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素养检测 十三 祝 福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祝福
(35分钟,33分)
一、基础达标(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诡.秘(ɡuǐ)瘦削.(xuē)驯.熟(xùn)草窠.(kē)
B.间.或(jiān)简捷.(jié)诧.异(chà)笼.罩(lǒnɡ)
C.蹙.缩(chù)徘.徊(pái)烟霭.(ǎi)乌裙.(qún)
D.负疚.(jiù)模.样(mó)收敛.(liǎn)鄙薄.(bó)
【解析】选A。

B项,“间”应读jiàn;C项,“蹙”应读cù;D项,“模”应读m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看到这样的场面,围观的人群渐渐汇集到广场,一时间议论声、责问
声不绝于耳,偌大的广场里面沸反盈天
....。

B.闲聊时谈到全球疫情方面的问题,话不投机
....。

章某因不满对方所言,抄起屁股下面的木制小马扎就向老孟打去。

C.一名女乘客推着一辆轮椅车,车上坐着一名老年乘客,要求上K42路
191号公交车,众人七手八脚
....上来帮忙。

D.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
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
....中了解他。

【解析】选D。

A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B项,话不投机:话说不到一起。

C项,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D项,闲
言碎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和正事无关的话,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错,应为“只言片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

B.过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节日,无论城市或乡村,无论南方或北方,无论海内或海外,只要是汉民族,都要过年。

C.送灶神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说这天是灶神升天之日,这天晚饭之后,人们便举行“送灶”的祭祀仪式。

D.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工具。

【解析】选D。

A项,偷换主语,可将第一个分句改为“在小说《祝福》一拉开帷慕时”,或删去“鲁迅”二字。

B项,搭配不当,“过年”不是“节目”,应改为“新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节日”或“过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活动”。

C项,“这天”指代不明。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刚刚喜迁新居,欢迎各位亲朋好友登门拜访。

B.我从不参加那些无谓的应酬,即使有人请也从不赏脸。

C.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方便,我明日当面奉告。

D.为了便于日后请教,我想惠存您的电话号码。

【解析】选C。

A项,“拜访”,敬辞,此处不能用于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行为。

B项,“赏脸”,敬辞,不能用于表示自己对别人的行为。

D项,“惠存”,敬辞,不能用于表示自己对别人的行为。

【一点即通】
语言表达得体五要求
1.明确目的,表达准确
语言表达时首先要明确表达的目的,要运用准确的语言使表达具有针对性。

2.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1)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说话时要看清说话人的身份等,要注意根据表述对象尊卑长幼等改换谦辞敬辞,做到谦敬不错位。

(2)用语要礼貌得体,说话要有修养,表达要有人文关怀,忌用语粗陋浅薄。

3.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注意场合是否符合氛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的语句。

4.注重语体,符合要求
注意用语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的情况,要做到语体色彩得体,要分清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表达中使用书面语就会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反之亦然。

5.注重情感,分清褒贬
恰当地选用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能准确严密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情态度。

要注意的是,褒义词和贬义词的褒贬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特定的语境中,如运用在反语的语境中,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
成褒义。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待。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

贺老六死去后,无奈中她又投奔了鲁四老爷家。

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神经质地唠叨,他
们觉得那是一个人完全不中用了的症
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荒街野巷。

【解析】①处要结合下文“贺老六死去后”回答;②处“忌讳她‘不祥’”是原因,应填入结果(或做法);③处结合小说的故事和祥林嫂见到“我”的情景可知,“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

参考答案:①她和贺老六的爱子被狼衔去后②不让她参与年关的祭
祀罢了③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
二、阅读拓展(15分)
(2020•潍坊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

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
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

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

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
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

”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

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着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
旁边。

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①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
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
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
我的女儿。

”“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

”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

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

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脩我按月照数送给他。

”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

”“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

”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

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

”克明气得脸色大变,气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②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

”觉民果断地说。

“是的,再不能迟疑了。

”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

琴把他们制订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

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
一个安。

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
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争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
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

”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

”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了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

”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

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

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

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
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
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

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

“春天是我们的。

”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节选自巴金《春》,有删改) 【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

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表现了淑英由害怕、气愤到坚定、欣喜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致使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D.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了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选C。

根本原因是克明要维护封建秩序。

另外“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也不是事实。

7.本文是长篇小说《春》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春”的原意,然后结合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等分析它的语境义或深层含义,整理作答。

参考答案:①自然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

②淑英的“春天”。

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

③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

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

8.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涉及剪裁处理,联系前文看,上文已经交代了觉慧离家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

’觉民果断地说。

‘是的,再不能迟疑了。

’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这里如果再说就会显得啰唆。

这样处理可以使后面情节更集中。

在表现主题上,更让我们注意到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的不同,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从表达效果上看,略写,是留白,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增加小说的审美趣味。

参考答案:①使行文更简洁。

前面已经交代了采用觉慧离家的办法,不必赘述。

②使情节更紧凑集中。

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

③突出主题。

省略逃离家的过程,集中描写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突显主题。

④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采用蒙
太奇式手法,有意制造“留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审美想象。

(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