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_徐铁兵

合集下载

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方法

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方法

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方法污染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和自然界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减轻土壤污染的影响,物理修复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

1.土壤翻转法土壤翻转法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将受污染的土壤与未污染的土壤进行混合,以降低受污染土壤的污染程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受轻度污染的土壤,通过翻转混合可以将污染物与土壤颗粒进行分散,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通气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

2.土壤洗涤法土壤洗涤法是一种通过水流或其他溶剂将污染物从土壤颗粒中解吸和溶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物为水溶性的情况,例如重金属离子等。

利用高压水流或者添加溶剂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和冲走,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3.土壤筛分法土壤筛分法是一种通过物理筛分将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物为大颗粒或者具有一定颗粒级差的情况。

通过筛分分离污染物和土壤颗粒,可以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提高土壤的纯度。

4.土壤气体抽采法土壤气体抽采法是一种通过抽取土壤中的气体来净化土壤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物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情况,例如挥发性有机物等。

通过在受污染土壤下方安装气井,并利用抽水机抽取土壤中的气体,从而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

5.土壤堆肥法土壤堆肥法是一种利用有机物质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物为有机物的情况,例如石油和煤焦油等。

将有机物质添加到受污染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质中的污染物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土壤物理修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情况和操作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并结合其他修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净化受污染土壤,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国内外土壤污染修复典型案例

国内外土壤污染修复典型案例
3
农田重金属土壤修复
广东 清远市 龙塘镇
重金属
镇政府/
广州市瀚潮环保科技有限
公司
380万,
2015年
面积5.3公顷
生物:植物修复
物理:深耕翻土
化学:土壤淋洗、深层
固定、固定钝化
4
固废拆解污染土壤修复与控制 项区
重金属(Cd、Cu、
Pb、Hg)
市环境保护局/浙江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 司
江苏
吴江市
桃源镇
文明村
石油烃类、苯系 物等
吴江市政府/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 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 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 点实验室、加拿大菲斯环 境技术有限公司
财政拨款
2012-2014

面积1.6公顷 (重污染区
9930m2)
物理:热相分离技术 具体操作:将8000多立 方米的重度污染土壤挖 掘出来,经分类、清理
后封存,进行处理。
3
炼焦化学厂土壤修复
北京
酚、硫化物和多 环芳烃
北京市规委和市国土局/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
2008年6
月开始
污染土壤共计
2047m3,约
物理:固废填埋处理
任公司
2746吨。
4
红狮涂料厂土壤修复
北京
滴滴涕、六六六
万科/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
任公司
2007年底
开始
污染土壤14万
m3
化学:水泥窑焚烧固化
4
热电厂污染场地修复
南方某城 市
邻甲苯胺、1,2-二氯乙烷、苯并
(a)芘、2,6-二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 重金属(As、Ni)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公司

8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8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8种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污染土壤不被挖掘、移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处理,以减少或消除土壤中污染物的过程。

以下是8种常见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1.热脱附(Thermal Desorption)**-通过加热土壤到一定程度,促使污染物挥发成气态,然后通过捕集系统将这些气体收集并处理,从而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2.原位生物修复(In Situ Bioremediation)**-利用土壤中存在的自然微生物群落或引入特定的有益微生物来分解土壤中的石油烃类、某些重金属等污染物。

3.化学氧化(Chemical Oxidation)**-添加化学氧化剂(如过硫酸盐、高锰酸钾等)到土壤中,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4.电动力学修复(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在土壤中布置电极,利用电解过程驱动污染物离子迁移并通过集中的提取区域进行收集和处理。

5.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在地下水流动路径上构建一个含有特定反应材料的墙体,当污染水流经时,污染物会与墙体内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6.蒸汽注入(Steam Injection)**-向土壤中注入蒸汽,通过加热使污染物蒸发,然后通过抽提井收集蒸气并进行后续处理。

7.原位稳定化/固化(In Situ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 S/S)**-将化学制剂(例如水泥、石灰、磷酸盐等)直接注入受污染的土壤中,使污染物与固化剂结合形成稳定的固体形态,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8.土壤冲洗(Soil Washing)**-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完全的原位修复技术,但有时也包括局部机械扰动后采用水或其他溶剂清洗土壤,溶解并移除污染物,然后通过物理分离或化学沉淀方式回收污染物。

以上各种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土壤类型、污染物性质、场地条件及环境因素,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多种技术组合使用以实现最佳修复效果。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农田产出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发展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来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方法。

其中,菌藻共培技术是一种利用蓝藻和细菌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氮和修复土壤,细菌则通过降解和吸附重金属离子来减少土壤污染。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方法。

比如,使用具有较好生物修复能力的植物如银杏、柳树和白蜡等进行修复,可以通过根系吸附、降解和转运等途径减少土壤污染物的浓度。

生物修复技术相对来说成本较低,并且无需引入大量外部材料,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物理修复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和手段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方法。

热解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物理修复方法,通过高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分解、蒸发或升华,从而达到清除污染物的目的。

有机热解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但却无法对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产生明显的净化效果。

此外,超声波技术是另一种物理修复方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可以促进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并提高土壤释放污染物的速率。

物理修复技术虽然具有高效、快速的优点,但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专业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原理和药剂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方法。

化学固化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修复方法,通过添加固化剂和稳定剂等化学药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化学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修复周期短、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源污染土壤的修复中。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当前常用的几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生长代谢过程来改变和分解污染物,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其中,微生物修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通过引入一定的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利用其降解、吸附、氧化还原等作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浓度。

这种修复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而且对环境友好。

然而,生物修复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有一定的选择性,修复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修复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

第二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过程来改变受污染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以实现修复的目的。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解吸收、气相萃取、蒸馏等。

这些技术主要通过气态、液态或固态的物理操作,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

物理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修复周期短、对土壤影响较小等优点。

然而,物理修复技术也存在着对土壤的处理量较小、处理成本较高等缺点。

第三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性质和迁移规律,从而实现修复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稳定化、还原和氧化等。

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比如吸附剂、还原剂和氧化剂等,来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溶解度、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化学修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修复周期较短、修复效果可控等优点。

然而,化学修复技术也存在着对土壤的副作用、化学药剂的成本较高等问题。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多样化,其选择依赖于土壤污染程度、污染物类型、治理目标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不同的修复技术进行联合治理,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环境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技术

环境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技术

环境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技术近年来,环境污染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壤污染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工程领域提出了许多土壤修复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并探讨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利用植物、微生物和生物酶等生物体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植物种植、菌根菌接种、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等方法。

1. 植物种植植物种植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方法。

适当选择能够耐受污染的植物,通过其根系吸收、转运和降解有害物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例如,耐盐植物可以用于修复盐碱地,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则可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2. 菌根菌接种菌根菌接种是利用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来修复土壤。

这些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

3.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吸附有害物质,将其从土壤中去除的方法。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或有机物的能力,通过植物根系或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拦截下来,起到修复作用。

4.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能力来修复土壤。

一些细菌和真菌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通过其代谢活动降解有害物质,使其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去除或隔离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土地改良、土壤挖掘和土壤覆盖等方法。

1. 土地改良土地改良是通过调整土壤结构和改善土壤性质来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例如,可以添加改良剂,如石灰、有机物质等,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活性。

2. 土壤挖掘土壤挖掘是一种将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并运往其他地方处理或填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程度较高,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修复的土壤。

3. 土壤覆盖土壤覆盖是一种利用覆盖材料将污染土壤进行隔离的方法。

常见的覆盖材料包括聚乙烯薄膜和土壤覆盖层等,通过覆盖材料的阻隔作用,阻止有害物质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评价方法

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评价方法

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评价方法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恢复受污染土壤的功能和生态系统,需要采用多种修复技术和评价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1.原位化学修复技术原位化学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添加修复剂改变土壤化学性质的方法。

常见的修复剂包括石灰、砂土、有机物、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这些修复剂可促进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降解、稳定化和转移,并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评价原位化学修复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测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并通过地下水监测、土壤微生物活性测试等方法评估修复效果。

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其代谢产物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菌类修复、植物修复和生物固化等。

评价生物修复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测土壤中有害物质的降解率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土壤酶活性测试和种子萌发实验评估修复效果。

3.电动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场作用,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和转移的方法。

常见的电动修复技术包括电动流动提取、电动化学氧化和电动化学还原等。

评价电动修复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测土壤中有害物质的迁移率和迁移速率,并通过电位分布和电导率等参数评估修复效果。

4.热解修复技术热解修复技术是一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挥发和分解的方法。

常见的热解修复技术包括高温蒸汽热解和电阻式电热解等。

评价热解修复效果的方法主要包括监测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挥发率和分解率,并通过土壤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评估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为了评价修复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有害物质的降解率、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和维护,以确保修复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16种最新土壤修复技术

16种最新土壤修复技术

十六种最新土壤修复技术近日,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两项标准、一项办法(草案),全面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推动打好净土保卫战。

目前16种常见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有:y、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原理:通过一定的机械力在原位向污染介质中添加固化剂/稳定化剂,在充分混合的基础上,使其与污染介质、污染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将污染土壤固封为结构完整的具有低渗透系数的固化体,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

适用性:适用于污染土壤,可处理金属类、石棉、放射性物质、腐蚀性无机物、氰化物以及砷化合物等无机物;农药/除草剂、石油或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以及二噁英等有机化合物。

不宜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适用于以污染物总量为验收目标的项目。

2、异位固化/稳定化技术原理: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固化剂/稳定化剂,经充分混合,使其与污染介质、污染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将污染土壤固封为结构完整的具有低渗透系数的固化体,或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降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扩散。

适用性:适用于污染土壤。

可处理金属类、石棉、放射性物质、腐蚀性无机物、氰化物以及砷化合物等无机物;农药/除草剂、石油或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以及二噁英等有机化合物。

不适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以污染物总量为验收目标的项目。

当需要添加较多的固化/稳定剂时,对土壤的增容效应较大,会显著增加后续土壤处置费用。

3、原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原理:通过向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区域注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氧化或还原作用,使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相对毒性较小的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过氧化氢、芬顿试剂、过硫酸盐和臭氧。

常见的还原剂包括硫化氢、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多硫化钙、二价铁、零价铁等。

适用性:适用于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其中,化学氧化可处理石油烃、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酚类、MTBE(甲基叔丁基醚)、含氯有机溶剂、多环芳烃、农药等大部分有机物;化学还原可处理重金属类(如六价铬)和氯代有机物等。

4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4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4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编者按: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呈现出加剧态势,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2014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由于农田重金属污染具有形成的复杂性、长期的累积性、发生的隐蔽性、毒性的缓效性、诊断的特殊性和恢复的长期性,导致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我国科研人员在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

今天,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的徐应明研究员就像大家介绍4中主要的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在加强农田重金属污染控制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如,加强源头污染管控与治理、增加耕地土壤自身对重金属的承载能力、提高土壤pH值、加快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重大技术研究、制定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评价技术标准、建立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等。

那么,关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哪些呢?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概括为:(1)以降低污染风险为目的,即通过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以削减污染总量为目的,即通过处理将有害物质从土壤中去除,以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总浓度。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人们提出物理、化学、生物和农艺调控等多种修复类型。

与工业场地重金属污染相比,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面积巨大,但主要以中轻度污染为主,其修复技术与方式的选择需要首先考虑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其次兼顾有效性、经济性和推广性。

目前,可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四种:工程措施;农艺调控措施;钝化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

1. 工程措施利用物理的方法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包括客土法、翻耕混匀法、去表土法、表层洁净土壤覆盖法等。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土壤一直被誉为大地之母,是所有物种的生命之源。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发展,土壤污染日趋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也正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围绕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展开综述,介绍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成因、修复机理和修复技术等内容。

一、土壤污染类型和成因土壤污染通常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其中无机污染主要源于化学工业、矿山开采、冶炼、交通运输等活动,有机污染则由石油、煤、垃圾、农药和化肥等造成。

此外,电子垃圾、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等也是日益增多的污染源之一。

因此,土壤污染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依据不同成因类型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二、修复机理常见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四种。

其中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生长的特性,将其根部释放的物质或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污染物的转化和吸附,实现土壤的治理和修复。

而物理修复则是依靠物理手段,如抽取污染物和污染土层、热处理、土壤增渗等方法,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小其毒性。

化学修复则主要针对重金属污染,利用化学还原、沉淀、络合等方法降低重金属浓度。

生物修复则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植物、真菌等,通过它们吞噬、吸附、代谢转化污染物质,从而实现对土壤污染的修复。

三、修复技术1. 植物修复技术一种常见的植物修复技术是植物翻耕法。

该方法利用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

具体方法为,选出能够在污染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直接将其或者其种子播种在污染土壤中,等植物长成后进行翻耕,将根系深入土壤表层,使其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中,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土壤通气法。

这种方法将土壤表面整平,用吸入式的气体把有机污染物和空气一起抽到吸气装置中进行处理。

通过这种处理,可使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迅速蒸发,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逐渐挥发消散。

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状况及其修复技术综述

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状况及其修复技术综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用地功能的调整、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使土 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还影响着 食品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目前,关于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的 研究很多,但多集中于一种或两种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针对 四种土壤污染类型及危害,阐述相应土壤修复方法,以期为土地 工程开发和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中国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植物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不断蓄积 来降低其重金属含量,再对蓄积重金属的植物通过收割及加工处 理的方式回收利用重金属,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以及 提高重金属的资源化利用。其修复所用的植物不仅需要对重金属 富集、转化及吸收能力较高,而且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各种不利 因素具有较强耐受性。其主要以蒸发法、固化法和吸提法为主[6]。 2.1.4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法是利用某些自身具有一定吸收性能的微生物, 通过其新陈代谢来改变植物的生长条件,实现对土壤中的重金属 污染物的固定及降解,从而大幅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含量及毒害 性能[7]。经表明:假单胞菌、根霉、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 微生物在对重金属污染中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该种修复方法具 有环境危害小、能耗低的优点,在修复过程中不会引入新的污染 物,对土壤原有理化性质影响较小。 2.1.5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电动修复技术是将带有低压直流电源的电极插入土壤/液相 系统中,在通电的作用下形成电场,使土壤孔隙水和带电离子的 发生定向迁移,由于土壤颗粒表面的水溶性或吸附性污染物所带 电荷存在差异,致使其移向电极的方向不同,达到污染物在电极 区集中或分离的效果,定期对两极富集的污染物进行处理[8]。该 种方法具有效率高、一定程度避免再污染,被称为“绿色修复技 术”。 2.2 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 2.2.1 表面活性剂淋洗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简介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简介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简介1 有机污染修复技术简介污染场地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物主要为多环芳烃、苯系物、石油烃和农药等。

由于生物修复过程时间上的长期性,故在场地修复过程中,生物修复技术使用较少,主要修复方法为物理修复法和化学修复法。

(1)物理修复法物理修复是指根据有机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物理过程,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者分离的技术,从而降低土壤有机污染物发生迁移、转化的风险。

物理修复法主要包括换±法、热修复法等。

①换土法换土法是挖出一定范围的污染土壤,换以未污染的土壤,或者将底层未污染的土壤翻至表层。

换土法能够有效去除或稀释污染物,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快速达到处理目的,从而降低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

在进行换土处理时,一般选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干净土壤,以增加土壤的环境容量,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人暴露于污染物的风险,只适宜用于面积较小,污染物稳定、土壤污染严重或发生污染事故的场地,换土法并不能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

②热脱附技术热脱附是直接对污染土壤进行加热,将土壤中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污染物加热至沸点以上,提离污染物的饱和蒸气压,使其从土壤表面或者土壤孔隙中挥发出来,再对进入气相后的气态污染以冷凝、吸附或者燃烧的方式进行终极处理。

热脱附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不会改变有机污染物的性质,仅是将污染物从土相迁移到气相的物理分离过程,具有处理范围广、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的特点。

热脱附效率会受到土壤含水率、土壤粒径、土壤渗透性以及体系温度的影响。

土壤含水率过高会增加加热费用,而水蒸气在尾气处理过程中还会降低处理效率。

热脱附技术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较好,且对土壤破坏小,操作简单,但是由于处理时需将土壤整体加热至污染物沸点上,能耗高,而且需要对挥发出来的污染物进一步处理。

(2)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是利用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的化学特性,破坏、分离或者固化污染物,以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具有周期短、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土壤污染修复介绍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介绍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介绍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和技术土壤污染是指在土壤中存在着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害的化学物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的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壤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污染修复旨在恢复受损土壤的质量和功能,降低污染物的含量,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土壤污染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一、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的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以降低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生物修复法包括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方式。

1. 自然修复自然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来恢复土壤质量。

这种修复方式无需人为干预,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降解、植物的吸收和物理化学过程的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转化、稀释或迁移,最终达到修复的目的。

2. 人工修复人工修复是指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植物或生物体来加速土壤污染物的降解和修复。

常见的人工修复方式包括菌种添加、菌菇园、人工湿地和植物修复等。

例如,通过添加特定的细菌或真菌,利用其降解能力来分解有机污染物;利用菌菇园种植特定的菌类,通过菌类的吸收和降解作用来修复土壤;同时,人工湿地和植物修复也是常见的方法,通过湿地植物的吸附、吸收和生物降解等过程来修复土壤。

二、物理修复法物理修复法主要是利用物理过程来修复土壤污染。

它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条件,实现对污染物的迁移、分离、转化和稳定。

1. 土壤热疏浚法土壤热疏浚法是指利用高温热处理来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

通过将高温传导到污染土壤中,使污染物被升温,进而挥发或分解,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热稳定性较差的有机污染物。

2. 土壤冷冻法土壤冷冻法是指利用低温处理来修复土壤污染。

通过降低土壤温度,将有机污染物冷冻并使其形成固态,然后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和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温稳定性较差的有机污染物。

三、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修复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ECOLOGY 生 态区域治理7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土壤污染形势总体不容乐观。

根据原环保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实际调查的630万平方公里中,有16.1%土壤超标,其中,中、重度污染点位占比分别为1.5%、1.1%,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以无机型为主,无机污染物超标的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其次是有机型和复合型。

从钟祥市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胡集、双河、磷矿三镇,2018年以来,钟祥市先后建成规模化磷化工企业十余家,硫铁矿制酸企业有鄂中、荆钟、大生、洋丰、世龙、京襄、楚钟、瑞丰、国荣、科海等,由于前期环保设施不完善,渣场建设及防渗防漏措施不完善,存在转运抛洒及无序堆放,硫精砂制酸及尾渣无序堆放伴生的砷污染,随地表径流流入利河、南泉河,造成利河、南泉河污染严重,致两河流域周边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另外相关企业生产产区及周边土壤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目前,国家投入巨资对利河、南泉河流域、局部虎山村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治理和修复,还要对国荣磷化厂区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针对现阶段钟祥市土壤污染现状,浅谈土壤污染治理的有关方法和思路。

土壤污染不仅会破坏土壤的质量及生产力,影响农作物安全及产量,也会对水体、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经食物链的传导,还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做好当前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土壤修复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

土壤修复主要是控制污染物总量,并从单一的修复工艺逐渐朝着联合修复技术发展,修复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物理修复技术所谓物理修复土壤,就是指利用各种物理技术及物理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73过程将受污染的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者分离。

目前,土壤修复中常用到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土壤热脱附、蒸气浸提、微波/超声加热等。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作者:张强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21期摘要:隨着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程的逐渐加速,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土壤虽然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若其所承载的污染物含量超过自身环境容量,将会诱发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险。

所以,本文将对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污染问题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愈发严重,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对土壤造成的损伤早已超越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因此,近几年的专家学者不断增加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但由于各种修复技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所以,研究人员应当探究土壤综合修复技术的进一步使用,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一、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最为经典的一种土壤污染治理方法,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有焚烧法、换土法以及隔离法等,该修复方式在早期对人力要素,设备要素以及温度要素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为之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且对于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只是治标不治本。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在于物理修复的本质是对污染物进行转移,却未曾对污染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导致土壤污染的治理不全面。

所以,上述的修复方法仅在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中得以推广。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以电修复法、土壤气相抽提法及 CSP 法、热解析法等为代表的新型物理修复手段登上历史舞台,让人们看到了物理修复手段的潜在可能。

其中,电修复法主要需要操作人员将电极插到污染水域或被污染的土壤区域,这样一来,就会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直流电场,导致土壤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发生定向的电渗析、电泳运动以及电迁移,达到修复土壤的效果。

而热解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土壤加热,对土壤中具有挥发性的物质进行全面处理,修复土壤中的有机物质。

土壤气相抽提法主要应用于受石油污染的土壤的修复工作,能够除掉土壤中的部分挥发性石油成份。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与分析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与分析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与分析土壤污染是一个麻烦且长期性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面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当前存在的几种主要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与分析,希望能够对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1. 土壤污染的分类与修复方法土壤污染根据污染来源不同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可追溯来源的污染物,如化工厂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非点源污染是指丧失污染源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

根据修复方法不同也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三类。

1.1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者削减其浓度。

例如,温室效应下的土壤蒸气提取技术(Soil Vapour Extraction,SVE)是利用气体抽取系统来从土壤和地下水中去除挥发性污染物的技术。

而光热再生技术(Thermal Desorption,TD)则是将有机污染物进行热分解,通过加热使挥发污染物蒸发掉,最终达到污染物的去除。

1.2 化学修复化学修复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有激活碳吸附、化学氧化和还原等。

例如,通常采用氧化剂如高浓度氢氧化物、臭氧、高浓度过氧化氢对残留有机污染物进行化学氧化,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1.3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作用或生物体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不活跃的物质,如细菌、真菌、藻类、植物等,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修复。

其中一种著名的生物修复技术是菌株修复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可降解污染物的细菌,缓慢或快速地促进有机化合物的分解,从而使污染物逐渐分解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从而达到去除的效果。

2. 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2.1 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但增加了土壤与环境生态系统的负担。

若物理修复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物理结构破坏、生物生长受影响等问题。

同时,物理修复技术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能量和资金投入,例如温室效应下的土壤蒸气提取技术就需要高能耗的气体抽取系统,因此成本较高。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综述近些年,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壤污染加剧,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因此,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医疗废弃物等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另一类则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污染,比如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

其中,都市污染和农业污染是最主要的两类。

二、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方法从经济、技术、社会因素综合考虑,当前常用的土壤污染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土地利用管理、综合防治等三个方面。

1.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是针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使得土壤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态功能和土壤保持性。

目前,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法修复、化学法修复、生物法修复以及综合修复等几大类。

物理法修复:采用物理手段将有害物质从土壤中分离和除去。

主要有拔除、挖掘、倒土、覆盖等方法。

化学法修复:采用化学手段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引出,然后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固化、稳定和深层加固等。

主要有化学原位固化、化学深层加固、氧化-还原技术等。

生物法修复:通过特定的微生物或生物组合,使得土壤中有害物质得到分解、降解和去除,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主要有土壤生物修复、天然植物修复等。

综合修复:将物理、化学、生物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更加彻底的修复效果。

2.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是预防土地污染和控制污染扩散的关键。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同时加强土地污染监测和评估。

在农村地区,要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避免化肥、农药、兽药等农业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

3.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针对土壤污染影响的环节进行控制和治理。

这个过程涉及到全社会的参与和各方面的配合,要求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实行严格控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常见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常见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常见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一、土壤污染修复的内涵以及重要性明确土壤污染修复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对加快土壤修复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内涵土壤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可为作物提供生长发展所必需的养分、空气以及热量等。

一旦土壤受到污染和破坏,那么农作物生长将会受到直接的恶劣影响。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依靠循环再生的治理原则,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方法实现土壤环境的修复,从而实现土壤修复体系的构建,进而实现土壤环境的整体优化。

2.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受污染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并且会随着地域、时间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

认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重要性可为其后续方法与技术的落实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方面,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对其进行修复可以得到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从而进一步保障人们身体的健康。

另一方面,进行土壤修复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于污染的阻断上,即修复土壤污染可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而使其引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多种类型的污染得到规避,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1.物理修复技术1)电动修复技术电动修复技术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将金属离子从土壤传输到电极的方法。

与其他原位方法相比,电动修复技术还在不断地创新完善中,并且具备修复范围广、灵活简便、不容易破坏土壤自然结构等诸多优势。

但是电动修复技术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消耗能源较高、受pH值的影响较大等。

2)客土、换土法客土修复技术与换土修复技术都是针对土壤污染较轻的土壤修复而言的,客土修复指的是在土壤内添加清洁土壤的方式,而换土修复指的是用无污染的土壤取代污染土壤的方式。

无论是客土法还是换土法目前都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频率都相对较低。

2.化学修复技术1)土壤淋洗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是通过化学洗涤剂的化学作用来实现修复污染的技术。

就目前的使用现状来看,这种技术的使用范围较为局限,且存在着可能使土壤肥力降低、容易引起二次污染以及价格较高等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土壤介质是非均质的集合体,结构复杂,大量有机、无机胶体和氧化物相互交错、混杂,介质表面上的存在电场和剩余力场,具有巨大的表面能,能与土壤液、气相中的离子、质子、分子相互作用。

与此同时,土壤中的生物体系非常丰富,包括微生物区系、微动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其中尤以微生物最为活跃。

土壤生物使土壤具有生物活性,是土壤形成、养分转化、物质迁移、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参与者。

此外,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混合体系,土壤在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氧化-还原特性。

土壤的这些性质,使土壤具备了一定的自净能力。

虽然土壤自身的净化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但是如果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在数量和速度上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即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终将会导致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在中国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这些污染场地的存在带来了双重问题:一方面是环境和健康风险;另一方面是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解决此问题最直接方法是场地修复[1]。

1土壤修复技术1.1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问题1.1.1重金属污染采矿、冶金和化工等工业排放的三废、汽车尾气以及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是土壤重金属的重要来源。

按生物化学性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作物以及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汞、镉、铅及类金属砷等,因此,必须减少这些元素的含量使其不超过环境的容量;第二类,常量下对作物和人体有益而过量时出现危险的元素,如铜、锌、铬、锰及类金属硒等,应控制其含量,使其有益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

1.1.2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指在石油的开采、炼制、贮运、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多集中在20cm 左右的表层。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落地油和油田的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也是我国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污染土壤中石油主要成分为C15-C36的烷烃、多环芳香烃、烯烃、苯系物、酚类等,其中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多达30种。

1.1.3化肥污染化学肥料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不仅是粮食增产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主体。

在粮食增产中花费的贡献率在40%-60%,稳定在50%左右,但是化肥中的有毒重金属、有机物以及无机酸类等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1.1.4农药污染据初步统计,我国至少有l300-1600万hm 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

造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据2000年国家质检总局数据,全国47.5%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因农残超标被退回的出口农产品金额达74亿美元。

1.2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现有污染土壤的修复途径包括:第一,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第二,通过固化或钝化作用改变污染物的形态从而降低在环境中的迁移性;第三;从土壤中去除[2]。

下面介绍几种土壤的修复技术:1.2.1物理修复治理污染土壤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仅仅限于物理法和化学法。

如早期的焚烧法、换土法以及隔离法等都要求高温、人力以及机械设备等,不仅成本很高,最主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这些处理方法仅仅是使污染物发生了转移,对这些污染物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目前这些方法仅仅应用于处理一些突发的紧急事件。

而现在出现的一些经济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如:电修复法、土壤气相抽提法及CSP 法、热解析法等。

电修复法:将电极插入到受污染的地下水或土壤区域,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形成直流电场,则土壤中的离子和——————————————————————作者简介:徐铁兵(1973-),男,河北辛集人,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资源化。

几种典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综述Overview on Several Typical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徐铁兵XU Tie-bing ;梁静LIANG Jing ;孙玉艳SUN Yu-yan(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37)(Hebei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hijiazhuang 050037,China )摘要:土壤污染是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处理污染土壤常用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其研究进展。

由于各种修复技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为了克服单一方法的缺点,发挥不同修复技术的长处,对加强研发污染土壤的综合修复技术提出了几方面建议。

Abstract:Soil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urrent physical remediation,chemical remediation and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ir research in soil pollution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Because each one has its good points and limitations,therefore,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a single method,play the strengths of different remediation technolog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omprehensiv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aminated soil.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石油烃;持久性有机物(POPs );土壤修复技术Key words:soil pollution ;heavy me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313-02·313·价值工程颗粒物质会沿着电场方向发生定向的电渗析、电泳运动以及电迁移,使土壤空隙中的荷电离子或粒子发生迁移运动;热解析法主要用于修复有机物,它是通过加热升温土壤,收集挥发性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土壤气相抽提法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是去除石油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石油组分;CSP法是用煤和焦炭等含碳的物料当作吸附物,在90℃和强烈搅拌下通过煤表面强力吸附烃基污染物,然后用重选或浮选法将干净的土壤和吸附有烃基化合物的煤分开。

电修复法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相比具有经济效益高、不破坏现场生态环境以及接触毒物少的优点,更加适用于治理渗透系数低的密质土壤。

而热解析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力并且容易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结构水,同时还会向空气会发有害蒸汽而造成二次污染。

土壤土壤气相抽提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处理污染物的范围宽、可由标准设备操作、不破坏土壤结构及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优点。

1.2.2生物修复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时候利用生命的代谢活动使污染的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修复土壤的方式为生物修复。

目前有以下三类:①微生物修复。

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具有沉淀、吸收、氧化和还原的作用,微生物修复就是利用这种作用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和降解复杂的有机物。

影响微生物修复土壤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水分、pH以及氧气等。

每种微生物对生物因子都会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同一个环境中,多种微生物就比一种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宽。

如果环境的条件超过了所有定居微生物的耐受范围则微生物的修复作用就会停止。

②植物修复。

利用能够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设想是美国科学家Chaney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这就是植物修复技术。

污染土的植物修复技术根据植物修复的机理和作用过程可以分为4种基本类型: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和植物降解。

植物提取主要是靠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运输并储存在植物体的地上部分,通过种植和收割植物而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植物挥发净化土壤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植物根系分泌的特殊物质的作用下转化为挥发态,其二是植物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在转换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植物稳定是指植物通过某种生化过程使污染基质中污染物的流动性降低,生物可利用性下降;植物降解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联合作用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这种主要是处理复杂的有机物。

以上几种方式中植物提取修复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而植物挥发修复技术仅仅限于挥发性物质,将这些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有没有环境风险还不确定,因此应当谨慎采用;植物稳定修复仅仅是暂时固定污染物,当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时污染物可能将重新被激活而恢复毒性;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③动物修复。

动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土壤动物群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分为直接作用:吸收、转化和分解;间接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

动物修复技术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植物体和粮食等饲喂动物,通过研究动物的生化变异来研究土壤的污染状况;第二,直接将蚯蚓、线虫类等饲养在污染土壤中进行研究。

目前这项技术较多的应用在石油类污染中。

1.2.3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通过土壤中的吸附、溶解、氧化还原、拮抗、络合螯合或沉淀作用,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性或生物有效性。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第一,固化:为了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一般是将含有重金属的污染土壤与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熟化后形成渗透性较低的固体混合物,从而隔离了污染土壤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将污染物固封在固化物中;第二,稳定化: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小以及毒性小的形式或状态,主要是通过在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或价态实现的;第三,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对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的原油进行萃取主要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进行的,萃取后对有机相进行分离,回收油用于回炼,而分离的溶剂循环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