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工程作业指导书7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信号工程作业指导书725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JTGC/C/JS-04
(第四册)
现行版本:A
修改码:0
受控状态:
分发号:
徐勤弼
张燕祥
2011年06月01日公布2011年06月15日实施
批准页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JTGC/C/JS-04(第四册)是本公司的工法,同时引用了国家、铁道部现行规范及有关工程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在施工过程中本公司职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标准和本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属于集团公司质量治理体系中的工艺标准文件,版权归集团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翻印。
山东济铁工程建设集团
总工程师(签字):
签发日期: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名目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06)
1.0.3 各种信号机和表示器的显示敷设应按现行《铁路技术治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采纳《铁路技术治理规程》以外的信号显示敷设必须经铁道部批准。
1.0.10 信号设备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包括曲线加宽)。
对与机车车辆直截了当相互作用的相互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范畴。
位于线路上部的信号固定设施与轨面的距离应烤炉附加轨面标高可能的变动量。
1.0.11 涉及行车安全的铁路信号系统及道路设计,必须满足故障导向安全的要求。
2.1.1 车站必须装设进站信号机。
进站信号机为臂板信号机时,应装设通过臂板。
2.1.2 车站的正线和到发线上,应装设出站信号机。
2.1.3 通过信号机应设在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的分界处。
2.1.15 信号机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需设于右侧时,必须按《铁路技术治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2.2.8 在尽头式到发线上,设置的起阻挡列车运行作用的调车信号机,应采纳矮型三灯位(绿灯封闭)机构。
3.1.6 站内和区间轨道电路应采纳闭路式轨道电路
3.1.8 相邻的两轨道区段间应保证对绝缘破旧有可靠的防护。
3.2.5 同一轨道电路内,单动道岔最多不得超过三组;复式交分道岔不得超过两组。
3.3.6在轨道电路范畴内的铁路桥梁的护轮轨上应安装钢轨绝缘。
3.5.3 区间计轴轨道检查装置应采纳不停电电源。
交流停电后其供电的时刻应能保证列车从发车到完整到达接车站所需的时刻。
3.5.4 计轴轨道检查装置之间的信息传输应采纳专用传输线对。
4.0.1 转辙装置必须确保道岔的正常转换,尖轨(或心轨)刨切边应与差不多轨(或翼轨)密贴;装有表示拉杆的外锁闭牵引点(内锁闭道岔第一牵引点)处、尖轨与差不多轨间、心轨与翼轨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应锁闭。
对多点(两点及以上)牵引的道岔,应采纳多机牵引敷设。
4.0.2 转辙机型号应依照道岔类型(钢轨种类、尖轨和心轨动程、转换阻力)进行合理选择。
在列车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必须采纳外锁闭装置和三相交流转辙机。
4.0.3 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必须按外锁闭道岔配置转换设备。
4.0.4 转辙机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2 转辙机的安装装置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采纳防松螺栓、螺母。
3 联锁道岔必须装设转换锁闭器。
4 双动道岔乙端(无握柄端),应设电气检查设备。
5.1.5 区间内正线上的道岔必须与有关信号机或闭塞设备联锁。
6.1.3 站内联锁设备中,敌对进路间必须相互照查,不得同时开通。
6.3.3 涉及行车安全的按钮,如最终可能导致进路或区段解锁、道岔转换的按钮,必须加封(锁),必要时可装设计数器。
6.3.6 集中联锁进路的解锁必须在信号关闭后进行
6.3.7 道岔转换设备的动作必须与值班员的操纵意图一致,道岔表示必须与道岔实际位置一致。
采纳三相电源操纵的电动(电液)转辙机,必须设置断恩爱护器和相序检查装置。
7.3.6 CTC网络子系统是由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通道构成的双环自愈网络,应采
纳迂回、环状、冗余等敷设提高其可靠性。
9.1.3 机车信号作为行车凭证时,应由车载信号和地面信号设备共同构成系统,必须符合故障导向安全原则。
车载设备应具有运行数据记录的功能;地面信号设备应能提供准确信息,应具有自诊断和闭环检查的功能。
10.0.3道口信号电路设计必须考虑列车从任何方向接近道口。
12.1.3 信号设备的专用低压交、直流电源,均应采纳对地绝缘系统,并设有必要的配电设备和可靠的保安系统。
为保证信号设备的可靠工作,当引入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超过标准时,应装设稳压或自动调压装置。
12.2.4 当车站设有三相交流电动(电液)转辙机时,其三相交流电源必须设置相序和断相报警。
13.1.1 交流电力牵引区段,信号设备外缘距接触网带电部分的距离波动小于2m.
13.1.2 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m范畴内的金属结构物必须接地。
13.2.1 受接触网的电磁阻碍,在信号电缆的同一芯线上,任何两点间的感应纵电动势(有效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接触网正常供电条件下不大于60V。
2 接触网故障状态下不大于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60%或交流耐压试验的85%。
13.3.5 接触网的杆塔地线、桥梁等建筑物的地线,不得直截了当与设有轨道电路的钢轨相连接,也不应接至扼流变压器箱中心点,严禁经花火间隙与钢轨连接。
14.1.4 室外信号设备的金属箱、盒壳体应接地。
严禁用钢轨代替地线。
14.1.8 进出信号机房的电力线路和信号传输电缆应采纳屏蔽电缆,屏蔽层至少两端接地,并与建筑物界面做到等电位连接。
电气化区段或接地系统有较大干扰时,应只在机房界面一端接地,并在引入处设金属护套绝缘。
进出机房的其他金属设施应与建筑物环形接地装置连接并在建筑物界面做到等电位连接。
14.1.10 信号设备本身应有符合规定的承担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
14.1.11 防雷装置和屏蔽措施不得改变原系统的性能,不得阻碍被爱护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应满足信号设备受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时不得导致危险状态。
不得借用并联型防雷设备的端子连接其他设备。
14.2.8 接地导线上严禁设置开关、熔断器或断路器。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9-2004 J289-2004)
3.3.3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沿墙进行验收:
1 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 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测、设计文件沿墙。
3 参加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各种检查记录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 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 隐藏工程在隐藏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柄应形成验收文件
6 涉及结构安全的的试块、试件和形成检查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检验、见证取样或见证检测。
7 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样项目验收。
8 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 承担见证取样检查机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0 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3.3.5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 质量操纵资料应完整。
3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 要紧功能的抽检结果应符合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5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3.3.7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4.1.1 工程开工前,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叉施工的相关单位、监理单位(在既有线还应包括运营单位的电务、车务、机务、工务、牵引供电、铁通等部门),对信号机的位置、交叉施工项目进行定测。
该定测结果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4.1.2 信号机的安装,应保证从列车、车列容易看清其信号显示为原则。
4.1.3 进路表示器机构的安装位置,应与其指示的线路开通方向一致;4个及其以上方向,进路表示器按设计灯光排列安装。
矮型双机构的进路表示器不得安装在禁止信号机构下部。
4.2.3 信号机构安装的型号、规格和灯光配列应符合设计规定,部件应齐全。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4.2.6 高柱信号机机柱类型、埋深、机构安装高度及安装限界应符合设计规定。
信号机柱埋深不足时,应采取加固措施进行防护。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平行检查的数量,每站、区间按类型各抽检10%,且不小于2处。
检验方法:观看、测量检查。
4.3.2信号机构的型号、规格和灯光配列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10%。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4.3.3 矮型色灯信号机安装高度、机构间距、基础埋深、安装限界应符合设计高度。
当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20%。
检验方法:测量检查。
4.4.1 信号标志牌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及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5.7.1 分动外锁闭转辙装置进场验收,各组成部件应完好齐全,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看。
5.7.2 外锁闭及安装装置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测量检查。
施工单位试验检查。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6.1.1 在轨道电路区段内,连接两轨条件具有导电性能的各种装置,应装设绝缘。
在有音频信号的轨道电路区段,桥梁上沿两条钢轨铺设的两条护轮轨若相连接,应装设绝缘将其分割开。
移频轨道电路,护轮轨长度大于200m时,除护轮轨两端各装设绝缘外,每隔不超过200m的距离
6.1.3 各种轨道电路轨旁设备任何部分均不得侵入限界(除车辆减速器、限界检查器、轨道接触器外)。
6.3.6 安装有扼流变压器的两相邻轨道电路区段不得有死区段(交叉渡线增加分割绝缘处的死区段除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6.3.7 设在警冲标内方的钢轨绝缘,除渡线外,其安装位置距警冲标运算位置不得小于3.5m,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得大于4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测量检查。
6.3.8 异型钢轨接头处及平交道口路面范畴内不得安装钢轨绝缘。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7.1.1 工程开工前,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叉施工的相关单位、监理单位(在既有线还应包括运营单位的电务、车务、机务、工务、牵引供电、铁通等部门),对电(光)缆径路、交叉施工项目进行定测。
该定测结果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7.2.1 信号电缆进场应进行验收,对其绝缘电阻等参数进行测试。
一般电缆线间绝缘电阻及任意芯线对地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500MΩ.Km;综合扭绞电缆线间绝缘电阻及任意芯线对地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3000MΩ.Km;专门规格的电缆,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10%。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文件,观看、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兆欧表)测试检查。
8.1.2配线与端子的连接采纳焊接或压接方式,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时严禁使用带有腐蚀性焊剂,可使用酒精松香水作焊剂。
2焊接时必须牢固,焊点应光滑,无毛刺、假焊、虚焊现象。
3采纳压接方式时,应选用与芯线相配套的压接端子,且压接牢固。
4压接线环及焊接端子片均应套有塑料软管爱护,套管与线环或端子间松紧适度,套管长度平均一致。
9.2.2 车载设备及电线管路安装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感应器安装必须牢固,端子盒、引线管出线部位封闭良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10.1.1 工程开工前,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交叉施工的相关单位、监理单位(在既有线还应包括运营单位的电务、车务、机务、工务、牵引供电、铁通等部门),对室内外设备位置、交叉施工项目进行定测。
该定测结果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11.1.4 线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11.2.1 电气化区段线环干线屏蔽电缆的始、终端应设屏蔽地线,电缆中间接续应进行屏蔽连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20%。
检验方法:观看检查。
11.2.2 信号设备的金属外缘距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应大于2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20%。
检验方法:观看、测量检查。
11.2.3 距接触网带电部分小于5m的信号设备,其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物)应接至安全地线或扼流变压器中间连接板上。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20%。
检验方法:观看、测量检查。
12.3.2 在轨道电路区段内任何地点用标准分路灵敏度电阻的分路导线对钢轨进行分路时,轨道电路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强度(电压或电流)低于接收设备要求的最大可靠落下(开释)值。
标准分路灵敏度电阻为:区间及站内0.06Ω,移频轨道电路(1500~3000Hz)0.15Ω,驼峰轨道电路0.5Ω,其他高分路灵敏度轨道电路按设计值。
12.3.4 道岔转换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2 驼峰快动道岔在承诺转换时刻内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要赶忙转换到原位置。
5 装有转换锁闭器、动力转辙机的道岔,在尖轨与差不多轨、心轨与翼轨间有4mm及其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
12.4.1 车站联锁(含驼峰信号联锁)综合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操纵台上复示信号显示应与室外对应信号机各信号显示含义一致,灯丝断丝
报警功能符合设计。
2室外轨道电路位置与操纵台位置相符。
3道岔定(反)位于操纵台位置相符,操作道岔时室外动作状态与室内一致。
4室外其他设备与操纵台的表示或动作位置、状态必须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5与区间闭塞、场间联系等连接上后试验,结果须符合设计要求。
6驼峰信号的溜放进路操纵、溜放速度操纵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监理单位抽检不小于2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看、试验。
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强制性条文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爱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铁路建设治理要求,规范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治理和施工作业行为,保证人身、设备、设施及行车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
1.0.3铁路工程施工应建立健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对施工安全治理、施工安全技术、施工安全作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治理与操纵。
1.0.4铁路工程施工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进行,全面贯彻设计意图,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使用功能,保证铁路运营安全。
1.0.5 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各方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设置安全生产治理机构,配备安全治理
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0.6 建设各方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规程的规定,经培训合格方准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0.7 建设各方必须采纳合格的机械设备、仪器外表、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等。
1.0.8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安全保证措施。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1.0.9建设各方应依照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进行危险源辨识,对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配备应急物资,并按规定组织培训和演练。
1.0.10安全生产费用应及时足额拨付并专项治理使用。
1.0.11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爱护的法规,积极改善施工条件,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并按规定配备劳动爱护和安全防护等用品。
1.0.12 同一工点有多个单位同时施工或不同专业交叉作业时,应共同拟定现场安全技术治理方法,做好和谐,共同执行。
1.0.13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把握气象、水文和地质灾难等相关信息,做好防范和应急工作。
1.0.14 建设各方应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事故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1.0.15 施工中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0.16联调联试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必要的人员、机具及测试仪器的配备,并必须严格做到试车不施工,施工不试车。
1.0.17营业线施工及有可能阻碍营业线运行安全的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铁路有关安全生产及施工安全的规定。
1.0.18本规程应与《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配套
使用。
1.0.19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差不多规定
2.0.1建设各方应按《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第2.1节的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特点,明确施工安全责任,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加强施工安全治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2.0.2 建设各方应按《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第2.2节的规定做好施工安全治理工作。
施工安全治理工作应按表2.0.2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表2.0.2施工安全治理检查表
2.0.3建设各方应按《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第2.3节的规定做好施工安全技术工作。
施工安全技术工作应按表2.0.3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0.4作业班组每班应按本规程各章节中“施工作业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0.5 对安全检查中发觉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形,应按表2.0.5签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
表2.0.5 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
2.0.6建设各方应按《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第2.5节的规定对参建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0.7作业班组负责人在每天开工前,应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向作业人员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0.8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 通信
3.1一样规定
3.1.1 通信工程施工应考虑下列要紧危险源、危害因素:
1 光电缆施工防护不当。
2 工具、材料侵限。
3电缆接续、割接错误,零线与爱护地合设、电源的正负极接错及外电源引入质量不良,通信数据未备份。
4室内施工使用电器产生明火,室内施工损害既有设备。
5无线通信铁塔组立、天线安装未防护。
6机车天线安装未防护。
7当采纳综合接地时,未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贯穿地线进行等电位连接。
8系统的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不完全。
3.1.2通信工程中的系统割接、无线铁塔安装等工序,以及既有通信工程改造中的阻碍行车和既有设备安全、新建设施开通等施工项目为重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或备案。
在涉及重大危险源施工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治理人员应进行现场指导,监理单位应进行旁站监理,设备治理单位应进行现场监护。
3.1.3工程开工前,应与相关部门签定安全施工协议,办理开工报告。
3.1.4营业线上施工时,应执行铁路有关营业线施工确保行车安全的规定,减少对铁路运输及安全的阻碍。
对通信设备的搬迁、割接、改线和倒替,应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并应尽量缩小设备停用范畴和时刻。
3.1.5光电缆接续、测试、高处作业等专门工种和重要工序的作业人员应按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3.1.6在雷雨、冰雪、能见度低以及六级以上大风等环境恶劣条件下严禁高处作业。
3.1.7在营业线施工作业应严格执行“三不动、三不离”(“三不动”:未联系登记好不动,对设备性能状况不清晰不动,正在使用中的设备不动;“三不离”:工作完了、不完全试验良好不离,阻碍正常使用的设备缺点未修理好前不离,发觉设备有异状时、未查清缘故不离)的规定。
3.1.8使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进行搬运、吊装等作业前,应核实机械设备状态正常符合使用要求。
搬运、吊装的作业半径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使用人力进行搬运等作业时,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
3.1.9夜间施工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3.1.10桥梁上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在营业线桥梁上施工时应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并良好的通信设备。
2在桥梁墩台上施工必须有防护设施,桥梁上应设有专人防护。
3当在桥墩台侧面钻孔时如作业空间不够时,应搭设作业台,作业台应安全可靠,并应有护栏。
4当有列车通过时应停止工作,施工人员避让到安全地点。
5作业人职员作必须配戴安全帽,上下传递料具应用绳索吊工具袋进行。
6桥上下运送物料和工具时,应采纳吊装运输,严禁抛掷,如图3.1.10所示。
7在桥栏外和桥墩上施工时,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的相关规定。
图3.1.10桥上下运送物料和工具严禁抛掷
3.1.11隧道内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在隧道内施工时应设防护、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并配备良好的通信设备。
2应备有安全可靠且满足照度要求的照明设备。
3作业台上放置的材料和工具,应有防止脱落的安全措施。
4隧道内材料堆放不应侵入限界,堆放处应设反光标志。
5有列车通过时应停止作业。
6隧道内直放站、中继器、电源等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牢固可靠、接地良好。
7施工完毕后,应专人进行检查,确保所有作业项目可靠固定,全部施工人员和剩余物料撤离现场。
3.1.12桥隧打孔、灌注及埋入件安装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桥、隧道接缝处严禁打孔。
2使用化学锚栓,药剂应在有效期内。
化学锚栓、膨胀锚栓操作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3灌注化学锚栓前,必须清除孔内所有的灰尘及水分,孔内不得有任何的杂质或油污。
4安装化学锚栓后,检查安装是否牢固。
5隧道内打孔时,应采纳湿式作业方法或其他除尘措施。
3.1.13通信箱式机房的施工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箱式机房的运输应符合《铁路工程差不多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的相关规定
2箱式机房的电缆引入口在电缆引入完成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电缆引入口的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