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二十年后回故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二十年后回故乡》教学设计
情况分析:
《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想象作文,孩子缺少这种体验,于是我从两方面着手——二十年后和回故乡。

我先创设情境,教师先入为主,领着学生跨越时空来到二十年后,换位想象、倾诉别情。

接着激发情感,融入角色,又逐步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启心路,大胆想象,最后用下水文引路,指导学生整理思路,一气呵成。

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3.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篇范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1、演示卡通课件,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师用苍老的声音缓缓述说:同学们,岁月匆匆流逝,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师也老了,今年我五十五岁,人虽老,但我的心未老,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练书法、养花鸟、看书旅游……我还是守在我的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只要祖国需要,我会继续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燃烧着自己。

2、换位想象:同学们,二十年后,你们已三十而立,此时你们正在干什么呢?穿着打扮如何?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想未来的样子和从事的工作想想。

3、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大家一定都和老师一样感慨万千。

二十年不见,久别重逢的你们此时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师领路,引导学生用行动、用语言诉别情,营造现场激动人心的重逢情景。

二、再现旧貌,激发情感。

1、我的孩子们,你们二十年没回了?这次回来干什么呢?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展开丰富想象,介绍回家的目的。

2、在《故乡的云》音乐声中,缓缓播放家乡的旧貌录象。

在这二十年中,随着大棚菜、果园、养殖业、旅游业的发展,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板书:家乡(住房、道路、学校、公园、街道、小河等等。

3、久别故乡的游子回来了,试想多少次在梦中流下思乡的热泪、多少次在梦中踏上这片深爱的土地。

板书:“家在梦中何日到”,指着“梦”字问:你在他乡那么久了,魂牵梦系的是故乡的什么呀?惦记的是什么?带着学生进入角色,真情融入,倾诉思乡之情。

4、泪眼朦胧中,我们看见了——(课件演示二十年前家乡的旧貌),多么熟悉的一幕幕,如今你终于见到了你惦念已久的,他(它)变了吗,在变化中熟悉的感觉还存有吗?
5、听说你回来了,你的亲朋好友都来迎接你了,他们有什么变化?引导想象同学、邻居、朋友、亲戚的变化。

板书:亲朋好友(同学、邻居、朋友、亲戚)
6、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板书:重逢(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
7、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8.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我们再来品味一下,第二组课文选编了哪些文章?都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或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9.师生共同回顾,体会表达感情的方法。

三、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默读本次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审题。

本次习作有四点信息:(1)能够写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回忆,(2)能够写与亲人或同学见面的情景,(3)也能够写你想写的其他内容。

确定自己要写哪一个:想一想,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

引导学生独立想象写什么内容,从几方面来写,表达怎样的情感,题目是什么。

2.怎么写?
(1)写好本次作文要点是什么呢?
写好本次的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充分展开想像二十年后家乡的美丽景象。

二是具体描述所想象的美丽景物的特点。

三是要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2)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

能够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

能够侧重一方面来写,比如侧重变化写,能够写房屋道路变化,能够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能够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能够写回家的历程;还能够家乡的某处景观……总来说之是要大胆想象,不拘形式。

3.该怎样开始呢?
(1)注意“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想象说说二十年后“我”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的同学和伙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自己的理想谈自己的变化。

(2)如何设计自己的形象呢?
二十年后你什么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想未来的样子。

如:怎样的外貌、穿着打扮、职业、开什么样的车等。

4.方法提示:
(1)“二十年后回故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想象呢?
能够以下三个方面来张开想象翅膀——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住房、道路、学校、公园、街道、小河等等)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同学、邻居、朋友、亲戚)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
(3)有哪些开头的好方法呢?
读一读下面的开头,你一定会有启发的。

A.岁月流逝,短暂的二十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那时我已有了七年的工作经验,成了一个美国公司的大老板。

双休日,我决定回到自己的母校来看看。

那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乘飞机来到了昔日的机场,一下飞机,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真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并且全是宝马的车。

B.离开家乡二十年了,谁不想念自己的家呢?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也不例外,十分想看一看淳化是否变样了。

所以,我千里迢迢从美国飞回来了。

C.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

因为我是一名科学家,一直在火星研究所工作,很久没有回过家乡了。

今天,刚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后,我被获准休假一天。

于是,我驾驶着最新型的超光速飞船,穿越太空,不久便来到了家乡淳化的上空。

(4)有哪些结尾的好方法呢?
读一读下面的结尾,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A.啊,二十年后的故乡真是太美了。

B.两天很快的过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的母校,我的家乡。

C.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我为家乡的惊人变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离开家乡那天,我依依不舍,此时此刻,我才深切体会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淳化,我的家乡,我会想你的。

D.我睁开眼,看见妈妈站在我身边,原来是做了个梦。

可梦中的情景却历历在目,于是我绘声绘色地向妈妈说了起来……
5、组内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6、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二十年后回故乡
(开头)“故乡的山,故乡的云……”一首故乡,勾起了我在家乡的那一段美好的回忆。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我一踏上了离别20多年的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这个尘不染的土地,葱郁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将我长途旅行的疲劳消除了,浑身充满了活力。

环顾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块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长满了小树。

树下面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长着黄色的野菌。

一条小河带着远古的情致静静地在这片树丛中穿梭着,成群结对的小鱼在河水中或嬉戏着,或上窜下跳地寻找着食物。

我来到农民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喷泉。

喷泉喷出的水花足有两三米高,几个喷点环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水洞。

喷泉中心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座凉亭,一个“路人”正顺着小路走上去,它好象也是被此情景所吸引,想坐在凉亭上细细观赏。

喷泉周围是一排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看到这些景色,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伙伴们嬉戏的场景,真是太有趣了!
天近黄昏时我来到了母校。

走进校园,望见以前校园尘土飞扬的操场变成同学们的娱乐场所。

两排绿树成阴,像两支强壮的队伍在听从命令。

在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是从以前的学校时留传下来的,榕树旁边还有很多的小草和同学们的欢笑陪伴着它,另它不会觉得孤独。

同学们有的在那里跳绳,有的在那里玩游戏,有的在那里聊天,同学们累了的时候还能够在草地上休息、睡觉。

让同学们的下课十分钟是多姿多彩的。

走到小花园时,我也不免想起,上小学时,常常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打闹闹。

(结尾)“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美丽的歌曲,仅仅它听起来不在那么陌生,因为我现在还站在家乡的土地上,还欣赏着家乡的美景,我爱我的故乡!
五、整理思路,试写初稿。

1、指导学生根据上面提供的思路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同桌交流,借鉴经验。

3、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4、鼓励学生快速习作,在30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回故乡
环境变化:公园、学校、医院、街道、商场、河流等
人的变化:吃、穿、用、精神面貌、性格、言行、生活状况、职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