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1-2022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次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化学100分物理110分生物90分共3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6分每题,共48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 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灭病毒,其消毒原理与二氧化硫漂白丝织物原理相同
D. 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答案】C
【解析】
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
C、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灭病毒是因为其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漂白丝织物是因为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二者原理不同,故C错误;
D、制玻璃的原料: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制漂白粉的原料:用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进而得到消石灰,用氯气与消石灰反应得到漂白粉,因此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绿色化学、PM2.5、常见杀菌消毒剂、漂白剂的原理,化工生产的原料,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相关物质的性质,熟悉绿色化学的核心,易错点:D,要熟悉常见工业生产的原料。
2.如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
B. c(过量)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 d、e褪色原理相同
D. f处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可知,b中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发生CaC2+2H2O→Ca(OH)2+C2H2↑,c中硫酸铜除去杂质硫化氢,d中溴水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e 中乙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最后点燃尾气,A.a中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c(过量)的作用是除去硫化氢,防止影响后续实验,正确;C.d褪色原理是加成反应,e中褪色原理是氧化反应,不相同,错误;D.e中生成CO2气体,在f处不能燃烧,错误;答案为B。
考点:乙炔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探究
3. 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⑤>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系物中,C原子数目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C原子数目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物质的沸点越低,故C项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沸点的比较。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铁片插入稀盐酸中:2Fe+6H+=2Fe3++3H2↑
B. 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2H++CO32-=H2O+CO2↑
C. 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中:Cl2+2Fe2+=2Cl-+2Fe3+
D. 氢氧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中:Ba2++SO42-=BaSO4↓
【答案】C
【解析】
【分析】
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稀硝酸与难溶的石灰石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
C、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详解】A项、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 错误;
B项、稀硝酸与难溶的石灰石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
CaCO3=Ca2++H2O+CO2↑,故B错误;
C项、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故C正确;
D项、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2OH-+Ba2++ SO42-=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注意不要漏掉反应的离子。
5.化合物A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已知A的苯环上的n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和m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m和n一定满足的关系式是
A. n=m
B. n+m=10
C. n+m=6
D. n+m=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换元法解答,苯环上有6个氢原子,苯环上n溴代物可看作苯环上n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也可看成6-n个溴原子被氢原子取代,二者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
【详解】苯环上有6个氢原子,苯环上n溴代物可看作苯环上n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也可看成6-n个溴原子被氢原子取代,二者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因苯环上的n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和m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相等,所以n+m=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注意利用换元法进行的解答。
6. 药物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 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药物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碳氧双键、羧基四种官能团,因此合理选项是A。
7.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Fe3++Ag⇋Fe2++Ag+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盐桥装有琼脂-硝酸钾溶液;灵敏电流计的0刻度居中,左右均有刻度)。
已知接通后,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银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B. 盐桥中的K+移向甲烧杯
C. 电流计指针居中后,往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转
D. 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反向偏转,越过0刻度,向左边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Fe3++Ag Fe2++Ag+可知石墨电极为正极,Fe3+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银电极为负极,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项,石墨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银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因此外电路中电子从银电极流向石墨电极,故A项正确。
B项,盐桥中的阳离子K+移向正极处的FeCl3溶液,以保证两电解质溶液均保持电中性,故B
项正确;
C项,电流计指针居中后,往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形成了新的原电池,此时铁作负极,银电极作正极,外电路电流方向为由由银到石墨,故电流计指针将向左偏转,故C项正确;
D项,一段时间后,原电池反应结束,灵敏电流计指针应该指向0刻度,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8.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1=5.9×10-2、K2=6.4×10-5)。
向10mL稀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H2C2O4、HC2O4-、C2O42-的浓度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HC2O4-的浓度分数随pH增大而增大
B. 交点a处对应加入的N a OH溶液的体积为5mL
C. 交点b处c(H+)=6.4×10-5
D. pH=5时存在c(N a+)+c(H+)=c(C2O42-)+c(HC2O4-)+c(OH-)
【答案】C
【解析】
图中曲线①H2C2O4为、②为 HC2O4—、③为C2O42—的浓度随pH的变化;A.由图中曲线可知HC2O4—的浓度分数随pH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B.交点a处对应c(H2C2O4)=c(HC2O4—),而加入的N a OH溶液的体积为5mL时H2C2O4和NaHC2O4等物质的量,因H2C2O4的电离大于HC2O4—水解,则溶液中c(H2C2O4)<c(HC2O4—),故B错误;C.交点b处c(C2O42—)=c(HC2O4—)=,此时溶液中只存在C 2O42—的水解,则C2O42—+H2O HC2O4—+OH-,[c(HC2O4—)×c(OH—)]÷c(C2O42—)=Kw÷K2,则c(OH—)=Kw÷c(H+)=Kw÷K2,可知c(H+)=K2=6.4×10-5mol/L,故C正确;D.pH=5时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c(N a+)+c(H+)=2c(C2O42—)+c(HC2O4—)+c(OH—),故D错误;答案为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9.下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由具支试管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D中___,E 中_____。
(3)反应2~3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
(2)吸收HBr气体中的Br2蒸气,D中石蕊试液变红,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3)NaOH溶液的底部有无色油珠产生(或分层,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
(4)DEF(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解析】
【分析】
(1)苯和液溴在Fe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HBr;
(2)溴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溴化氢溶于水得到强酸,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 沉淀,据此分析作答;
(3)反应生成的溴苯密度比水大;
(4)根据防倒吸的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1)苯和液溴在Fe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HBr,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2)溴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用苯可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Br2蒸气,防止对D 和E装置中反应的干扰;
故答案为:除去HBr气体中混有的溴蒸气;
(3)新生成的溴苯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故反应2 min~3 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底有无色油状液体产生,
故答案为:瓶底有无色油状液体产生;
(4)C装置导管插入液面中,不能起到防倒吸功能,而D、E装置中,导管没有插入吸收液中,而是悬于上方,利用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下冲动力使气体被吸收,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F装置中导管内压强减少,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故答案为:D、E、F,
故答案为:D、E、F。
10.(1)树立健康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淀粉 B.油脂 C.氨基酸 D.阿司匹林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代号):
①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为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是________;
②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________;
③能在体内水解,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________;
④为增进食欲,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常在烹制食物时添加________。
(2)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
其中含碳量较低的是________;
A.生铁 B.钢
②钢铁容易发生腐蚀,在生产和生活中比较普遍的腐蚀是________;
A.化学腐蚀 B.电化学腐蚀
③我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____________、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我们与地球相依为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
以下排出物中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
A.CO B.CO2C.NO x
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环境保护要和经济协调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________;
A.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
B.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C.将工业废水用暗管排入河流中
③利用沉淀反应可以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例如,向含有Cd2+的废水中加入Na2S,可以将Cd2+沉淀除去。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B (6). B (7). 塑料(8). B (9). C (10). Cd2++S2-=CdS↓
【解析】
【分析】
(1)①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治感冒药;
②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③淀粉能在体内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2)①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②在生产和生活中钢铁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③我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①CO2为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大气污染物;
②将工业废水用暗管排入河流中会加重河流污染,不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
③废水中的Cd2+与Na2S反应生成CdS沉淀,达到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d2+的目的。
【详解】(1)①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故答案为:D;
②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答案为:C;
③淀粉能在体内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故答案为:A;
④油脂能增进食欲,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常在烹制食物时添加油脂,故答案为:B;(2)①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故答案为:B;
②在生产和生活中钢铁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故答案为:B;
③我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答案为:塑料;
(3)①CO2为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大气污染物,CO和NO x有毒,是大气污染物,故答案为:B;
②A、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A正确;
B、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废物利用的目的,B正确;
C、将工业废水用暗管排入河流中会加重河流污染,不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C错误;
故选C,故答案为:C;
③废水中的Cd2+与Na2S反应生成CdS沉淀,达到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Cd2+的目的,离子方程式为Cd2++S2-=CdS↓,故答案为:Cd2++S2-=CdS↓。
11.2021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被认为是中国在工程技术和空间科学方面的双重跨越和创新。
I.肼(N2H4)又称联氨,常温时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1)已知在25℃、101kPa时,16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312kJ的热量,则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如下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上述燃烧原理设计一个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如图甲)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2)甲装置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乙装置中石墨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电解后丙装置精铜质量增加3.2g,则理论上甲装置中肼消耗质量为___________g。
III.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又以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为电源对铝材表面进行如下处理:
(5)流程⑤中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最终可在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该电解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2H4(l )+O2(g)=N2(g)+2H2O(l) ΔH=-624 kJ·mol-1
或1/2N2H4(l )+1/2O2(g)=1/2N2(g)+H2O(l) ΔH=-312 kJ·mol-1 (2). O2+2H2O+4e-= 4OH-或O2+2H2O+4e-→ 4OH- (3). 将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C电极附近,看试纸是否变蓝色 (4). 0.8 (5). 2Al+3H2O-6e-= Al2O3+6H+;或2Al+3H2O → Al2O3+6H++6e- (6). Al3++3HCO3-=Al(OH)3↓+3CO2↑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量的反应热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 甲装置是燃料电池,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
(4)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列出关系式:N2H4~2Cu进行分析求解;
(5) 流程⑤中阳极上铝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铝;
(6)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进入溶液,废电解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详解】(1)16.0g气态肼(N2H4)物质的量为0.5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热量312kJ,1mol气态肼(N2H4)燃烧放热624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N2H4(g)+O2(g)=N2(g)+2H2O(l) △H=-624KJ/mol;
(2) 甲装置是燃料电池,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3) 乙装置中石墨电极是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检验氯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是否变蓝;
(4) 转移电子相等,有关系式: N2H4 ~ 2Cu
32 128
m 3.2g
则m= =0.8g;
(5) 流程⑤中阳极上铝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2Al+3H2O-6e-=Al2O3+6H+;
(6)铝失电子生成铝离子进入溶液,废电解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原理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原电池
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及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等。
12.(1)写出下列基团(或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CH2CH3_______、﹣Br_______、碳碳三键_______
(2)乙烯的空间构型_______
(3)乙炔的电子式_______
(4)苯的同系物的通式_______
(5)分子式:_______
(6)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 种
(7)2,5﹣二甲基﹣4﹣乙基庚烷(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
(8)4,4,5﹣三甲基﹣2﹣己炔(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
(9)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
(10)1mol该物质消耗_______molH2,_______molBr2
_______molNa
(11)鉴别苯,碘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己烯,四氯化碳时,只能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
(12)写出C5H8属于炔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
【答案】 (1). 乙基 (2). 溴原子 (3). ﹣C≡C﹣ (4). 平面结构(5). (6). C n H2n﹣6(n≥6的整数) (7). C12H10 (8). 5 (9). (CH3)
CHCH2CH(C2H5)CH(CH3)CH2CH3 (10). CH3C≡C﹣C(CH3)2CH(CH3)2 (11). 2,6﹣二2
甲基辛烷 (12). 5 (13). 5 (14). 1 (15). 浓溴水(16). CH≡CCH2CH2CH3、CH3C≡CCH2CH3、CH≡CCH(CH3)2
【解析】
【分析】
(1)熟悉常见原子团的书写方法以及常见官能团的结构简式和名称即可轻松解答;
乙烯是空间平面结构的分子;
(3)根据化学键类型及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解答;
(4)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2n﹣6(n≥6的整数);
(5)根据结构简式结合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书写分子式;
(6)有机物中的等效氢原子有几种,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7)(9)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据此回答;
(8)根据炔烃的命名原则写出4,4,5﹣三甲基﹣2﹣己炔的结构简式;
(10)有机物中的双键可以被氢气以及溴单质加成,其中的羟基可以和金属钠之间反应;(11)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有机层在上方;碘化钾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硝酸银与溴水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颜色褪去;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有机层在下层,可用浓溴水鉴别有机物;
(12)分子式为C5H8的炔烃有官能团位置异构、碳链异构。
【详解】(1)﹣CH2CH3为乙基,﹣Br为卤素中的溴原子;碳碳三键﹣C≡C﹣,
故答案为:乙基;溴原子;﹣C≡C﹣;
乙烯是空间平面结构的分子,
故答案为:平面结构;
(3)乙炔中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要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而1个氢原子只能与1个碳原子形成形成1对公用电子对,所以碳原子和碳原子间只能形成3对公用电子对,所以乙炔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4)苯的同系物的通式C n H2n﹣6(n≥6的整数),
故答案为:C n H2n﹣6(n≥6的整数);
(5)分子式是C12H10,
故答案为:C12H10;
(6)中存在5中等效氢原子,所以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
故答案为:5;
(7)2,5﹣二甲基﹣4﹣乙基庚烷,最长的主链含有7个C原子,甲基处于2、5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4号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C2H5)CH(CH3)CH2CH3,故答案为:(CH3)
CHCH2CH(C2H5)CH(CH3)CH2CH3.
2
(8)4,4,5﹣三甲基﹣2﹣己炔,该有机物主链为己炔,碳碳三键在2号C,在4、4、5号C原则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C﹣C(CH3)2CH(CH3)2,故答案为:CH3C≡C﹣C(CH3)2CH(CH3)2;
(9)的主链碳原子数数目是8个,为辛烷,在2、6号碳原子上有甲基,名称为:2,6﹣二甲基辛烷,
故答案为:2,6﹣二甲基辛烷;
(10)有机物中的双键5mol可以被氢气以及溴单质加成,分别消耗氢气和溴单质是5mol,其中的羟基1mol可以和1mol金属钠之间反应,
故答案为:5;5;1;
(11)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下层由橙色变为无色,碘化钾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硝酸银与溴水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己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溶液分层,上,下两层均变为无色,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大,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溶液分层,上层由橙色变为无色,下层由无色变为橙红色,所以可以用溴水来进行鉴别,
故答案为:浓溴水;
(12)分子式为C5H8的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CH≡CCH2CH2CH3、CH3C≡CCH2CH3、CH≡CCH(CH3)2,故答案为:CH≡CCH2CH2CH3、CH3C≡CCH2CH3、CH≡CCH(CH3)2。
【点睛】本题涉及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有机物的鉴别等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