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性小麦宁麦13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性小麦宁麦13高产栽培技术
侍爱邦
【摘要】宁麦1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具有高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盐都地区已推广多年,文章结合这几年的推广情况,详细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2页(P138-139)
【关键词】宁麦13;春性小麦;高抗;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侍爱邦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盐城,224043
【正文语种】中文
宁麦1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4),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省鄂北麦区、河南信阳的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

宁麦13株型紧凑,长相清秀,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结构协调,着粒密度和粒重高,穗层整齐;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和叶锈病;适应性广。

在盐都地区也已推广种植数年,结合这几年的推广情况,现将其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1 配方施足底肥
首先要重施有机肥,一般每亩要施用优质土杂肥3000 kg以上;其次要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每亩应施用尿素12 kg,45%三元复合肥20 kg,氯化钾3~5 kg;同时每亩可施用锌肥或硼肥 1~2 kg,以补充中、微量元素。

施肥要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土壤,使肥料均匀分布于耕层内。

2 提高播种质量
2.1 要精细整地
提倡深耕,使土壤耕层厚度达到20 cm,深耕后要精细耖耙,达到上虚下实、无
明暗坷垃、地面平整。

2.2 适期播种,争壮苗越冬
考虑到暖冬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生产上要大面积适当推迟小麦的播种期,以防冬前拔节遭受冻害。

播种期以壮苗越冬为目标,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确定。

只要严格把握播种时期,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就可以预防暖冬造成的冻害发生,提高产量。

一般播种期以10月底至11月初为宜,以免播种过早生育期提前发生
冻害。

2.3 适度密植,建立高产群体
土壤肥沃的高产田,宜采用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以8万~12
万为宜;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每亩基本苗以12万~15万为宜。

适期播种的,
每亩用种量为7~10 kg;迟播的,每推迟1 d播种量增加0.25~0.5 kg,但每亩用种量不能超过20 kg。

2.4 药剂拌种
近年来,地下害虫及苗期病害呈多发、重发趋势,为有效防止苗期病虫危害,达到出苗匀、齐、壮,播种前晒种1~2 d后,将20%粉锈宁80 ml、50%辛硫磷50 ml加入3 kg水中混匀喷拌50 kg种子,边喷边拌种,晾干后播种。

2.5 控制播种深度
播种过深,出苗慢,出苗迟,出苗率下降,幼苗瘦弱,叶片狭长,分蘖少甚至不分蘖。

一般播种深度3 cm为宜。

2.6 实行镇压
近年来,旋耕整地面积越来越大,其优点是整地快、费用低、宜耕期长、碎土效果好,但旋耕播种耕层较浅,土壤过于疏松,土壤对水、肥、气、热调节能力降低,存在很多缺点,主要表现为:播种易偏深,冻害、早衰、倒伏等危险并存。

因此,旋耕播种田块一定要进行镇压,尽量使耕层土壤密实。

2.7 深沟高畦种植
实践证明,实行深沟高畦种植,可有效减轻或避免小麦生育中后期渍涝灾害,有利于高产优质。

小麦播种后出苗前要及时开沟做畦,畦宽3 m左右,沟宽、深各30 cm,达到畦沟、腰沟、地头沟"三沟"相通,排灌通畅。

3 科学施肥,节氮增磷钾保品质
宁麦13为弱筋小麦品种,氮肥施用过多易造成籽粒蛋白质含量上升,品质降低,应采取节氮增磷钾和氮肥前移的方法施肥。

亩产500 kg的产量指标,每亩施纯氮15~18 kg,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7~9 kg,氮磷钾比例为2∶1∶1。

掌握前期
足肥促早发,后期控制氮肥保品质的施肥原则。

传统的“一炮轰”施肥已不适应
高产栽培要求,实现高产必须进行分次施肥,进行氮肥后移,重施拔节肥,以提高成穗率,促进粒饱。

氮肥中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7∶3,即基肥占70%,分蘖肥占15%,拔节孕穗肥占15%。

4 防治病害,确保优质高产
拔节期,每亩用20%纹霉净150~200 g或5%井冈霉素400~500 g,加水
20~25 kg用弥雾机弥雾防治纹枯病,并确保药液能淋到茎基部发病部位。

抽穗
扬花期(10%麦穗见花药),每亩用75%多菌灵100 g、15%粉锈宁35~50 g,
加水60 kg喷雾或加水20 kg弥雾,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