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学定教”理念下史料的选择与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历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调查问卷、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和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困难,从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然后,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选择恰当的历史教学内容。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些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全面了解相关知识。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的知识梳理和串讲,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适应性。
接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历史遗址和人物纪念馆,进行历史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价值,提高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历史事件和知识的记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信息的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综合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历史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小论文写作、项目研究等方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评估,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选取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在教学中应选取那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可以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来讲授,让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和认知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问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探究的方式去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中国古代社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封建社会会有藩王割据的现象?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学习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故事、观看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获取历史知识,从而使历史教学变得生动丰富。
通过多种学习资源的引导,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认知。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一历史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共同探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从而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学生的方式来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是指通过给予学生鼓励和奖励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学习任务中设立一些小奖励,例如表扬、加分等,鼓励学生完成历史学习任务。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历史史料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各种文字、图像、实物资源,诸如原始文献、口述记载、历史遗物、图片与图表以及对博物馆、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史料教学就是将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尝试在证据中重逢过去,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在推进历史课程改革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近年来的江苏高考命题的改革来看,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也越来越显著。
为此本人就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选择与运用谈几点看法:一、史料教学的积极作用。
1.增强历史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才会转变为信念。
”可见,在进行教学的设计中,历史的真实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回归到消失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培养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传统历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和记,因此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课程目标。
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3.培养综合能力,增强应试思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第一点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在近年来江苏高考试题中,各种史料已被广泛运用,对学生史料综合能力的考察成为高考的重头戏,学生在阅读史料过程中,置身于史料所处的历史环境,在充分调动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思考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根据所设置的问题,能够充分培养他们理解、概括、分析比较及文字表达等能力。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运用等方面进行浅论,以期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史料的选择在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史料应该是真实可靠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在选择史料时,可以从正史、野史、笔记、日记、信件、文献、图片、录音、录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综合运用。
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适合的史料,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史料的分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帮助他们理解史料的背后含义,激发他们的历史兴趣和思维。
要从史料的来源、作者、时间、地点等方面入手,了解史料的基本情况。
要对史料的内容进行剖析,梳理其主要观点、论据、论证,了解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要对史料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比较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史料的运用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他们的历史兴趣和思维。
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讨论、分析、对比、辨别、解释、评价等多种方式,将史料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启发。
还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史料,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史料的运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适的史料选择、深入的史料分析和灵活的史料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工作者要注重史料的运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依据。
在历史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教师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学情分析。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成绩情况、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
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更多的历史案例和文献资料,以满足他们对历史学习的需求;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适当降低知识难度,增加生活化、趣味性的历史教学内容,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分组合作、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特别是在选择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
加强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以学定教”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历史实践活动、参观博物馆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能力。
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和历史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是教学中一种以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策略。
一、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例如设计开放性问题、设置小组合作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历史真实资料,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判断和历史评价能力的认知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历史文献分析活动、历史事件解读活动、历史人物评价活动等,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料和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独立的历史思考方式。
四、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真实和深度。
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与历史责任感历史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理解,加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历史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尊重历史的情感和意识。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的重要环节,而史料运用策略是历史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史料是教学中的重要资源,通过使用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择、分析、引导以及实践中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一、史料的选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史料的选择应该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确保史料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史料,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举一反三,有助于形成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还要选取具有争议性和讨论性的史料,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
史料的选择要注重多样性,包括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实物史料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史料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史料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史料的来源、时间、地点、以及作者的立场和观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史料的内涵和意义。
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比较和对比,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逻辑。
还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评价和解读,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史料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首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对史料进行解读和评价,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史料,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实践中的史料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史料,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可以通过讲授的方式运用史料,教师可以通过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史料的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来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史料。
本文将从选择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谈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一、选择史料1. 运用原始文献原始文献是史料中最真实、最直接的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原始文献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思想和历史事件。
比如在讲解明清时期社会风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当时的官方文件、文学作品和历史手记,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的详细经过、人物的言行和历史的影响。
比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了解当时政治斗争、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3. 运用图片、资料和实物除了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和实物也是史料的重要形式,它们能够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二、引导学生分析史料选择好史料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史料,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思想。
史料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教师应该制定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1. 理清史料的背景和内容学生在分析史料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史料的背景和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史料中的信息和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解说史料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份和内容概要来帮助学生理清史料的背景和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提炼史料的信息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思想,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来提炼史料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提炼史料中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史料的重要性和价值。
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选择和运用

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选择和运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革新,尤其在利用大量史实、典故、图片、视频等史料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历史知识。
本文从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选择和有效运用史料开展教学,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服务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教学选择运用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高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尤其是2017 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实证的态度和方法。
)这样就更凸显出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进历史学科学科价值的发挥。
同时史料的运用能够延伸历史学知识的广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提升和学生想象力的提高等,这与教师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成果更加突出。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知识,可以通过对史料知识的分析,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切实还原历史情境,并以此启发学生提出关于历史知识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史料选择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已经意识到使用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他们已开始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
许多教师在收集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不够严谨,他们为了让教学具备趣味性,通常搜集一些历史人物的花边八卦。
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资料使用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极为不利。
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史料作为教学的主体,大量史料的运用导致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性缺失,让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准学习的重点,导致他们的历史成绩有所下降。
由于许多教师对于史料教学依然存在着认知错误,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依旧难以很好地去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所谓史料,简单来说是构成讨论人类历史文明根据的东西,复杂点说就是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发展的遗迹。
所以,史料的选择与合理应用对历史相关学科的研究以及历史教学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相关的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应该要培养自身能够从相关历史资料中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的能力。
因此,对于史料的研究应该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以及教学的基础。
将史料合理应用到中学课本上对于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吸取古人经验教训颇为有益。
一、史料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1. 必要性:时间不可逆使得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性、不可重复性特征。
不可重复性使得我们只能通过特定的历史资料来研究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史料教学在中学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 有效性:利用史料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好处:(1)能够在高中那种紧张学习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历史学习的激情。
它通过史料为例拓展了学生历史知识,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历史发展的隧道,发挥他们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想象;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枯燥的历史知识为主动参与到老师教学活动中来。
(2)以史为鉴,培1/ 4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使学生重回历史时空体验一种切身感受的历史情感体验,并由此根据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历史事物的精神。
二、史料教学的问题与选择由于历史新课改,教学者既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又要合理进行选择。
对于如何选择有质量的史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史料。
浓厚的兴趣会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敏捷。
2. 选择要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史料去展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将一些抽象性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具体化。
以便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选择适当的时机、形式、难度、数量。
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

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第一篇: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报告题目: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研究引言:自从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史料的使用,多媒体能够使历史教师有条件在课堂中展示史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
因为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
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
这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史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来印证课本中的结论。
但是在选择和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史料,史料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怎样帮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充分利用史料解读史料等等。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材料都是千篇一律,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非常肤浅的得出某个知识点,而没有充分地利用史料来挖掘信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这就经常使整个教学成为一堂史料堆砌和知识点灌输课,造成学生不仅不能理解书本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大量的材料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教师被多媒体束缚,使得材料的使用流于形式,为了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而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使用材料。
而史料教学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甚至变成教师的一项任务,课堂的一个缺点,学生的各种负担。
正文: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能够有可能很好的运用史料,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史料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史料的选择、使用方式等方面阐述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一、史料的选择史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史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史料应来源于可靠的历史文献或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资料。
2. 史料的时代特征。
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时代特征相符合的史料,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
3. 史料的多样性。
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4. 史料的数量。
不同数量的史料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史料的使用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目的和教学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使用方式:1. 直接呈现史料。
将史料直接展示给学生观看、听取、阅读等方式,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比较不同史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来源、内容的史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多方面信息,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4. 制作教学素材。
教师可以将史料制作成教学素材,如PPT、课件等,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
三、史料的运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史料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史料不是唯一的真相。
史料仅是历史的一种呈现方式,因此学生应学会批判性思考,判断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避免史料重复。
教师应注意避免史料过于单调、重复,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教学目的明确。
教师在使用史料时,应明确教学目的,尽可能使史料符合教学需求,不拘泥于史料本身。
4. 恰当使用史料。
教师在使用史料时,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史料,以达到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以确保教学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的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以学定教”策略,并探讨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选择教学内容针对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较少,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相关的教学内容,如“家庭的历史变迁”、“我的家乡历史文化”。
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历史学习已经有一定基础,可以选择一些与中国古代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古代科技发展”。
二、通过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历史思考的方式,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讨论和讲解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设计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生动和流传。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互动和对话,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变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从中获得直观的感知和体验。
四、开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合作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综合利用各自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如制作一份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报告、展示或模拟演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是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目标,从而选择、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以学定教”的方法,为学生带来更有效的历史知识学习。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初中历史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要在教学前通过给学生做问卷、进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学科文化底子、学习方式等基本情况。
同时也要了解其历史类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对于近代史、古代史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基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教师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入手,逐渐提高难度。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可以通过模拟、案例、视觉等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还可以通过制作手工模型、漫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三、体现学生主体性“以学定教”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介入到历史学习中来,例如通过讨论、小组讲解、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积极性。
这种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愉悦感,从而在学习中更容易地吸收历史知识。
四、开展综合能力培养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包括相关能力的培养。
通过运用“以学定教”的方法,可以开展综合能力培养。
例如可以在学生中组成历史研究小组,让学生自行选择研究题目,并根据课程要求收集、选取、分析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呈现、讲解等形式化操作。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和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此外,也可以开展历史表演、讲座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浅论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认知和理解的重要环节,而史料的运用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提供真实的历史信息。
史料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
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史料的运用方法和史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史料的运用方法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
史料的运用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史料的阅读、分析、应用和比较等。
史料的阅读是史料运用的基础,只有通过仔细阅读史料,才能了解史料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历史事件。
史料的分析是史料运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史料的内涵和含义,发现史料中蕴含的历史启示,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
史料的应用是史料运用的关键环节,通过将史料与历史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发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想,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史料的比较是史料运用的扩展环节,通过比较不同史料之间的异同,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全面认识。
史料的运用方法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
史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史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史料,使史料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发挥史料的最大作用。
史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要选择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的史料,避免选择虚假和不实的史料,从而确保史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史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史料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要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史料,使史料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从而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全面认识。
史料的选择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与运用的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与运用的探究《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对开展史料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
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用史料,更要注重史料的选择与运用,选择史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现就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用问题谈一点体会。
首先,史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水平。
教学工作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我们的史料教学,不应该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下,也不能过于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在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水平上。
如在七年级第一册《汉朝的兴盛》一课时,介绍汉朝兴盛的历史背景时,向学生出示了一段材料:“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考虑到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解释了“醇”、“驷”两个字。
这时学生就读懂了这段材料:皇帝出行也找不到同样毛色的4匹马来拉车,有时宰相将军出门只能乘牛车。
我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从材料中得出的直接信息或叫表层信息。
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来说,只知道表层信息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深层次的信息,这是对我们更有价值的东西。
那么,上面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汉朝初期经济情况怎么样呢?学生回答:穷。
我又问汉朝建立时仅仅是经济萧条吗?接下来又讲述白登之围的故事:刘邦在打败项羽建立西汉之后觉得自己的实力很强大了,于是他就想同一直骚扰中原边境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人进行决战,但结果却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七天七夜,最后贿赂匈奴的阏氏才侥幸解围。
这个故事说明了汉朝在军事怎么样?学生回答:弱。
我又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是皇帝,面对这种经济萧条,国力不足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汉朝的统治者,对内他们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也就是减轻徭役、减轻赋税,鼓励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而面对匈奴人的滋扰,不得不采取委曲求全的“和亲”政策,就是把汉朝宗室的女儿嫁给匈奴人,还要送上金银财物,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的策略“以学定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导向,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学习兴趣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认知能力提高,下面就此进行探讨。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以在调查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历史知识的教学内容。
在探讨韩非子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展示相关历史文物或者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再通过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最后再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实地考察、问题导入等方式来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历史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论,借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题选择和展开研究,如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事件的考察等。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物的展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历史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外,还可以利用口头报告、小组演讲、展示、作品制作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 了然 于胸 . 印 象深 刻 了 三、 史料运用要发挥探究功能 。 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 开 启 学 生智 慧 取义。 前 苏联 的 著 名 教 育 思 想 家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 “ 你 应 当努 例如 , 某教 师在执教《 卓 尔不群 的雅 典》 这课 时 , 为 了使 学 力 使 学 生 自己去发 现 兴趣 的 源泉 . 让他 们 在 这 个发 现过 程 中体 生更好理 解“ 民主政治” 的概念 , 选择 了这样 一段文字史料 : 验 到 自己的 劳动 和 成 就 ” 史料 教 学本 质 上 作 为 一种 探 究 式教 我们 的制度之所 以被称为 民主政治 . 因为政权 掌握在全体 学模式 , 就是要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 通过探 究史料 . 理 解历 史 公民的手 中. 而不是 少数人手 中 知识 。 并在对 史料 的分析 归纳过程 中发展历 史思 维能力 . 培养 要 充 分发 挥 柏 利克里《 在 阵亡将士 国葬礼上 的演讲》 正 确 历 史观 的 形成 这 就 决 定 了我 们 运 用 史 料 时 . 学生从材料 中很 自然就形成 了对“ 民主政治” 的理 解 : 权力 史料 的探 究功能 . 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探究 例如 , 很 多教 师在讲授 《 宋明理 学》 一课 。 突破 “ 如何 辨别程 在全体公 民手 中, 而不是少数人手 中。但根据顾 准《 希腊城邦制 度》 的记载 , 公 元前 4 3 1 年, 雅 典 自由 民 约 十 七 万 ( 不 包括 数 量 朱理 学和 陆王心学思想的不 同” 这一教 学难点时 . 往 往会展 示 庞大的奴隶) 。其 中只有约四五 万成年 男性 享有参政议 政的权 大量的文言文材料 . 引导 学生在 比较分析材料 的基础上 获取 到 利。基 于这样的 困惑 , 笔者复查了这段 资料 . 其 原文如下 : 结论 。这样的史料教 学很容易使 高中历史课 堂教 学走回传统教 “ 我们的制度之所 以被称为 民主政治 .因为政 权掌握 在全 学模 式的老路 ,不仅难以激起 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 反 体公民的手 中. 而不是 少数 人手 中 因为政权 是在全体公 民手 而会使 学生与高 中历 史学科渐行渐远 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时, 每个人在法律上都 某 教 师 却 另辟 蹊 径 , 引 用 了下 面 两 段 文 字材 料 . 成 功 突破 是 平等的 . 让每一个人 负担 公职优先 于他人 的时候 所考虑的并 这一教 学难点。 不是 出于他 们为某一个特殊 阶段的成 员. 而是 所具有的真正才 材料一 : “ 朱熹一 生著书 2 0 9卷 . 编撰 书籍 2 1 0卷 . 注释 3 8 能, 任何人 , 只要他 能够对 国家有所贡献 , 绝对不会 因为贫 穷而 卷 , 校勘 7 2卷 , 总之是著作等 身; 而没有想到 。 陆九 渊却是 另外 在 政 治上 湮没 无 闻 ” 个结果— —没有专著留下 , 零 。当然. 有个《 象山文集》 , 但 那 从 这 段 完整 的 材 料 来 看 . 伯 利 克 里 对 民 主政 治 的理 解 显 然 是 后 人 给 他 编撰 的 ” 并不只是强调政权在 全体公 民手 中就是 民主政 治. 还应该 包括 材料二 : “ 如 果敌机 来 了,朱熹就 会叫他的 弟子 爬到 书架 “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 “ 担任公职 不受到 出身、 财产 的限制 ” 等原 上 . 去 翻 查 飞机 的种 类性 能 和 各 种 防 空知 识 陆九 渊会 怎 么做 则。试 想如果 民主政 治只有“ 政权 掌握在全体公 民手 中” 这样一 呢 , 会让他的弟子闭 目静 坐. 泰 山崩于前 面 目不移。” 个简单 的标准 . 那代议制的进步又从何谈起呢? 著 名 作 家曹俊 仁 对 朱 熹 和 陆 九 渊思 想 的 比喻 二、 史料选用 要典型、 突出, 使 学生 能聚焦学 习内容 , 有效 当学 生看 完材料后 , 就会 心生疑 惑: 同样是 宋明理学的 两 开展 学 习活 动 个代表人物 , 为什 么在 学问水平上有那 么大的差别 呢?同样是 历 史研 究和学 习离不 开史料 . 但不 同性 质、 类型的 史料在 面对“ 敌机 来 了” 的情形 . 两个学派的反应为什 么也会有如此 大 促进 学生认知历 史、提 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显 然是不 同的 的不同呢?通过不断的生疑—— 质疑——释疑 . 学生的 学习兴 如 果教 师 囫 囵吞 枣 式地 加 以利 用 ,就 会 使 课 堂充 斥 冗余 信 息 . 趣 和探 究热情无形 中就被 激发 出来 . 不仅深化 了学生对程 朱理 人 为增加 学生的学 习负担 . 还会使 学生失去 学 习的“ 焦点” . 进 学和 陆王心 学两个学派思想的认 识. 而且使 学生对 宋明理 学两 而降低 学习效果。 个 学派思想的差异也有 了理性 的判断 因此 , 在 史料 真 实 准 确 的 基 础 上 , 笔者认 为选用史料还要 教 育 归根 结底 是 “ 人” 的教 育 . “ 以 学 定教 ” 理 念 是 这 一 教 育 考虑三个 角度 : 一是 学生学情 角度 。 即 史料要符合 学生的认 知 真谛的 最好 阐释 在 高 中历史史料教 学 中, 渗透“ 以学定教” 的 现状 、 满足 学生有效学 习的需要。二是教 学 目标 角度 . 即 史料要 理念 . 犹如在 历史课 堂 中注入一 汪活水 . 才能有效地 激活历 史 符 合课 程标 准、 学科教 学指 导意见 的要 求. 使 学生明确 学习 目 课堂, 开启 学生智慧 . 从 而使 高中历 史学科在 新课程 改革的 潮 标 和要 求. 有效开展学 习活动 。三是教学 内容 角度 , 即根据不 同 流 中焕 发 新 的 生机 和 活 力 教 学 内容 的特 点 。 选择 适合的史料 类型进行 教学 . 使 史料 能够 参 考 文献 : 『 1 1 周 慧, 王雅斌. 《 以 学定教 的课 堂教 学策略研 究》 , 中国教 突出知识重点 . 化解知识 难点 . 提 高学习有效性 例如 . 在教授 《 物质 生活和社 会 习俗 的变迁》 一课 时 , 笔 者 育 学刊 2 0 1 2年 摘 录 了茅盾先生长篇 小说《 子夜》 中的一段文字进行教 学: 1 2 1 :  ̄ 4 次林. 《 以学定教 的实质》 , 教 育发展研 究, 2 0 1 1 年 4月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5 ) 0 3 — 0 0 4 5 — 0 1
篇》 。 坐进 3 0年代 的 汽 车里 。 像一 具刚从棺材 里爬 出来的僵 尸 南京路上 , 到 处是光怪 陆离的灯光和 高耸的摩天 大楼 最
【 摘要 】 ‘ ‘ 以学定教 ” 与新课程“ 以生为本” 的理念一脉相承 , 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学 习的主体 性地位 , 根据学生学 习情况及其发 展 需要设计和 实施教学活动。史料教学作 为 当前 高中历 史教 学的常规模式 。 在 史料选择和运用上渗透“ 以学定教” 理念 , 能够促进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习, 建立合 理的知识结构 , 形成较 强的学习能力和 良好 的思维品质。 【 关键词 】 以学定教 史料教 学 选择与运 用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旬 刊
教改 . 教 研
例谈 “ 以学定教 ” 理念 下 史料 的选择 与运 用
郭默 克
( 瑞安 市第八 中学 浙江 瑞安 3 2 5 2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