背盟 。嘉 定 四 年
弃友怀不释之怨, 频频攻掠金属陕西沿边州县, 造成 “ 平 凉 巩 会 之 间, 无 岁 不 扰”
[ ,] ( 卷%) )
( ’(’’ ) , 蒙古向金朝全面开战, 突破金朝苦心经营 的北疆防线, 并在野狐岭、 会河堡战役中击溃金军四
机, 主动出击是改变南宋 “ 畏金” 心理的正确之举。 二 安丙发动 “ 秦巩之役” 得咎的主要原因在于无 功。对于这一结局, 宋、 金两朝各持一说。 金朝归功于巩州守军的顽强抵抗。 《 金史・赤 盏合喜传》 载: “ ( 兴定) 四年九月, 夏人攻巩州, 合喜 遣兵击之。一日十余战, 夏人退据南冈, 遣精兵三万 傅城, 又击走之, 生擒夏将刘打、 甲玉等。讯知夏大 将你思丁、 兀名二人谋, 以为巩帅府所在, 巩既下则 临洮、 积石、 河、 洮诸城不攻自破, 故先及巩, 且构宋 统制程信等将兵四万来攻。合喜闻之, 饬兵严备。 俄而兵果至, 督兵搏战, 却之, 杀数千人, 攻益急, 将 士殊死战, 杀伤者以万计。夏人焚其攻具, 拔栅而 去。合喜已先伏甲要地邀之, 复率众蹑其后, 斩首甚 众。 ” 战前, 金朝已探得宋夏将联合夹攻的消息, “来 远镇获夏谍者陈岜等, 知夏人将图临洮、 巩州, 窥长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二〇〇七年第一期!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 *’+, ( #--( )
论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胡! 宁
(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南充 ’$(--# )
摘! 要: 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事件。安丙决策发动此役本身是正确的, 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宋、 夏各怀目的和宋方蜀口将帅对发动此役意见分歧。 关键词:安丙; 西夏; 秦巩之役
[ $] ( #’$% ) 争 , 实际上是企图把在对蒙战争中遭受的损
。西夏的这次 “约
宋攻金” 正值四川制置大使安丙调离, 新任四川制 置使董居谊不悉情况而未予理睬。五年后的嘉定十 二年春, 西夏枢密使宁子宁等又与四川制置使司讨 论夹攻金朝, “ 聂子述俾利西安抚丁焴答书, 饬将吏 严兵以待。子述寻罢去, 焴持议不可轻动, 师不可 出” 。可见, 聂子述任四川制置使时, 联合攻金之议 已经确定, 但聂子述因 “ 红巾之乱” 很快罢职, 致使 计划无法实施。安丙继任蜀帅, 在很大程度上是延 续聂子述与西夏协定的夹击之约。同年 “ 十二月, 宁子宁遣使复申前说, 且责我以失期。时安丙再开 宣阃, 许 之。命 利 州 副 都 统 制 程 信 任 其 责。 ” 实际 上, 鉴于 “ 偷袭秦州” 的失败教训, 安丙在决策夹击 秦巩时显得比较持重, 至此仍然 “ 不敢深然之, 姑遣 师应之” 。直到十三年 ( ’(() ) “ 八月, 宁子宁以师期 来告。丙遂决意出师” 。 其次, 北方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为宋夏 “ 夹攻 金朝” 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时蒙古崛起北陲, 不 断南下攻掠西夏和金朝。嘉定二年 ( ’()* ) 秋, 发动 第三次对夏战争, 蒙军围攻西夏首都中兴府 ( 今宁 夏银川) , 迫使夏王李安全 “ 纳女请和” , 称臣蒙古。 夏、 金本有 “ 交相救援” 的义务, 金廷以为 “ 敌人相 攻, 中国之福” , 拒绝发兵
[ "] ( #$%& )
古, 镇压 “ 红袄” , 防备南宋。蒙古和西夏皆主动约 请南宋夹击金朝 ! 。这确是百年难遇的收复机会。 安丙对此认识颇深。 《 宋史・安丙传》 载: “ 谍知金 人迁汴, 关辅豪杰款塞愿降者众。丙以此正冉闵告 晋之时, 乃与宰臣书, 谓当兴问罪之师。 ” 再次, 宋金已经全面开战, 安丙是主动出击还是 闭关保守, 只是一个策略而已, 而主动出击可以纠正 长期以来对金的畏惧心理。嘉定十年 ( ’(’& ) 四月, 金宣宗以南宋 “ 累年谲诈, 不贡岁币” 为由挑 起 战
! ! 随着赵宋退出中原, 和战攻守百余年的宋夏关 系变得时断时续, 似乎没有发生过影响宋金夏三国 大局的事件, 以致鲜有关注这一时期的宋夏关系者。 其实, 在嘉定年间四川宣抚使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对三国局势产生了不可忽视的 影 响。 本文拟对安丙组织发动的 “ 秦巩之役” 略加论述, 亦 可备宋夏关系史研究之一端。 一 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发生于安丙再镇四川 之时。嘉定十二年 ( &#&* ) 四月, 安丙因 “ 红巾之乱”
[ &] ( /#*, ) 宋金夏三国的 “ 秦巩之役” 。
衡辽金宋三国, 偭乡无常, 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
[ ,] ( /#+(( ) 焉” 。南宋以来, 金朝帝有中原, 而赵宋屈居
江南, 西夏虽然同南宋四川军政机构保持着时断时 续的联系, 但从无响应宋方牵制金朝的实际举动。 可以说, “ 联夏制金” 策略在安丙镇蜀之前没有真正 实施过。 嘉定年间, 西夏在蒙古和金朝的侵逼下, 多次主
!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 胡! 宁 ( &*(+ ) ) , 女, 四川自贡人,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宋史及中国文化史研究。
" !! ! 论安丙发动联夏攻金的 “ 秦巩之役” ! 胡! 宁 动与南宋联系, 商议 “ 夹击金人” 事宜。据 《 建炎以 来朝野杂记》 载, 西夏 “ 左枢密使、 吐蕃路都招讨使 万庆义勇者, 令蕃僧减波把波蜡书二丸, 至西和州之 宕昌寨, 欲与本朝合从犄角, 恢复故疆。蕃兵总管傅 翊得而上之。时嘉定七年七月也。董仁父初入蜀, 不之报。由是虏讯中绝”
[ $] ( /+,’ ) 台而未果 。实际上, 西夏 “ 立国二百余年, 抗
书四川宣抚司, 约宋攻金
[ &] ( /#*$ )
。 “ 八月壬申, 安丙
遗夏人书, 定议夹攻” 。 “ 癸未, 宣抚司命利州统制 王仕信引所部兵赴熙、 巩州会夏人。遂传檄招谕陕 西五路官吏、 军民, 劝以归附。九月辛卯, 夏人引兵 围巩州, 且来趣师。王仕信引兵发宕昌。乙未, 四川 宣抚司统制质俊、 李寔引兵发下城。戊戌, 四川宣抚 司命诸将分道进兵, 沔州都统张威出天水, 利州副都 统程信出长道, 兴元副都统陈力出大散关, 兴元统制 田冒为宣抚司帐前都统, 出子午谷, 金州副都统陈昱 出上津。己亥, 张威下令所部诸将毋得擅进兵。庚 子, 质俊等克来远镇。辛丑, ( 士) [ 王] 仕信克盐川 镇。壬寅, 质俊自来远镇进攻定边城, 金人来救, 俊 等 ( 打) [ 击] 破之。乙巳, 程信、 王仕信引兵与夏人 会于巩州城下。丁巳攻城, 不克” 。 “ 程信及夏人攻 巩州, 不能下, 信引兵秦州。丙辰, 夏人自安远寨退 师。十月丁巳朔, 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 夏人不从, 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 诸将皆罢兵” 。这就是震动
[ "] ( #$+) )
府对宋夏联合夹攻秦、 巩的提前预知和防备, 金军 “ 将士殊死战” , 的确是宋夏 “ 秦巩之役” 无功而还的 重要原因。 南宋则归罪于西夏爽约。黄震在 《 古今纪要逸 编》 中指出此役无功受损是由于西夏 “ 爽约不至” , “ 弃我先遁” 。 《 宋史・崔与之传》 亦谓 “ 夏人不至, 遂有皂郊之败” 。早在四川宣抚使王炎约夏攻金之 事中, 宋朝就得出西夏 “ 反复不可信” 的结论。王炎
[ &] ( /#++ ) 而再度出任四川宣抚使 。次年正月, 西夏致
“ 秦巩之役” 是继 “ 开禧北伐” 后南宋向金朝发 动的最大一次攻势。由于这次出师无功而返, 徒耗 实力, 南宋朝野对安丙发动此役予以否定, 而对继任 四川军政长官崔与之的闭关保守予以肯定。李昂英 《崔 ( 与之) 清献公行状》 说: “ 金人南奔, 边声震恐。 ……初安丙檄西夏夹攻金人, 不克。敌乘胜数入边, 蜀大扰。丙薨, 公便宜度剑以镇关表, 除公制置使, 尽护西蜀之师。西、 北二国合从攻凤翔, 叩凤州借粮 于我。公条画事宜, 密授诸将, 随宜酬答, 誊榜谕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