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新闻两则》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
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
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 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2.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
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 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 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 的暗淡前途。
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在过去一年
第三层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
中……敌仅 余十座
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
蒋军全线溃败的背景。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
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第四层
去年七月…… 弃城逃窜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
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
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
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第五层
南阳守敌王凌 云……等着他的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 云的前途黑暗。
这则新闻除以上两个特点外,还
有另外一个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 在这则新闻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3.构思特点不同多而不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连历史与现在,纵横
挥写,引而有度。
4.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 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 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
我军主动 敌军必败
新课导入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 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 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 胜前进的斗志。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 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预 习 检 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二十八宿 . ( xiù ) 阻 遏 . ( 绥靖 . . ( suí jìng ) 杜聿 . ( yù )明
指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和导语。
标 题: 电 头: 时 间: 导 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 1948年11月5日 第一句话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
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在人民解放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
第一层
军……我军当
是导语
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
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
是在等着他的”。
课 堂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1.学做播音员。组内播报两则新闻。 2.就学校或班级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一则新闻。
板
书
设
计
第一层:导语 照应题目 第二层:背景 蒋军溃败
中原我军 解放南阳
第三层:回顾 第四层:胜利 第五层:预言
主体: 我军 胜利
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1.文体相同: 都属于新闻。
2.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 5.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
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 相同点:
作者都是毛泽东。
3.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
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4.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è
)
2.解释下列词语。
(1)要塞: 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2)管辖: 管理,统辖。
1948年11月5日
经过和结果 时间
速读新闻,理清 事件原因 新闻的六要素。 人 物 地 点
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 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 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 利的攻势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即占领南阳
南逃的背景、时间。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
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南阳为古宛
第二层
县……多是出
生于南阳一带
是背景 资料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
自古以来就在军事上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