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议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雏议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迅猛。

城市规划从20世纪末就开始,由于过去做的城市规划一般是就规划论规划,所以规划与建设始终无法适应,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脱离了城市社会的发展。

为了搞好城市规划,必须把社会现象与发展包含进去,本文就此观念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城市社会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城市社会学的范畴。

当然,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城市规划又有自己的独立的角度和独立研究的领域,它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具体研究城市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规律,既从一般理论上来研究城市社会的兴起和形成、发展和变迁、现状和未来,又从实际的角度综合性地探讨现代城市的结构和功能,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居民心理价值观念,社会管理和社会问题,城乡关系和城市化进程等等。

总之,包括城市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问题,以及与城市有关的社会现象,与城市社会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

社会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各种理论,都可以在城市科学从小到大,相互渗透,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发展,最后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社会学家可以研究大城市和小城镇问题,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关系,城市的产业结构问题等等,其中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研究,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家庭问题,住宅问题等。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弗孝通就发表了许多有关城镇的论著,从社会角度剖析了城镇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措施。

而建筑师也常从社会学中学到许多东西。

现在一些国家在建设中,如住宅建设等往往有社会学家参与,社会学家从事城市建设研究的也逐渐增多。

离开社会,离开了人,建筑不过是一个空壳子,城市也是死城。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利用为特点,以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因素有机组合的大系统。

通过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人们可以认识城市的社会现象及其实质,了解城市社
会问题的发生以及解决的途径,掌握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规律,从而推动城市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总体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

而城市规划的目的也正是如此,因而也需要面向社会,面向人类的自身,使其规划既有一定的物质环境,又具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既具有良好的建筑艺术的形象美,又能有定型社会体系的设施,能够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灵魂。

城市社会与城市规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科学体系,它把城市当作社会的整体来研究。

作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其社会性表现得特别深刻,社会的发展直接冲击着原有城市的结构布局。

由于汽车业的发展,城市交通成了现代城市最尖锐的问题;生产和建设规模扩大所造成的环境恶化,也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及娱乐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目前世界上一些城市社会科学家都在把改善城市环境,作为重要的社会课题来研究,如何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课题。

要研究城市社会,就要把城市与其周围影响的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近几年来,城市规划范围,已经扩大到与城市密切相关的所谓城市经济区域大都市圈。

把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结合起来进行,这也是城市社会与城市规划理论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学宏观的目的,是指导城市建设,但更根本的是实现人们的社会理想,所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理想的城市不仅要有一个美好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近代城市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制度上的社会矛盾所产生的,所以,城市规划学本身也不可能就规划谈规划,必须基于对城市社会及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搞好规划。

由于我们只能用历史或现实的经验来指导建设,而时代又是快速发展的,即使是按“最新的”规划模式进行建设,建成时往往又落后于新的发展要求,这种矛盾永远存在。

但通过多学科研究,人们可以从不断发展的城市科学,即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探索出解决这
一矛盾的途径。

随着“社会学”、“未来学”的发展,我们更能为宏观地整体地利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城市未来,预测规划本身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产生的变化和发展。

从城市构成来看城市规划的内容,它的社会价值更为重要。

因此,城市规划应当有城市社会规划、城市经济规划、城市文化发展规划以及作为物质环境建设依据的城市综合空间规划,以提高城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城市规划概括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社会经济规划,另一类是城市物质环境规划。

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是以城市物质环境为主,大部分属建筑学范畴的规划,实际也就是城市各要素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

这种规划从表面上看属于旧城市规划学,但其内容和理论正螺旋式地向上发展,其深度已远远超过了旧规划学。

新的“自然生态决定论”、“文化论”、“空间决定论”、“密度论”、“花园城论”、“卫星城论”、“生态城论”、“城市轴”等理论在不断发展,并不断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去。

旧的城市规划学被人们称之为“城市设计空间活动交织网”,也可称之为“环境建筑学”,它包括了微观到宏观环境的空间设计的综合建筑学,但缺乏城市社会性。

从一个主体建筑到建筑群体,以至城镇设计,从小区庭院到大的风景区规划,都是城市不同尺度的构成元素,城市规划设计就是要科学地组织安排各要素间错综交织的社会活动。

近年来,新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学的理论已渗透到城市规划中来,采用社会分析方法、系统理论、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推动了整体化的城市研究,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一定要掌握社会学的城市理论方法、步骤、去加深城市规划,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本文于1983年刊登在《城市规划》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