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研究:基于广西公立医院的案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广西公立医院的案例 魏露燕 二 〇 一 四 年 六 月
分类号密级
UDC
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广西公立医院的案例
魏露燕
专业学位名称工商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范祚军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2014年5月17日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黄绥彪教授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已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广西大学或其它单位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广西大学。

本人授权广西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授权。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作者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广西公立医院的案例
摘要
当前,公立医院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仍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近年来政府投入却在逐年下降。

由于公立医院自身体制的原因,其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这既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又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因此,如何理顺公立医院的融资机制、拓展筹资渠道、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以弥补成本,使医院回归公益性,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研究分析了公立医院的主要融资模式,公立医院如何有效拓展银行、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渠道进行债务性融资,是解决公立医院融资难题的关键,同时在部分地区部分公立医院适度引入社会资本或者利用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股权融资。

当前公立医院通过银行、融资租赁等渠道进行债务性融资,主要面临担保品和还款资金不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融资模式创新。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以及国内非营利单位的融资模式,并借鉴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针对广西各级公立医院融资难的实际问题提出融资建议。

关键词:融资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组织
RESEARCH OF OUR PUBLIC HOSPITAL FINANCING
MODELS
—BASED ON THE CASE OF PUBLIC HOSPITALS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ublic hospital still occupy the absolute dominant position in China's medical system. However, Compared with i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decreased year by yea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its own system of public hospital, the financing channel is not smooth. This not only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hospital, but also caused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medical service ,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public hospital financing mechanism, expand financing channels, to raise enough money to cover the cost, make the hospital regression public welfare, is the need to focus on the problem of thin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inancing pattern in public hospitals, how to develop indirect bank financing channels, financing lease of debt financing,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public hospitals, and in some areas , public hospital should introduce the social capital or the capital market direct financing, equity financing. The current public hospital by banks, financing leasing channels of debt financing, facing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llateral and repayment of funds shortage,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needs policy support, also need innovative financing model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uangxi at all levels of public hospital financing difficult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ublic hospital financing mode, financing mode of domestic nonprofit units, and the financing mode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Chinese cit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 :financing public hospital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导论. (1)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1.1.1选题的背景 (1)
1.1.2选题的意义 (2)
1.2 文献综述 (3)
1.2.1国外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探讨 (3)
1.2.2国内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探讨 (4)
1.2.3综述小结 (6)
1.3 公立医院融资渠道创新的理论基础 (6)
1.3.1优序融资理论与融资渠道选择 (6)
1.3.2结构化融资理论与融资渠道拓展 (7)
1.4研究框架 (8)
1.4.1主要研究内容 (8)
1.4.2主要观点 (9)
1.4.3研究方法 (9)
1.4.4技术路线 (10)
1.5 创新与不足 (11)
1.5.1创新点 (11)
1.5.2研究不足 (12)
第二章国内非营利性组织的融资模式考察 (13)
2.1 国内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3)
2.1.1发达地区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3)
2.1.2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4)
2.1.3小结 (15)
2.2 非营利性组织的融资模式考察 (15)
2.2.1发达地区非营利性组织的融资模式考察 (15)
2.2.2欠发达地区非营利性组织的融资模式考察 (16)
2.2.3小结 (17)
第三章国外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8)
3.1 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8)
3.1.1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8)
3.1.2小结 (18)
3.2 德国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8)
3.2.1德国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8)
3.2.2小结 (19)
3.3 新加坡非营利性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9)
3.3.1新加坡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考察 (19)
3.3.2小结 (19)
第四章广西公立医院当前主要融资模式考察 (20)
4.1 广西某区级(省级)三甲公立医院主要一融资模式考察 (20)
4.1.1某区级(省级)三甲公立医院加强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20)
4.1.2某区级(省级)三甲公立医院的主要融资现状 (21)
4.2 广西某市级三甲公立医院主要融资模式考察 (24)
4.2.1某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加强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24)
4.2.2某市级三甲公立医院的主要融资现状 (25)
4.3 广西某县级公立医院主要融资模式考察 (26)
4.3.1某县级公立医院加强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26)
4.3.2某县级公立医院的主要融资现状 (27)
4.4 广西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主要融资模式考察 (28)
4.4.1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融资现状 (28)
4.4.2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融资必要性 (31)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30)
5.1 结论 (30)
5.2 公立医院融资模式政策建议 (30)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6)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公立医院在抢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生活健康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而且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之前,公立医院占据着90%的份额。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6.2万个,其中:医院2.4 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3万个.在2.4 万个公立医院之中,公立医院有13441个,民营医院11029个,与2012年11月底相比较,公立医院增加48个,民营医院增加1516个。

民营医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总数得到了迅速的扩张。

即便是这样,医院资源60%以上仍然集中在公立医院[1][2]。

近年来,由于政府投入越来越少,医院不得不依赖医疗收入维持运转,导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发突出。

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不缴费不救人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舆论将公立医院推向了风口浪尖。

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一问题呢?研究表明,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作为政府办公立医院,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过少,导致医院过分依赖业务收入维持正常的运营。

完全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责任推卸医院,是片面的、不公正的。

图 1—1政府卫生费用支出总额及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前卫生部公布最新卫生统计年鉴)[3]上图表明,虽然国家对医疗卫生费用这块的投入逐年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仍然低于政府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用于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只占全国GDP总量的极少数份
额。

在医院总收入的比例中,政府投入也在不断下降,远远不能缓解我国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原卫生部2013年度财政拨款预算执行总体情况》中,公立医院所获得的拨款总额仅占卫生部拨款总额的28.44%。

近年来,从我国政府投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所占比例偏低,其投入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变相迫使医院依靠业务收入维持正常运转。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资金来源,除了业务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外,最主要的是银行贷款。

在当前环境下,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仅自己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面临贷款主体资格、抵押质押品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同时,其还款资金来源方面也难以符合金融机构的现行要求,造成融资渠道不通畅,这点在县级以下基层公立医院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政府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传统的筹资方式和运行机制、现行补偿机制的缺陷等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发展,甚至使医院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重新审视我国公立医院的融资机制和补偿机制,规范公立医院现有的融资方式,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融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1.2 选题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公民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层次和内容的不断提高,公民对非技术性需要也在日益增加。

公立医院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就诊条件和就诊环境,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公立医院纷纷大兴土木扩建规模,建设新的诊疗大楼,增添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优化就诊程序,改善就诊条件和就诊环境,从而形成了医院较大的融资需求。

200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在国务院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力争使医院兴办体制的投资主体及投资方式多元化发展。

虽然有融资需求,也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是,就目前而言, 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在融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渠道比较狭窄,大都以银行贷款为主。

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融资难,特别是在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许多中小公立医院很容易就陷入了融资难的窘境。

二是融资结构亦不合理。

直接融资和除了银行贷款外的其它间接融资占比较低,这种以银行债务为主的融资结构,不仅给公立医院带来沉重的还贷压力,而且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安排,有其脆弱性,影响公立医院营运资金的稳定。

三是公立医院融资后的
管理有待加强。

首先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公立医院由于资金方的压力或双方恶意串通进行无形资产及土地的廉价让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其次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不合常理的医疗行为,获得超额回报,满足资金方的要求。

公立医院的融资问题,看似是管理体制造成的,实际上还是公立医院产权制度的问题,公立医院姓公,产权过于集中,所有者缺位,融资过程中,在资产抵押和还款现金流安排方面,很多公立医院还难以做到市场化安排,还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融资模式。

因此,进一步探索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融资机制、拓宽筹资渠道,是当前我国政府值得思考的问题。

该课题拟借鉴国内外非营利性医院融资的理论和经验,基于广西四个不同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实践,探索公立医院的融资模式。

这对于完善我国公立医院融资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融资模式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国外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探讨
根据经合组织2013年定义,公立医院(public owned hospital)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其它政府公司拥有或控制(指能决定公司的主要政策)的医院[3]。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建立了庞大和完善的医疗系统。

其医疗机构按所有制和经营性质进行分类,通常被称为营利性私立医院、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私立医院[1]。

据统计, 美国医院总量中有50%以上是公立医院[2]。

其中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多选择私立医院,而公立医院多数收治没有保险的病人,其医疗卫生体系体现了高度市场化特色。

Anderson Ron J(2004)等认为美国公立医院在城市保健体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许多城市社区有效维护了医疗安全网络,公立医院不仅为低收入者服务,还为社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4]。

Woolhandler S(1983)等研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和伯克利医院融资的案例,政府采用公共资金投入对公立和私立医院进行支持。

在美国私立医院,虽然名义上为非营利组织,但它体现了盈利最大化的经营行为。

公共资金投入到公立医院和诊所,能体现社会公平和资源分配的公正、合理,如果公共资金投入到私立医院则需在更严格的公众监督和控制下使用[5]。

Hyman H H(1986)对纽约市公立医院与非营利医院的服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公立医院的服务并不劣于非盈利性医院[6]。

李曙光等研究了美国医院的外部融资及其途径,美国医院的外部融资途径可以大致分为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

权益性融资包括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

而债务性融资主
要通过借债进行融资。

美国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院,受所有权以及国家政策的约束, 其外部融资往往要通过借债的形式筹集资金。

在美国卫生服务领域中, 联邦政府部门、州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医院还可以通过发行免税收入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7]。

储振华(2001)等研究认为美国非营利性医院主要通过债券市场发行非营利性医院债券进行融资,所发债权通常具有免交利息税的优越性。

另外还有个人捐款等融资渠道[8]。

柏高原等(2011) 对美国非营利性医院联邦所得税免除制度的挑战、变迁及借鉴进行了研究,认为非营利性医院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

韩洪讯分析了德国、英国、新加坡公立医院的改革经验。

德国医院主要包括公立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在国家医疗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立医院在不改变产权制度的情况下通过与私立医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经营机制,激发了公立医院的活力。

公立医院通过集团化改革,其长期投入成本可从政府那儿得到补偿,经常性运营成本由疾病基金会补偿。

而英国医院95%是公立医院,英国政府通过为社会公众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改变政府财政对医疗经费的支出。

新加坡政府以补贴病人的医疗服务消费的方式常年拨款补贴医院[11]。

代涛等(2012)研究分析了新加坡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模式。

新加坡公立医院提供了约四分之三的病床,其医疗体系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根据公立医院病房舒适程度不同,对其提供从0-80%的补贴[12]。

Rentoumis Anastasios(2010)等以沙尼耶的心理健康医院为例,研究了希腊公立医院国有土地出租从而形成额外补偿的融资机制,公立医院国有土地长期租赁产生的收入对逐步消除公立医院赤字至关重要[13]。

Schieber和Maeda(1997)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融资时,认为借贷作为私人和公共卫生筹资的主要方式之一[14]。

1.2.2 国内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的探讨
1.公立医院融资必要性研究
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6.2万个,2011年全国综合医院平均每院负债3766.68 万元,资产负债30.74%[15]。

苏红(2008)指出公立医院是政府投资设立、具有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组织, 承担着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参与纠正卫生保健的不公平、关注公共卫生和国民健康、重建病人和公众的信任、维护病人权利、防止利益冲突、保护环境等责任[16]。

毕四岭(2005)等指出融资难是目前困扰很多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占有90%左右医疗资源的我国公立医院,其融资难易程度影响着整个医疗行业的融资状况,我国现行的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是造成医院融资难的一大障碍,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改善医院融资状况的关键一环[17]。

周尚成(2009)论证公立医院融资是否可行及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指出公立医院既有融资的可行性,同时也有必要性,要选择经济上成本最低和风险最小的合适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国家制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18]。

2.公立医院融资机制研究
裘卫红(2008)认为医院应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形成融资机制,基于医院财务目标,分析融资成本、融资结构与医院价值之间的关系,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形成最佳资本结构。

[19]。

苏颂平等(2012)对我国公立医院融资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现阶段收入来源于政府财政补助和业务收入的双重模式,应该拓宽渠道,构建多元筹资模式,包括BOT、PPP等项目融资模式,发行债券、社会资本、慈善捐赠以及尝试发行医疗彩票等[20]。

3.公立医院融资模式研究
张翠萍等(2009)研究了公立医院在政府补助越来越少和药价加成取消的新形势下,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风险,指出以医院为主体的融资活动,举债额度应建立在投资回报和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并保持足够的资金流动[21]。

张佳慧等(2009)对我国非营利性医院投融资模式研究,指出应以政府投入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险补偿日常运营成本为主,辅以适当规模的负债模式为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筹集资金,同时,应积极倡导慈善捐赠,并尝试债券发行、卫生福利彩票等多种形式为医院提供融资渠道[22]。

聂露(2013)等研究了公立医院融资途径及其风险控制,指出公立医院可通过信贷、租赁、社会资本直接参与等方式融资,并认为政府贴息贷款具有市场融资和财政补贴的双重属性,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以及融资贷款的合理性[23]。

梅文华等(2010)指出与股权融资、银行贷款比较起来,通过融资租赁中小型医院更易于获得社会资本的支持来购置和更新机构的医疗设备,以此来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25]。

李向东等(2010)研究了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信托融资问题,指出公立医院在证券市场融资、银行借款融资受阻的情况下,信托融资将成为医院发展筹集资金解决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具有融资成本低、弹性大、速度快等优势[26]。

4.公立医院融资管理研究
王宪卿(2009)分析了公立医院的融资清偿指标、融资能力及方法, 提出要从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四个方面来加强财务管理[27]。

郑大喜等(2010)对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的投融资活动与发展规模进行了研究,指出公立医院在投融资时,承担的医疗任务要与区域医疗需求一致[28]。

1.2.3 综述小结
公立医院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

公立医院融资难是目前困扰很多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着整个医疗行业的融资状况。

我国现行的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是造成医院融资难的一大障碍,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是改善医院融资状况的关键一环。

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投资、自身收入还有常规的融资渠道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包括经营租赁、回租租赁等)、信托投资、引入社会资本、慈善捐赠等方式。

美国公立医院融资中,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慈善捐赠、税收优惠以及通过发行免税收入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其税收优惠,以及通过发行免税收入债券的融资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3 公立医院融资渠道创新的理论基础
1.3.1 优序融资理论与融资渠道选择
一、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源自Modiglian (莫的历安)和Miller(米勒)的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

1958年,Modiglian和Miller在其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中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没有税收、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个人和企业贷款利率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随后许多学者通过放宽MM理论苛刻的前提条件,对定理进行了发展[29]。

1984年,Myers(图尔特.梅耶斯)和Majluf(马吉洛夫)将不对称信息引入资本结构理论,形成了当前业界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 即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也称啄食理论。

该理论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30]。

二、融资渠道的选择
1.内源融资方式。

其具有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 通常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2.外源融资方式。

一、主要是货币市场融资;二主要是资本市场融资。

现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法律环境及市场规则不完善, 信息不对称、监管不规范等问题严重。

我国多数企业的融资偏好顺序通常是: 内部融资(利润留成) 优于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优于债务融资。

但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简化程序、减少成本和降低壁垒等),我国企业常常会把上市融资作为外部融资最优先的选项。

目前, 全国排队待上市企业众多。

三、实践选择影响因素
就公立医院而言,医院是公立的非营利性的,医院很难像企业一样市场化运行[31]。

建议考虑公立医院引进战略投资机制,借鉴优序融资理论,设法将单一的融资模式改成企业融资模式,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1.3.2 结构化融资理论与融资渠道拓展
一、结构化融资
目前,虽然结构化融资应用广泛,但业界对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严格的定义[32]。

广义的结构化融资是指根据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创造性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融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融资工具、债务融资工具、可转债融资工具等)合并起来,并达到融资目标。

常用的金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贷款、股票上市(IPO)、发行债券、信托贷款或投资、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私募基金(PE)、资产证券化、票据等。

在结构化融资组合实践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价格的组合、期限的组合、风险的组合或者上述二种或三种兼而有之。

价格的组合是指将低成本融资工具与高成本融资工具组合,使组合产品价格低于单一使用高成本融资产品的价格,以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工具主要包括票据和贸易融资等。

期限的组合是指将不同期限的融资工具进行结构化组合,以使融资期限与企业实际需求吻合,使企业的偿还资金与其实际现金流相匹配。

目前,常用的短期融资产品主要包括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临时周转贷款、票据和贸易融资等。

风险的组合是指将信用、抵押、质押、担保(包括保证担保或者连带责任担保等)等不同担保方式的融资工具通过结构化组合,在满足客户融资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