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1法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1法的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雷中英;严守德
【摘要】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投资的增加、举债经营风险和校办产业风险的加大等新问题对高校总体财务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根据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原则,构建一套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G1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数计算模型,使管理者能方便、快捷计算出风险综合指数,判断财务状况,作出正确决策.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0(029)002
【总页数】2页(P38-39)
【关键词】G1法;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
【作者】雷中英;严守德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荆州,434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5
0 引言
财务风险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
制的因素,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机会的可能性。

对高校这种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财务风险的定义是: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

目前,高校财务风险正逐渐凸显。

《中国信贷风险报告2007》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而200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

我国高校几乎都有贷款,一般的高校贷款在4亿元~8亿元,高的达到20亿元以上。

如此规模的贷款投资所形成的举债负担,直接构成高校的财务风险,使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加上高校贷款结构失衡而带来的还款期过度集中,加大了高校财务风险程度。

因此,建立高校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及时、有效、科学地对财务资金风险状况进行预警分析,是保障高校财务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

1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1.1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为了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在建立财务风险指标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1.1 充分全面性原则将高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指标体系应能较为全面地涵盖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有充分的代表性。

1.1.2 灵活时效性原则选择对预测高校财务危机有指示作用的重要指标,当高校危机因素产生时,该指标能够灵敏、迅速、及时地反映出来,以便管理者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

1.1.3 动态可测性原则高校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通常是从财务正常发展到财务出现危机。

因此,必须将高校经营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分析高校过去经营状况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把握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

1.1.4 实用可行性原则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既要从理论上注意它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又要注意到它的实用性与可行性,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数据可由现实的财务资料
信息和会计核算数据来提供。

1.2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预警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预警管理的难点。

本文按照预警指标构建原则,构建由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发展潜力和风险指数6方面组成的预警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体系,具
体见表1。

表1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一级二级偿债能力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现金流动
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自有资金率已获利息倍数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垫付资金增减率营运能力可供周转月数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非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自有资金净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比重收益能力招生计划现金比率因定资产增长率赤字与事业基金比公用支出比率事业基金现金储备率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总资产收益率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比率经费自给率发展潜力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
现金净额占用程度增长率经费自筹率资产权益比率校办产业负债未来三年平均招
生增长率风险指数资产安全率安全边际率学校年度收支比
2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目前对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而层次
分析法需要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复杂,并目当无法满足一致性要求时,该方法就无法使用。

针对AHP方法这一不足引入了G1法行改进,克服了AHP中的缺点。

该方法通过确定预警指标之间的序关系和确定各相邻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来实现权重的确定。

2.1 确定序关系
若评价指标xi相对于某种评价准则(或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大于(或不小于)xj 时,则记为xi>xj。

对于评价指标集{x1,x2,…,xm}可按下述步骤建立序关系:
①专家(或决策者)在指标集{x1,x2,…,xm}中,选出认为是最要(关于某评
价准则)的一个指标记为x;
②专家(或决策者)在余下的m-1个指标中,选出认为是最重要(关于某评价准则)的一个(只选一个)指标记为x;以此类推,经过m-1次挑选剩下的评价指标记为x。

这样就唯一确定了一个序关系。

为了书写方便且不失一般性,式(1)可记为:
2.2 确定相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设专家关于评价指标xk-1与xk的重要性程度之比wk-1/wk的理性判断分别为:rk=wk-1/wk,(k=m,m-1,m-2,…,3,2)。

这样,可以计算出各指标之间相对重要度。

rk的取值可以参考表2。

当指标数量较大时,可取rm=1。

显然有
rk-1>rk(k=m,m-1,m-2,…,3,2),而wm=,则w k-1=rk w k(k=m,m-1,m-2,…,3,2)。

式中,wk为第k个指标的权重。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因
素多规模大的问题。

表2 rk赋值表注:指标xk-1比指标xk重要程度处于上述情况之间,r k分别取1.1,1.3,1.5,1.7。

指标x k-1与指标xk具有同样重要指标xk-1与指标xk稍微重要指标xk-1与指标xk明显重要指标xk-1与指标xk强烈重要指标xk-1与指标xk
极端重要rk 重要程度1.0 1.2 1.4 1.6 1.8
3 算例
3.1 指标权重计算
以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为例,计算各指标权重,其计算过程如下:分别用x1,x2,…,x6表示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营运能力、收益能力、发展能力和风险指数6个指标,并确定6个指标的序关系为:
根据赋值原理可得:
而r2 r3 r4 r5 r6=2.9030 r3 r4 r5 r6=2.4192 r4 r5 r6=1.728
r5 r6=1.44 r6=1.2
r2 r3 r4 r5 r6+r3 r4 r5 r6+r4 r5 r6+r5 r6+r6=9.6902
所以=(1+9.6902)-1=0.0935
故预警指标为x1,x2,…,x6的权重系数为: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其它二级预警指标的权重,计算过程略,各预警指标的权重值如表3示。

表3 预警综合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权重)一级一级偿债能力(C)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C7) (0.0708))现金流动(X)(0.2716)流动比率(C1) (0.2056)资产负债率(C2) (0.2056)负债自有资金率(C3) (0.1190)已获利息倍数(C4) (0.1714)速动比率(C5) (0.1428)现金负债比(C6) (0.0850)可供周转月数(X1)垫付资金增减率(X5) (0.2263)营运能力(Y)(0.2841)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X2) (0.2367)非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X3) (0.1644)自有资金净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X4) (0.1973)(0.1174)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Y7) (0.0680)收益能力(S)招生计划现金比率(Y1)固定资产增长率(Y2)赤字与事业基金比(Y3)公用支出比率(Y4) (0.1616)(0.1371)(0.1975)(0.0952)(0.1646)事业基金现金储备率(Y5) (0.2370)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Y6) (0.1143)经费自给率(S5) (0.1469)发展潜力(F)(0.1347)总资产收益率(S1) (0.2538)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S2) (0.2115)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S3) (0.2115)投资收益比率(S4) (0.1763) (0.1123)自有资
金动用程度(F1) (0.1605)其他资金占用程度(F2) (0.1338)现金净额增长率(F3) (0.1927)未来三年平均招生增长率(F4) (0.0929)经费自筹率(F5) (0.1115)资产权益比率(F6) (0.2312)校办产业负债(F7) (0.0774)风险指数(Z)(0.0935)资产安全率(Z1) (0.3956)安全边际率(Z2) (0.3297)学校年度收支比(Z3) (0.2747)
3.2 指标值计算模型
偿债能力指标值:
现金流动指标值:
营运能力指标值:
收益能力指标值:
发展潜力指标值:
风险指数指标值: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值:
4 结语
G1法确定各个因素权重过程中无需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较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大幅度减少,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

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中,只需要对各基层指标赋值,然后根据上述模型就可计算出预警综合评价指数值,判断财务风险状况,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徐博韬.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下),2008,(5):31-32.
[2]成法民.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会计之友(中),2007,(6):27-28.
[3]郭琴.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理财),2008,(1):108-109.
[4]张国江.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9,(1):124-125.
[5]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8:44-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