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发布时间:2023-03-02T07:02:22.3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11月11期作者:程碧芬
[导读]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程碧芬
(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17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分别结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择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份我处共计收诊9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收诊时间次序分为甲乙2组,每组各45例。
甲组采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门冬30治疗方案,而乙组单独使用门冬30治疗方案,分别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个月后FBG数据中乙组低于甲组(P<0.05);乙组不良反应数据远低于甲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二甲双胍+门冬30胰岛素与门冬30胰岛素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预混胰岛素;有效性;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carbose and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remixed insulin (asparagus 30)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in our department,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ime,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uses metformin, acarbose+asparagus 30 treatment scheme, while group B uses asparagus 30 treatment scheme alone, and compar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ree months later, the FBG data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data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rate of
metformin+insulin aspart 30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nsulin aspart 30,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arbose; Metformin; Premixed insulin; Effectiveness; Security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随着临床对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深入,联合用药越来越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其应用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基于此,本次特将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及单独使用预混胰岛素(门冬30)治疗2型糖尿病当中,深入分析其疗效,旨在不断积累治疗经验,为糖尿病患者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案,详细材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20年6月~2021年6月份我处共计收诊9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收诊时间次序分组即: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5例。
其中甲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为31~70岁,均值为(51.36±1.47岁),病程在2年~1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63±0.74)年;乙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为31~71岁,均值为(51.41±1.56岁),病程在2年~11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59±0.85)年。
1.2方法:
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睡前行预混胰岛素(门冬30)皮下注射(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40)。
初始剂量控制在0.1U/kg至0.15U/kg区间,并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调整应用剂量。
甲组另外联合阿卡波糖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准字号:H20020202),应用方法:口服;次数:3次/d;剂量:50mg/次;每日总应用剂量控制在100mg之内[2]。
二甲双胍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54),剂量:1.0g/次,次数:2次/d。
90例患者均接受上述治疗持续3个月。
乙组则单独使用预混胰岛素(门冬30)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均严格控制饮食,同时落实运动方案。
1.3观察指标:
待3个月后,统计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数据(FBG)、餐后2h血糖数据(2hPG)、糖化血红蛋白数据(HbAlc);不良反应数据:低血糖、心悸、失眠、乏力、咽干口燥等[3]。
1.4统计学分析:
将试验得出数据通过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以及计量资料分别用[n(%)]和(±s)表示,组间比较行X2及t检验,统计学意义用P <0.05表示。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微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血糖指标:
如表2所示,治疗前血糖各项指标数据两组互比差异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3个月后FBG数据中乙组低于甲组(P<0.05);而2hPG数据却恰恰相反,甲组远低于乙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HbAlc数据两组互比差异微小(t=0.025,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主要特征为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或缺陷),长期单纯应胰岛素会引发各类并发症,为此单纯用药降糖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而言,长期胰岛素应用,会造成胰岛素用量增加,更会引发人为高胰岛素血症,加剧肥胖程度,进一步导致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程度,恶性循环的形成,最终导致血糖控制难度提升[4]。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门冬30胰岛素与门冬30胰岛素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且二甲双胍+门冬30胰岛素在降低不良反应和控制体重方面优于阿卡波糖+门冬30胰岛素,为此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继东.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门冬30)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25-27,33.
[2]徐芬娟,朱娟飞,沈中秋,等. 预混胰岛素(门冬30)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及预混胰岛素(门冬30)敏感性的影响[J]. 浙江医学,2017,39(23):2121-2124,2128.
[3]高峰,常宝成. 从基础预混胰岛素(门冬30)转为预混胰岛素(门冬30)治疗案例及点评[J]. 药品评价,2020,17(15):61-62.
[4]倪新华.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