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普查水闸上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拦河闸位于辽河的主要支流——西拉沐沦河下游,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境内,距赤峰市区180千米,距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62千米处。

该枢纽工程于1976年兴修,由昭乌达水利队设计,控制流域面积28173平方千米,设计浇灌面积50万亩,百年洪峰流量为4120m3/s,共24孔,拦河闸闸底高程为米,1978年8月完工并交付利用。

海拉苏枢纽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和闸前淤积,1999年按照水利部关于病险水库安全复核的精神,开始安全鉴定工作,监理单位为赤峰禹龙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是赤峰市设计院,施工单位为内蒙古黄河辽河工程局;2003年4月4日动工建设,拦河闸闸底高程提高到米,百年洪峰流量为2880 m3/s,于2005年7月15日完工并投入利用。

二、自然条件
第一节自然概况
西拉沐沦河是辽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南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

流经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南部,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南缘和翁牛特旗北缘,通辽市开鲁县东南,于海流吐处与老哈河汇流于辽河干流,河道全长397㎞,;流域面积28669平方千米。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属于西拉沐沦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积28173平方千米,枢纽处以上流域属于丘陵沙带,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峻,致使下流河床淤积严峻,据资料统计1982—1998年海拉苏至
台河口段河床淤高米。

西拉沐沦河下游为沙质河床,河道分叉较多,主流游摆不定。

河床土质为中砂、细砂、粉砂,平均比降%0。

两岸除有一部份宽敞而平坦的草场外,大部份为起伏不平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

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处以下两岸农田多散布在沿河平川地域,左岸草牧场面积大,右岸耕地村落较多。

第二节气象、水文
本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酷寒,夏日酷热,日夜温差在10-15℃之间,连年平均。

年内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达,最低气温多发生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达。

11月至翌年3月连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7月份平均气温在16-24℃。

连年平均大风日数在40天以上,连年平均风速在之间,风向多为西北风。

风期(6-9月)最大风速为29m/s,连年平均风期最大风速,风向多为西南风和西北风。

流域内蒸发量为,其中以5月份最大,占全年蒸发量的18-20%,1月份最小,只占年蒸发量的1-2%,其散布特点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

该工程依据海日苏水利枢纽水文站(原西拉西庙水文站)1952-1998年的年径流观测资料和分析功效,西拉木伦河海日苏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28173平方千米,连年平均来水量92870万立方米,Cv=,Cs=2Cv,P=50%连年平均径流量90080万立方米,设计典型年是1962年,年来水量为96322万立方米。

水文功效采用内蒙水设院
(1999年)西拉木伦河流域防洪计划的功效,即百年洪水应为2880m3/s。

第三节泥沙、冰情
西拉沐沦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来沙集中于汛期6-9月,占全年来沙的75-85%,西拉西庙站(海拉苏枢纽)以上输沙量由上而下沿程逐渐增加。

西拉西庙至台河口段区间沙量在大水时沿程增加,小水时减少,按如实测资料,西拉沐沦河连年平均含沙量为m³,汛期6-9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7-8月的输沙量占全年的%。

中值粒径d50=,平均粒径dpj=,最大dm=<,占土重的%。

但悬移质趋势是淤积。

西拉沐沦河流域的封冻发生在每一年11月中旬,开河日期常在每一年3月份至4月份上旬。

封冻时刻近4个月,西拉西庙站最大冰厚,一般年份最大冰厚左右。

第四节工程地质
西拉沐伦河流处于华西——燕山运动形成的褶皱形断裂带,河床所经之地,多为易冲洗的第四系堆积层——砂土、重粘土,河床质流露为粉砂及细砂,河岸极易冲洗,且无坚实的天然节点,这是西拉沐伦河成为多泥沙河流的地质原因。

按照海拉苏枢纽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其地层岩性为:表层为细砂层,层厚1-3m,层底高程为-445.45m,呈灰黄色,细砂为主,含量占30-50%,中砂次之,含量少于20-30%,中砂含量由上往下逐渐增加,砂粒成份以石英为主,较圆滑。

含少量砾的中砂层,层底工程大致从基岩至442.85m,呈灰
黄色砂粉含量超过70%,其中,中砂含量为30-50%,粗砂次之,砾石含量为10-20%,砂粒成份以石英为主,颗粒具必然棱角。

三、工程任务及规模
自1978年工程建成投入利用以来,每一年向上述灌区供水达亿立方米以上,设计浇灌面积50万亩,有效浇灌面积28万亩。

保护10个乡镇苏木国营农牧场,5万多人口,28万亩耕地,和200万亩优质草场或放牧场。

有翁牛特旗和巴林右旗的6个乡(镇、苏木)、国营农牧林场受益,总人口万人,其中蒙古族万人,属少数民族地域。

人均纯收入3683元,生态环境取得明显的改善。

目前该工程已成为赤峰市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和畜牧基地之一,不仅对翁牛特旗、巴林右旗的经济进展起到了庞大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本地域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增进了民族团结,通过综合治水用水,枢纽工程在沿河两岸地域发挥出了庞大的社会效益。

四、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工程由拦河闸、土坝、左右进水闸、公路桥、水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海拉苏水利枢纽设计浇灌面积为50万亩,按照GB50201-94《防洪标准》第6.1.1和条规定,工程等别定为大Ⅱ型,主要建筑物品级为2级;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重现年为100年。

设计过闸流量为2880m3/s,设计引水流量为左岸为120m3/s,右岸为100m3/s;设计浇灌面积50万亩,其中左岸进水闸控制巴林右旗达林台灌区20万亩,右岸进水闸控制翁牛特旗幸福河灌区、乌兰吉达嘎
灌区30万亩。

(1)拦河闸的级别为2级,共24孔,总长为,每孔净宽*米,平卧式钢闸门,启闭机型式为QPQ2*16型共24台。

挡水高度,闸底高程。

2003年除险加固后设计流量为2880立方米/秒;上游铺盖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厚50cm,高程,铺盖底是100号砼垫层;闸底板高程,长13m,钢筋混凝土结构,100号砼垫层;闸墩顶高程为中墩尺寸*,钢筋混凝土结构;排架顶高程为,启闭机室地面高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墩直径为,桥面高程为;钢筋混凝土消力池20m,高程为443.8m。

块石混凝土海漫水平段长15m,厚0.60m,0.10m 厚碎石垫层,高程为;钢筋混凝土海漫斜坡段长25m,斜坡为1:10,厚0.60m铅丝石笼,下垫0.10m碎石垫层,400g/m2无纺布一层;铅丝石笼防冲槽10m长,厚2m,高程。

基层梢料沉排,400 g/m2无纺布一层。

除险加固前设计流量为4120立方米/秒,原闸底高程为,闸孔净宽为10*。

(2)左右岸进水闸级别为2级,左右岸各三孔,总宽各为,闸底高程为米,闸室净宽均为8m*米,设计引水流量左岸为120m3/s,右岸为100m3/s。

(3)公路桥级别为公路2级,桥长,桥面宽7+2*,设计标准为汽1五、挂80。

(4)水电站为河床式,级别为3级,除险加固前装机为560kw,加固后为600kw,年发电量为120万度。

(5)土坝级别为3级,细砂均质坝,土坝长1013米,顶宽10m,
坝高6m,上下游边坡1:。

下游钢筋混凝土护坡,堤顶高程
五、工程管理
本工程以浇灌为主,兼有发电、交通等作用,因此在工程运行中,主要考虑运用与泄洪的问题。

1当河道来水量在300m3/s以下,24孔拦河闸能够落闸蓄水,向两岸灌区浇灌和发电。

2当河道来水量在300-1000m3/s时,拦河闸闸门全数开启,按来水量泄洪。

3当河道来水在1000-2880m3/s时,拦河闸全数开启泄洪,各级抢险组织进入临战状态,一旦有险情发生,及时进行抢险,确保工程安全。

4当河道来水量在2880m3/s以上时,属超标准洪水,应按度汛预案要求,组织抢险,在确保工作人员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工程安全,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拦河闸调度运行方式
(1)、当流量少于1000m3/s时分四组开启6孔闸门泄洪。

详见下表:
(2)当流量大于1000m3/s时,24孔闸门全数开启,开启操作规则为:从中间到两边,关闭时从两边到中间,按照不同的来水量,均匀开启或关闭。

该工程管理范围为水闸上下游河道500米之内,水闸左右边边墩翼墙200m内的地带。

工程管理机构为海拉苏水利工程管理局,下设工程管理股、河道站、灌区管理所,对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的管理。

六、工程投资情形
海拉苏水利枢纽是1976年建设,1978年完工并投入利用,工程总投资为1300万元。

2003年对该工程除险加固的建设,工程由内蒙古水利厅之内水建管字【2002】269号文件批复,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800万元,地方自筹万元。

实际完成工程
投资1855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8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到位55万元。

七、存在问题
(1)西拉木伦河为多泥沙河流,拦河闸前及主河道淤积严峻,洪水来的快时淤积如冲不开,百年一遇洪
水将通不过。

(2)冰冻剥蚀严峻,工程混凝土抗冻标号太低,不知足设计要求,拦河闸闸墩、交通桥桥柱、海漫段等
部位的混凝土剥蚀严峻,局部钢筋外露。

(3)2011年7月26日海拉苏水利枢纽拦河闸下泄洪水最大流量达1224立方米/秒,拦河闸下游海漫水平
段混凝土剥蚀严峻,存在横向贯通的贯穿性的裂痕,斜
坡段已经出现沉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