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
价值
夏柳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al and formation sealing treatment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Methods A total of 68 adult patients with ASD,who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and formation sealing treatments during January 2010 and May 2012,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other 80 healthy persons taking medical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Echocardiography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t the same period before surgery in control group.The changes of ultrasonic monitoring index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were recorded.Results In observation group,after surgery other ultrasonic monitoring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except 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VEF) values (P < 0.05).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fter interventional interventional and formation sealing treatments may be changed,and echocardiography can well evaluate improvement condi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
同期体检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不同时间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除右心室射血分数外,其余超声监测指标及右心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后AS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较好的评估其右心功能改善程度.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7(029)007
【总页数】4页(P82-85)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介入;心间隔封堵装置;右心功能
【作者】夏柳
【作者单位】635000四川达州,达州市中心医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1
影像医学
近年来,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先天性疾病患者逐渐增多,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见[1]。
房间隔缺损(ASD)是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缺损的6%~10%[2]。
该疾病是因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不全出现遗留缺损而造成血流可相通的先天性畸形,因其缺损直径、病程的不同均对心脏负荷有着不同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ASD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可分为继发孔型和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临床以继发孔型缺损多见[3-5]。
目前,介入封堵术是治疗ASD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6-7]。
本研究分析68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行介入封堵治疗的
ASD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ASD介入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将2010年1月—2012年5月于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成人ASD 68例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介入封堵治疗指征;②
均符合国际心血管疾病组织学会ASD明确诊断标准[1],且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确诊;③年龄均>18岁;④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及家
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者;②除ASD外伴有其他严重心脏疾病者;③自愿退出本研究者。
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
康者80例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均择期行介入封堵治疗,治疗结束出
院后均行1~12个月的随访,随访率100%。
观察组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3、6、9及12个月时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照组在观察组术前同期也均行相同检查。
并记录所有被检者的检查结果。
1.2.1 介入封堵术操作方法:所有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前,先予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100 mg,口服4~6 d,1/d。
手术开始时给予100 U/kg肝素经动脉鞘管注入,每超过1 h追加1000 U。
术后初期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 U,12 h 1次,共5~7 d。
使用Philips心脏病介入系统Allura Xper FD10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DSA),支架为国产火鸟牌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irebird II);鞘管均选择Cordis公司生产的鞘管,对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用6~7 F股动脉鞘管系统,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用6 F桡动脉鞘管系统,肝素100 U/kg注入鞘管内防止血栓形成,常规投照体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1.2.2 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所有被检者均采取左侧卧位,采用GE vivid E9型彩
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美国通用公司),采用SmartFocus探头技术,探头频率1~5 MHz,二维超声显像测量各心腔结构大小。
储存心尖四腔心连续3个周期动
态图像,脱机后动态定量分析并软件后处理。
麻醉医师术中放置右心Swan-Ganz 气囊飘浮导管,测定ASD修补术前肺动脉收缩压。
68例中介入封堵成功60例(88.24%),术后出现血栓2例,心绞痛复发4例,均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
1.3 观察指标
1.3.1 超声心动图监测指标: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右房室瓣口血流速度、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上下径(RVSUAD)、右心室前后径(RVD)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
1.3.2 右心功能指标: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ASa)、右心室收缩末面积(AreaES)及右心室舒张末面积(AreaED)及右心室面积
变化率(RVFAC)。
RVFAC=(AreaED-AreaES)/AreaED×100%[2]。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1 临床资料 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超声心动图监测指标观察组手术前后R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前和术后24 h右房室瓣口血流速度,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3、6个月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及手术前后各时间段主动脉内径、RAD、RVSUAD、RVD均高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肺动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且除术后12
个月,其余时间段均小于术前,术后各时间段主动脉内径、右房室瓣口血流速度、肺动脉瓣血流速度、RAD、RVSUAD、RVD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右心相关功能指标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TAPSE、TASa、AreaES、AreaED均高于对照组RVFAC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均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3。
据相关数据表明,儿童ASD发病率为0.07%,男女比约1∶2~3[8]。
既往资料表明,ASD患者在儿童时期无典型临床症状,一般至青年或中年出现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不全等相应症状就诊时方可被确诊,但此时已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9-11]。
有研究证实,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运动耐量、室性心律失常及
心源性猝死发生风险均较高[12]。
目前,介入封堵术是临床治疗ASD主要手段,
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1,13]。
但也有部分患者因多种因素
致其临床及预后效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故为了解ASD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应积极了解患者在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目前,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诊疗中应用最普遍、患者依从性好的一项评估ASD右心功能的临床检查技术[14-15],根据其设计及操作原理可包括M型超声、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16]。
既往有研究提出并证实,TAPSE、TASa及RVFAC与心脏、放射核素显像技术监测右心功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17],故目前临床美国超声协会颁布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成人右心功能指南推荐TAPSE、TASa及RVFAC可作为评估右心功能的常规指标[18]。
本研究结果显示,ASD患
者行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后其RAD、RVSUAD、RVD、TAPSE、TASa及RVFAC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及右房室瓣口血流速度、肺动脉瓣血流速度据较术前明显减小和降低,其术后24 h变化最为明显,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9-20]。
考虑原因可能为在行介入治疗后,患者右心容量负荷明显减小,故导致
心内径减小,当右心容量负荷减小时可一定程度降低肺动脉和主动脉压力,从而进一步缩小了肺动脉及主动脉内径。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前AreaES、AreaED及RVFAC均较正常人群高,术后各时间点均低于术前,考虑与介入封堵
治疗可改善ASD患者右心容量有关。
有文献报道,室间隔是维持右心功能的重要结构及部位之一,而ASD患者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充盈过度,使室间隔运动受
阻,从而导致右心功能损害。
由此可见,AreaES和AreaED及RVFAC可用来评
估ASD患者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综上所述,经介入封堵治疗后的AS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均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观察其右心功能的改善程度,对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也可有一定的评估作用,但本研究所选样本含量较小,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有待扩大样本含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献】
[1] 康慧元,罗建方,张曹进,等.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对右心功能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
志,2014,20(3):335-337,356.
[2] 毛世方,赵丽红.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定位的应用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3(S1):201-202.
[3] 崔玉娟,崔英凯,张刚,等.军队作训人员运动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
志,2016,28(1):23-25.
[4] 郝鹰,孔冬梅,文灿华,等.探讨心电图与运动试验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空军医学杂
志,2014,30(3):133-135.
[5] 李鸣凤,陈骅,刘昕,等.从误诊病例思考应激性心肌病诊治现状:附3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
治,2016,29(2):6-11.
[6] 王学娟,于东睿,王广云.1例飞行员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体能恢复训练效果观察[J].空军医学杂
志,2015,31(5):342-343.
[7] 付强,赵敏,张倩,等.房间隔结构异常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J].首都医科大学学
报,2016,37(1):48-53.DOI:10.3969/j.issn.1006-7795.2016.01.010.
[8] 韩国华,马兴杰,张鹏,等.应用2014西雅图心电图判读标准筛查部队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可行性研
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7):82-84.
[9] 赵华,付义敏,贾咏梅,等.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的临床研
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725-728.DOI:10.13210/ki.jhmu.20160108.007.
[10]陈娇,许浩,周心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解剖型室壁瘤的多重性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3(S1):73.
[11]吴学宁,张招,王江涛,等.某高海拔训练基地参训官兵高强度运动后心电图评分变化及其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5-18.
[12]吴伟,蒙革,石银华,等.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10):104-107.
[13]李彬,张强,刘成霏,等.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右心功能变化[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2):194-196.
[14]王江涛,马永娜,崔玉娟,等.高强度负荷训练对新入伍战士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1-14.
[15]张晓红,乔琦,刘万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3(2):218.
[16]刘斌,袁和培,孔祥磊,等.成功取出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及血管内长期遗留导丝1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2):68-70.
[17]Sven Dittrich M D, Matthias Sigler M D, Helga Priessmann M D. Late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fter closure of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with a gore septal occluder (GSOTM)[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6,87(5):945-950.
[18]程京华,闵煜榕,宫剑滨.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一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6):7-9.
[19]侯迈,王立清,张红超,等.自体心包及其复合补片在心脏手术中选择性的应用[J].空军医学杂
志,2013,29(4):203-205.
[20]杨丽,张俊峰.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心电图误诊30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