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棍棒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棒状图 • 告诉器件的布局和连线关系,之后的工
作是用实际的器件和连线替代棒状图。
第四章(1)棍棒图
棍棒图
• 以倒相器为例:
• 在设计中,P型器件通常放在一个共用的N阱中,N型器件 也被放置在一个共用的P阱中。
第四章(1)棍棒图
1.可以用一条水平的棒状图形来表示P型扩散区并使其位于 图的顶部,以另一条水平的棒状图形表示N型扩散区并使其 位于图的底部。 2.在棒状图中,多晶硅、扩散区以及连线都可以用一条简单 的线来表示 3.一条多晶硅与一个扩散区交叉的时候就表示一个晶体管。 - 通常棒状图中,将p型器件放置在顶部,n型器件放置在底 部。以“x”表示器件接触点连接的位置。
一两条平行的竖线表示扩散区断开点的位置。
第四章(1)棍棒图
• 实现源漏共用设计:假设,我们的晶体管有两 个端点A和V+,将它们在左边第一个栅的两边 分别标注。
第四章(1)棍棒图
• 对其他的晶体管及他们的端点进行处理,看看能 不能实现源漏共用。
• 从棒状图中可以看出,设计不理想。为了构造晶 体管的版图,不得不将扩散区拆成几段。
第四章(1)棍棒图
练习题:
• 如果是被同一根线进行连接,则可以类似源漏共用那 样进行共用,如果一个是A,另一个是B则不能。如下 电路图,那些可以共用,试着画出版图。
第四章(1)棍棒图
• 答案 • 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共用:V+ 共用前:
共用后:
第四章(1)棍棒图
棒状图(棍棒图)
• 如何才能容易的从电路图得到最有效的 源漏共用版图呢?——— 棒状图
第四章(1) 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 减小寄生电阻的方法:分解
第四章(1)棍棒图
• 每个独立的晶体管的栅宽只有原先晶体管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每个栅的寄生电阻也只是原先晶体管的四分 之一。
• 又因为四个栅并联,按照基本电阻方程,四个相等的 电阻并联结果等于原先电阻的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分 裂产生的总效果是寄生电阻只有原先细长电阻的十六 分之一。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源漏共用 • 对每个独立的晶体管采用A,B,C表示源、漏、
栅。
• 需要将所有A点连接在一起,所有B点连接在一 起,所有C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器件。
第四章(1)棍棒图
。
第四章(1)棍棒图
• 好的连接办法:源和漏互换
• 对第二个和第四个晶体管进行左右翻转,两个B点彼此相对,两 个A点彼此相对。将相对的源漏区合并,这些合并的区域既可以 是一个晶体管的源,同时也可以是另一第个四晶章(1体)棍棒管图 的漏。
第四章(1)棍棒图
• 改进:设法减小版图的面积。利用源漏共用,除 去一些断开点,试着连接V+端。
• 将第二个晶体管左右翻转。 • 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
第四章(1)棍棒图
• 连接后的棍棒图
• 最后的一对晶体管(连接C点的),将它们进行翻转可以 去除一个线的交叉。
第四章(1)棍棒图
练习题
第四章(1)棍棒图
作是用实际的器件和连线替代棒状图。
第四章(1)棍棒图
棍棒图
• 以倒相器为例:
• 在设计中,P型器件通常放在一个共用的N阱中,N型器件 也被放置在一个共用的P阱中。
第四章(1)棍棒图
1.可以用一条水平的棒状图形来表示P型扩散区并使其位于 图的顶部,以另一条水平的棒状图形表示N型扩散区并使其 位于图的底部。 2.在棒状图中,多晶硅、扩散区以及连线都可以用一条简单 的线来表示 3.一条多晶硅与一个扩散区交叉的时候就表示一个晶体管。 - 通常棒状图中,将p型器件放置在顶部,n型器件放置在底 部。以“x”表示器件接触点连接的位置。
一两条平行的竖线表示扩散区断开点的位置。
第四章(1)棍棒图
• 实现源漏共用设计:假设,我们的晶体管有两 个端点A和V+,将它们在左边第一个栅的两边 分别标注。
第四章(1)棍棒图
• 对其他的晶体管及他们的端点进行处理,看看能 不能实现源漏共用。
• 从棒状图中可以看出,设计不理想。为了构造晶 体管的版图,不得不将扩散区拆成几段。
第四章(1)棍棒图
练习题:
• 如果是被同一根线进行连接,则可以类似源漏共用那 样进行共用,如果一个是A,另一个是B则不能。如下 电路图,那些可以共用,试着画出版图。
第四章(1)棍棒图
• 答案 • 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共用:V+ 共用前:
共用后:
第四章(1)棍棒图
棒状图(棍棒图)
• 如何才能容易的从电路图得到最有效的 源漏共用版图呢?——— 棒状图
第四章(1) 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 减小寄生电阻的方法:分解
第四章(1)棍棒图
• 每个独立的晶体管的栅宽只有原先晶体管的四分之一, 这意味着每个栅的寄生电阻也只是原先晶体管的四分 之一。
• 又因为四个栅并联,按照基本电阻方程,四个相等的 电阻并联结果等于原先电阻的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分 裂产生的总效果是寄生电阻只有原先细长电阻的十六 分之一。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第四章(1)棍棒图
源漏共用 • 对每个独立的晶体管采用A,B,C表示源、漏、
栅。
• 需要将所有A点连接在一起,所有B点连接在一 起,所有C点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器件。
第四章(1)棍棒图
。
第四章(1)棍棒图
• 好的连接办法:源和漏互换
• 对第二个和第四个晶体管进行左右翻转,两个B点彼此相对,两 个A点彼此相对。将相对的源漏区合并,这些合并的区域既可以 是一个晶体管的源,同时也可以是另一第个四晶章(1体)棍棒管图 的漏。
第四章(1)棍棒图
• 改进:设法减小版图的面积。利用源漏共用,除 去一些断开点,试着连接V+端。
• 将第二个晶体管左右翻转。 • 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
第四章(1)棍棒图
• 连接后的棍棒图
• 最后的一对晶体管(连接C点的),将它们进行翻转可以 去除一个线的交叉。
第四章(1)棍棒图
练习题
第四章(1)棍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