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SC-00101姜半夏饮片工艺标准验证方案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验证方案文件编号YZ-DSC-00100
工艺名称姜半夏饮片
验证方法同步验证
提出部门生产部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方案目录1 引言
1.1 概述
1.1.1 背景概述
1.1.2 产品概述
1.1.3 法定制法和依据
1.1.4 工艺流程图
1.2 验证目的、期待结果及变更程序1.3 范围
1.4 验证依据及使用的文件
1.5 职责
2 验证前工艺条件确认
2.1 人员确认
2.2 公用介质确认
2.3 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确认
2.4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确认
2.5 工艺文件的确认
3 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
3.1 领料
3.2 拣选
3.3 浸泡
3.4 蒸煮
3.5 切制
3.6 干燥
3.7 分装
3.8外包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7 附件
1 引言
1.1 概述
1.1.1 背景概述
1.1.1.1 本公司完成了姜半夏饮片生产用主要设备(SX-3筛选机、CT-C-Ⅱ热风循环烘箱、煮炉、QY-300高速截断往复式切药机)的确认工作,主要生产设备的确认报告均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1.1.1.2 姜半夏饮片是第一次在本公司新车间投产,本验证方案的设计有助于证明姜半夏饮片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此验证方案为即将进行的生产工艺验证和将来进一步的验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1.1.2 产品概述
1.1.
2.1来源:
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1.1.
2.2产地:浙江。
1.1.
2.3产品性状:
本品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成类球形。
表面棕色至棕褐色。
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1.1.
2.5功能与主治:
温中化痰,降逆止呕。
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1.1.
2.6 炮制作用:。
1.1.
2.7用法与用量:3~9g。
1.1.
2.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1.3 法定制法和依据
1.1.3.1 法定制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
每lOO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1.1.3.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1.1.4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见“附件1 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验证目的、期待结果及变更程序
1.2.1 验证目的:证明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过程确实能够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要求及质量标准的饮片。
1.2.2 期待结果:通过对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的验证,确认该生产工艺是有效的,可重现的;经过预先设计的工艺参数下做合适的测试,确认按照批准的生产工艺规程生产的最终
产品,符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所有出厂要求。
1.2.3 变更程序:验证过程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时,应填写“附件2 验证方案变更申请批准表”,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1.3 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生产批量定量的前提下,普通中药饮片车间厂房设施确认、设备确认部分确认(包括:设计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合格后的中药饮片车间控制区姜半夏的生产工艺验证,同时对相关设备的性能进行确认及评价。
1.4 验证依据及使用的文件
1.4.1 验证依据
1.4.1.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1.4.1.2 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规程(草案)
1.4.1.3 姜半夏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1.5 职责
1.5.1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1.5.1.1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
验证领导小组根据各生产工艺、设备、方法等要求,验证情况及验证涉及的范围,组织设立本验证项目小组。
1.5.1.2 职责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立工作;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实施结果的报告工作;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1.5.2 验证工作中各部门职责
1.5.
2.1 质管部职责
a 质量管理部是验证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在验证领导小组授权下负责本公司验证的各项工作。
b 负责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项目。
c 组织对验证方案的审核、会审后组织会签。
d 负责组织实施验证方案
e 负责确定验证过程的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
f 负责起草有关验证方案的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g 负责出据检验报告单。
h 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校验和起草使用、维护、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i 负责对有关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j 负责组织验证报告和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k 负责组织验证文件的管理、回收、归档。
1.5.
2.2 生产部职责
a 组织起草验证方案。
b 负责协助质管部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项目。
c 参加验证方案的会审、会签。
d 起草有关验证方案中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和相关记录。
e 负责提供验证的全部技术参数。
f 负责拟定验证方案中有关的技术要求。
g 负责填写验证报告,参加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1.5.
2.3 设备部职责
a 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确认、运行确认;
b 提供设备安装管路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和说明;
c 负责验证过程中有关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d 验证现场的开机、运行
e 负责验证过程中所有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校验、维护保养和培训操作的技术服务和技术知识。
f 起草有关验证方案中的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和相关记录。
g 参加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1.5.
2.4 仓储部职责
a 负责验证中各种验证材料的准备工作。
b 参加验证报告,参加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1.5.
2.5 采购部职责
a 负责协助质量管理部制定验证计划,确定验证项目。
b 参加验证方案的会审、会签。
c 负责为验证过程提供物质支持。
d 参加验证报告,验证结果的会审、会签。
2 验证前工艺条件确认
2.1 人员确认
2.1.1 培训
2.1.1.1 评价方法:查阅人员培训档案,确认是否对有关操作人进行了相关培训,包括GMP、药品管理法、安全防护的培训,进出生产车间更衣更鞋的培训,所在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相关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对维修工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的培训;对质量管理部监控员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培训。
2.1.1.2 评价标准:上岗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关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考试合格,已取得上岗证。
做到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同时,对在线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提问。
2.1.2 健康状况
2.1.2.1 标准:符合GMP中关于人员健康的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身体健康,并且证明文件在有效期内。
2.1.2.2 评价方法:查阅生产操作人员的健康档案,确认其健康情况符合GMP的管理要求。
具体检查评估情况见“附件3 人员培训及健康评价结果记录”
2.2 公用介质确认
2.2.1 生产用水的质量确认
2.2.1.1 目的:确认饮用水的质量符合生产工艺和GMP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中药饮片质量合格。
2.2.1.2 标准:开始验证前,饮用水检验结果合格。
2.2.1.3 评价方法:审查饮用水检验报告单。
具体检查评估情况见“附件4 公用介质检查结果记录”
2.3 原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确认
2.3.1 质量确认
2.3.1.1 目的:确认姜半夏饮片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和包装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2.3.1.2 标准:由质量管理部对所用的原料和包装材料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按照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合格后出具检验报告单,方可使用。
2.3.1.3 评价方法:检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和包装材料是否有质量标准,有无合格的检验报告单。
2.3.2 贮存条件的确认
2.3.2.1 目的:确认原料和包装材料在仓库和车间中间站的贮存符合规定的要求。
2.3.2.2 标准:按照要求贮存,贮存条件正确。
2.3.2.3 评价方法:检查所投入的原料、领用的包装材料在仓库贮存的温湿度记录,检查中间站各物料的贮存台帐;尤其注意内包装材料的贮存条件,严格把握内包装材料的领用、发放和贮存记录。
具体检查评估情况见“附件5 物料质量、贮存条件检查结果记录”
2.4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确认
2.4.1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清洁确认
2.4.1.1 目的:确认生产工艺过程中,清洁状态能够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4.1.2 标准: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厂房和容器具等都应清洁、干燥,无上批产品生产遗留物。
与中药饮片直接接触的内表面材质光亮。
2.4.1.3 评价方法:每批产品生产前,检查所有使用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已清洁标识,清洁时间在效期内。
2.4.2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和运行情况确认
2.4.2.1 目的:确认设备维护保养能够保证设备达到正常的生产状态,运行情况良好。
2.4.1.2 标准: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设备性能参数做为运行标准,设备按照规定维护保养,有完整的设备运行和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2.4.1.3 评价方法:每批产品生产前,检查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的运行及维护保养情况。
并根据设备确认方案,查证设备确认报告,考察是否需要对设备进行再确认。
2.4.3 操作室与辅助室的清场确认
2.4.
3.1 目的:确认操作室与辅助室的清场能够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4.
3.2 标准:所有的操作室和辅助室内应清场,无任何与生产有关的杂物及前批产品的生产遗留物;台秤定置摆放,并有校验记录和计量局发放的合格证。
2.4.
3.3 评价方法:在每批产品生产前,由质量管理部监控员对所有的操作室和辅助室进行检查;在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按照“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规程”、“清场管理规程”、“各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由质量管理部监控员进行清场检查,合格后,在清场记录上签字,清场记录纳入批生产记录。
具体检查评估情况见“附件6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清洁,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检查结果记录”
2.5 工艺文件的确认
2.5.1 工艺文件使用的正确性确认
2.5.1.1 目的:确认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文件的正确性,以保证操作正确。
2.5.1.2 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中的处方量及批生产指令中的处方量是现行批准的文件,并经审核,正确签发。
所有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都是经过审批后签发的现行文件,无旧版本文件存在现场,在执行过程中能够避免各种操作错误,防止混批、混药或影响中药饮片质量。
2.5.1.3 评价方法:核对生产过程中的领料单、批生产指令、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等生产执行文件的签发时间、使用期限。
并对投料量进行核对,确认其与实际相符。
2.5.2 批生产指令的明确性和有效性的确认
2.5.2.1 目的:确认批生产指令中各项生产操作规定的明确性和生产指令在生产过程中流转的有效性。
2.5.2.2 标准:批生产指令中,有明确的生产批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
2.5.2.3 评价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检查操作工的实际操作,核对批生产指令的要求,对照标准操作规程确认各项是否清楚、明确和充分,检查执行生产指令的时间和坚决性是否切实保证批生产指令的有效性。
具体检查评估情况见“附件7 工艺文件检查结果记录”
3 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
3.1 领料:由拣选生产岗位人员执行《生产车间领料标准操作规程》(SOP - SC -01101)3.1.1拣选岗位领料人员按照生产指令单开具物料领料单,向仓库领料时要作好数量和质量状况的交接验收,如有数量不符或质量问题,可拒绝领料,并向上级领导反映。
3.1.2应对半夏原料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期限进行验收,贮存期超过1年的,可拒绝领料。
3.2 拣选:由拣选生产岗位人员执行《拣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 - SC -00101),《SX-3筛选机标准操作规程》(SOP - SB-01001),
3.2.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2.2 将原药材去除杂质(伪品、虫蛀、霉变,泥沙和非药用部位),筛去灰屑,切掉非药用部位,统一盛于专门器具,排放整齐。
拣选时要保证全部药材都翻动并拣选干净。
3.2.3 拣选结束,在质管部现场监控员监控下进行称量,同时如实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和中间产品一起转入洗润岗位,由洗润岗位操作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在中间产品递交单上签名,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审核后签名。
3.2.4 清场:由拣选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拣选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00101)
具体测试结果见“附件8 拣选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3.2 洗润:由洗润岗位操作人员执行《洗润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0201),《XY-660滚筒洗药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B-00201),《RYI-1000润药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B-01100),《LZ0.024-0.4-D 全自动电热蒸汽发生器标准操作规程》(SOP-SB-01500)
3.2.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2.2将拣选后的半夏置于洗药池中用水浸泡。
3.2.3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
经质管部现场监控员检查合格后,由洗润岗位操作人员取出药材称量,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和洗润后的中间产品一起转入切制岗位,由切制
岗位操作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在中间产品递交单上签名,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审核后签名。
3.2.4清场:由洗润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洗润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3 -00201)
具体测试结果见“附件9 洗润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3.3 蒸煮:由蒸煮岗位操作人员执行《蒸煮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0301)、《煮炉标准操作规程》(SOP-SB-01401)。
3.3.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3.2每lOO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3.3.3 蒸煮岗位操作人员将中间产品转入煮炉锅内,放满一锅后,打开煮炉电源,待圆气(有蒸汽冒出)时开始计时,煮2小时,至米醋完全被半夏吸尽时,停止加热,闷润至室温,将煮过的中间产品转入周转筐中。
3.3.4 操作人员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和蒸煮后的中间产品一起转入干燥岗位,由干燥岗位操作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在中间产品递交单上签名,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审核后签名。
3.3.5 清场:由蒸煮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蒸煮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00301)具体测试结果见“附件10 蒸煮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3.4 切制:由切制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切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0401)、《QY-300高速截断往复式切药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B-00701)。
3.4.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4.2 用切药机将中间产品切碎,切片比较均匀,放于周转箱中,准确称量出每箱重量,累计出总的重量。
3.4.3 操作人员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和切制后的中间产品一起转入干燥岗位,由干燥岗位操作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在中间产品递交单上签名,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审核后签名。
3.4.4 清场:由切制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切制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00401)具体测试结果见“附件10 切制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3.5 干燥:由干燥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0501)、《CT-C-Ⅱ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规程》(SOP-SB-00900)。
3.5.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5.2 将清洗好的半夏均匀的铺在干燥托盘上,干燥铺层厚度1.5cm,温度70℃,干燥时间
为3~4小时。
填写填写中间产品请验单,交给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复核签字后,通知质管部取样员取样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检验水分,水分必须达到半夏质量标准。
3.5.3干燥结束后,推出小车,下盘,将中间产品装入凉药槽内,自然晾凉。
放于周转箱中准确称量出每箱重量,累计出总的重量。
3.5.4 操作人员填写中间产品递交单,和干燥后的中间产品一起转入蒸煮岗位,由蒸煮岗位操作人员复核确认无误后,在中间产品递交单上签名,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审核后签名。
3.5.5 清场:由干燥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干燥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00501)3.6 分装
3.6.1 领料:包装岗位领料人员按照包装指令单开具包装材料的限额领料单,向仓库领料时要作好数量和质量状况的交接验收,如有数量不符或质量问题,拒绝领料。
3.6.2 分装:由分装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分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0901)。
3.6.2.1 进入生产岗位检查生产场所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更换生产品种及规格前已经清场,具有“已清场”合格状态牌,生产操作记录已准备,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
3.6.2.2 称量:接收检验合格的姜半夏,将塑料袋放于秤上,取中间产品倒入袋中,每袋装0.5Kg,准确称出其重量。
最后剩余的不足最小规格半成品单独装入一个袋中,不和下批成品合箱,做好标志,随成品入库。
3.6.2.3 压合:操作人员执行《脚踏式封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B-01201),压合袋口,生产完成后检验外观性状:内包装完整,无泄漏,包装袋热压密封处压痕均匀、紧密。
3.6.2.4 打标:标签打印执行《标签打印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B-01301),打印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
首张标签打印出来后,当班岗位管理员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交车间当班QA批准方可生产。
3.6.2.5 贴标:取一枚标签,校对合格后,贴在袋上。
其中一个标签应贴于《中药饮片批分装生产记录》背面。
贴好标签的产品放置于周转筐待打外包装。
3.6.2.6清场:由包装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SOP–WS -00901)。
3.7外包:由外包装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01401)。
3.7.1 打包:将贴好标签的成品装入纸箱或编织袋,52袋/箱,用封箱胶带封好。
3.7.2 请检:包装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填写成品请验单,交给质管部现场监控员复核签字后,通知质管部取样员取样检验。
3.7.3 清场:由包装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执行《外包装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
(SOP–WS-01101)。
具体测试结果见:
“附件12 分装、外包装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3 物料平衡率、收率、成品率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14 包材平衡率检查结果记录”
4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进行操作;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4.1 在不合格点重新操作,重新验证不合格项目或全部项目。
4.2 必要时,在不合格点前后操作,进行对照检测,以确定不合格原因。
4.3 若属于生产工艺规程上的原因,必要时报质管部,调整工艺参数。
5 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再验证周期:验证项目小组负责根据验证情况,拟订再验证周期,确认再验证周期为一年,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核。
6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验证项目小组组长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记录、试验结果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
验证领导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作出验证结论。
7 附件
附件1 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件2 验证方案变更申请批准表
附件3 人员培训及健康评价结果记录
附件4 公用介质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5 物料质量、贮存条件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6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清洁,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7 工艺文件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8 拣选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9 浸泡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0 蒸煮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1 切制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2 干燥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3 分装、外包装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4 产品收率、成品率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15 物料平衡率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1 姜半夏饮片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
操作过程;表示辅料、包材;
质量活动;
表示废弃物;“ *”表示关键控制点。
附件2 验证方案变更申请批准表
附件3 人员培训及健康评价结果记录
附件4 公用介质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5 物料质量、贮存条件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6 生产设备、厂房和容器具清洁,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7 工艺文件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8 拣选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拣选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9 洗润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洗药岗位测试记录
附件10 蒸煮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1 切制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0 干燥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干燥
附件12 分装、外包装生产岗位工艺测试结果记录
附件13 产品收率、成品率检查结果记录
附件14 物料平衡率检查结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