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xx-20xx学年度)
xx年xx月编制
目录一、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1
(一)指导思想1
(二)研究生教育概况2
二、规模与结构情况 3
(一)博士、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3 (二)学科设置与经济发展融合度 5 (xx)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5
(四)重点学科情况8
(五)学科评估水平10
(六)学位点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情况11 xx、招生与就业情况11
(一)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11
(二)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14
(xx)学位授予情况15
(四)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21
四、资源与条件情况29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29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34
(xx)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52
五、培养与管理情况57
(一)研究生课程改革和建设情况57
(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59
(xx)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工作实施及成效70
(四)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及成效72
(五)研究生论文发表、专利授权及科研获奖情况74 (六)研究生参加国家及省级相关专业能力比赛获奖情况79 (七)研究生培养特色及改革典型案例80
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效81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错误!未指定书签。

(xx)学术或学位论文评优获奖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情况88
(五)研究生奖助体系建设情况95
(六)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95 (七)思想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情况95
七、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情况97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97
(二)留学生情况97
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98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98
(二)下一步改革与发展工作举措99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xx-20xx学年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xx〕1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等文件精神,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力度,加强质量常态监控,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现编制《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xx-20xx学年度)》,旨在向社会公开我校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学位授予、毕业及就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化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并总结上一学年度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以xx理论、“xx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深化执行教育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深入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为发展中医药特色研究生教育,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二)研究生教育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已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学科比较齐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是有权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位;是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单位;是开展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4个专业学位的工作单位。

为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学校于2014年2月将研究生部更名为研究生院,并增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全面推行研究生二级学院(临床医学院)管理,形成“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合署办公的研究生全方位教育管理部门。

我校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5个福建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培育项目,1个福建省联合培养省级示范基地。

目前在校研究生1444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9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8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866人,还有其它各类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300多人。

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

二、规模与结构情况
(一)博士、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位点建设,已建立起门类较齐全、层次多样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二级学科);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二级学科);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各学位点分布情况见表2-1。

表2-1 福建中医药大学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备注:1.“※”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为兼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为自设专业;4.“○”为
未获一级学科授权
(二)学科设置与经济发展融合度
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xx-2020年)》等系列文件的发布,中医药健康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同时,新医改方案、“一带一路”和福建省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日益广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在学科设置上,学校根据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依托中央、省政府、学校所提供的资源扶持,积极主动适应福建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康复优势特色学科群和中医健康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使学校成为福建省中医药知识创新和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努力在高校服务海西经济建设上发挥带头辐射作用。

目前,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2人,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6人。

(xx)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20xx-20xx学年,学校在校研究生1444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9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8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866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占全校硕士研究生的64.1%;在校全日制本科生xx977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7.6。

详见表2-2、表2-3。

表2-2 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表2-3 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20xx-20xx学年研究生因攻读难度、身体状况、提前工作、超过学习年限等原因退学8人,均为学术型研究生。

(四)重点学科情况
学校认真执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自身所有的中医药学科群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科学规划、稳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出学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

20xx年11月,我校的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和9个“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顺利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检查与验收工作,其中中医诊断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护理学等4个学科获“优秀”;在福建省级重点学科考核验收中,我校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2个学科考核结果为“优秀”,康复医学和中药学2个学科考核结果为“良好”。

目前,学校拥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

详见表2-4~2-7。

表2-4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一览表
表2-5 福建中医药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表2-6 福建中医药大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一览表
表2-7 福建中医药大学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一览表
(五)学科评估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亲任组长的学校学科评估领导小组和各学科评估专项小组,并经校党委专题研究讨论后,组织我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护理学和临床
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参加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从动员部署到最终材料的网上提交,历时将近2个月,前后共组织了8场相关工作会议,于2017年1月,完成各学科评估异议信息反馈与处理工作。

目前学校的学科评估工作进展顺利,下一步将进入学位中心的评估结果反馈阶段。

20xx年xx月,在艾瑞深中国校友网最新发布的《20xx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中,我校中西结合学科获评福建省医学院校唯一五星级中国一流学科,全国排名第8。

(六)学位点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情况
根据国务院委员会《关于下达调整确认后的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xx]12号)文件精神,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已取消,独立设置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0xx年,我校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已参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项评估。

我校现有的33个学位授权点(扣除自设和未设置招生专业)已于20xx年开展校内第一轮学位授权点自评互评工作,未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

2017年,我校各学位授权学科将采取自评与聘请国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或现场评审)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

xx、招生与就业情况
(一)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1.规模与结构
20xx年,全校共招收各类研究生59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人(含境外生8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44人(含境外生3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
研究生xx4人,七年制转段259人。

本年度国家未安排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医师承)工作。

图3-1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年录取各类研究生构成图
2.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大陆地区)
20xx年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xx9人,计划招生21人,实际录取21人,圆满完成大陆博士生招生任务,详见表3-1。

表3-1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一级学科名称报考
人数
招生
计划数
录取人

报到人

一志愿录
取数
录取申请审核
制博士人数
中医学67 9 9 9 9 0
中西医结合42 12 12 12 12 1 合计xx9 21 21 21 21 1
3.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大陆地区)
20xx年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127人,计划招生140人,录取141
人[其中一志愿录取85人(含推免生xx人)]。

实际报到xx2人,保留入学资格1人,放弃入学资格8人。

详见表3-2。

表3-2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20xx年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576人,计划招生423人,录取423人[其中一志愿录取xx9人(含推免生24人)],另七年制转段259人。

实际报到407人,未报到xx人均为长学制转段学生本科未正常毕业。

详见表3-3。

表3-3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年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经统计,20xx年一志愿报考人数与20xx年基本持平。

20xx年一志愿录取率(含长学制转段)为89%,较20xx年82%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长学制转段学生数量激增。

(二)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
1.20xx-20xx学年,学校继续深化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和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符合博士研究生招生规律的机制与模式,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开展以“申请-审核制”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20xx年首次招收1名“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

同时进一步强化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博士生导师每年招生资格的复审工作,保证招生导师有足够学术科研资源提供给博士研究生使用,形成以学科为主体、研究生院以服务和督导为主的工作格局。

2.20xx年开始七年制转段纳入正常招生计划,20xx年我校长学制转段人数
为259人,达历史新高,占硕士招生总计划的45.5%,且首次正式纳入研究生推免招生管理,复试时间安排及程序均与往年完全不同,对20xx年硕士招生工作带来较大冲击。

为贯彻相关政策,同时既满足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又保证相对稳定性,尽量避免由此造成学科发展结构失衡,缓解骤然升温的考生求学矛盾,我校提前规划、细化规则,综合学术型生源紧缺、中医专业学位培养容量饱和及全校各学科协调发展等因素,合理制定不同类别计划比例,以二级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标尺,以第一志愿报考增长率为学科招生计划分配依据,并针对“5+3”一体化培养和7年长学制两种不同模式,合理制定不同模式复试调剂方案,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对相关学科及招生学院指导,所有自主划定的初试成绩均不低于国家线,确保了生源质量。

(xx)学位授予情况
1.学位授予人数及如期获得学位率
20xx-20xx学年,我校授予各类研究生学位共计519人,其中授予学历研究生医学博士学位30人(22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73.3%);授予学历研究生医学硕士学位xx1人(xx2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94.4%);授予学历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293人(291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93.3%),其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285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8人;授予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医学硕士学位26人;授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9人。

20xx-20xx学年学校无撤销学位情况。

详见表3-4~3-6。

表3-4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博士学位授予情况
表3-5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情况
表3-6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情况
2.当年获得学位的学历研究生学习年数
20xx-20xx学年授予学历研究生医学博士学位30人中,学习年数3年14 人,
3-4年8人,4-5年6人,5-6年2人;授予学历研究生硕士学位(不含同等学力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454人,学习年数3年430人,3-4年21人,4-5年3人。

详见表3-7、表3-8。

表3-7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授予学历研究生博士学位学习年数表
表3-8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授予学历研究生硕士学位学习年数表
(四)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20xx 年,学校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人数47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449人。

截止20xx年8月31日,我校博士研究生就业率xx0%,硕士研
究生就业率93.31%(统计数据不含定向生和海外生)。

详见表3-9~3-14。

表3-9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数
表3-xx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数
表3-11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博士研究生就业率
表3-12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
表3-xx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博士研究生直接就业单位性质
表3-14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硕士研究生直接就业单位性质
通过对63家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或实地走访(对象为1xx名已毕业研究生),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研究生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执业道德等方面给予较高评价:我校毕业研究生热爱本职工作、遵循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扎实、临床能力较好、科研能力和独立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

总体对我校毕业研究生的满意度较好。

四、资源与条件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1.重点研究基地
20xx-20xx学年,学校新增了“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学校拥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技术服务中心,8个国家(局级)xx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检索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一级实验室,7个省级二级实验室,4个省级科研基地。

详见表4-1。

表4-1 福建中医药大学重点研究基地情况汇总表
2.科研项目及科研总经费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我校各类科研项目共321项,经费达2239万元,国家自然基金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xx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xx项,校级科研项目85项。

3.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6个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36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实践基地。

详见表4-2、表4-3。

表4-2 福建中医药大学产学研实践基地
表4-3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汇总表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20xx-20xx学年度学校通过财政拨款、学费、专项等经费投入,用于研究生
奖助达xx00多万元。

投入xx万元用于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投入223.5万元用于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业务经费,投入71.8万元用于导师津贴,投入6万元用于研究生实验平台的使用及维护。

详见表4-4~4-xx。

表4-4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各类资助情况
表4-5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情况
表4-6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情况
表4-7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xx助一辅”情况
表4-8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情况
表4-9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入学奖学金情况
表4-xx 福建中医药大学20xx-20xx学年度研究生基础学业奖学金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