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届中考语文写作手法专项训练 :修辞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2021届中考语文写作手法专项训练:修辞方法
1.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C.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D.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B.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C.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3.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塊/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C.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D.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闻一多)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B.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C.我为什么而活着?是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D.石头就是书。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6.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您不是雨露,却带来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却带来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阳,却带来了人间的温暖。(排比)
B.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比喻)
C.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拟人)
D.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呢?(设问)
7.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宇轩昂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声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达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如果说博山、溜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可供城市建设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碌碌无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8.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
C.雨后的天空出现一道彩虹,像是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
D.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笋芽儿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11.下列不属于对偶句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C.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2.下列各句括号内说明了该句的修辞手法,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排比、比喻)
B.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引用、比喻、对偶)
C.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
(拟人、比喻)
D.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拟人、比喻)
1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比喻)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比喻)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比喻)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
1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D.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1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B.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C.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1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B.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
C.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D.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18.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一项是()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9.下列句子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
(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柯灵散文》)
20.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答案:D
解析:D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解析:C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答案:C
解析:C项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5.答案:A
解析:B.排比、比喻;C.设问;D.比喻、反问。
故选A。
6.答案:D
解析:考查知识点是修辞手法A句中“您……您……您……”构成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
B句中“大雁的声音”是本体,“诗歌”是喻体,“是”是喻词。
C句中“歌唱、纠正”往往用来写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主教雀,把物拟人化,生动形象。
D项运用的不是设问而是反问。
句中“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呢?”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D项,“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不是反问句,因为后边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句作答案,所以D项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
括号里应改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修辞手法辨析的考查,来自课文原句,要求学生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定义,学会区分。
学而思秋季第三讲对八种修辞进行了重点讲解,所以这道题整体难度一般。
A 选项是比喻,BCD 选项为拟人。
9.答案:D
解析:A、C两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答案:C
解析:A项,拟人。
B项,夸张。
D项,比喻。
11.答案:A
解析:(“山川”与“古来”词性不相对)
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拟人修辞;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B,D项是拟人,C为比喻
14.答案:B
解析:“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15.答案:D
解析:A.比喻、拟人;B.比喻;C.设问。
16.答案:B
解析:B项是排比,其余三项是拟人。
17.答案:B
解析:B项只点明(阻拦索的)形状是“V”字形,并没有明确的本体、喻体出现,没有运用比喻修辞。
18.答案:D
解析:点拨:A项把小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B项把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C项说嘎子“竖起耳朵”,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19.答案:C
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例句与C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答案:C
解析:A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学习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非常感谢大家的下载,以后会为大家提供更多实用的资料。
马上期末考试了,祝愿期末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