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n=41)和观察组(盐酸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n=41),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0.7%,对比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46,P<0.05)。
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临床上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比单独应用盐酸氟棒利嗪效果要好。
标签:养血清脑颗粒;盐酸氟桂利嗪;偏头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b)-0142-02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作为原发性头痛的普遍类型,一侧或双侧反复性发作搏动性的剧烈头痛是其最突出的临床特征,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光等症状。
偏头痛好发于中青年人,尤以女性居多。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能控制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造成发作频率增高、疼痛程度加大,严重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该院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患者41例,并以单独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的41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所有偏头痛门诊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与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一致,并排除高血压、血管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其他器质性疾病引发的头痛。
全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发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
观察组组男14例,女27例,年龄21~63岁,平均(36.8±7.3)岁;病程1~12年,平均(5.1±2.1)年;疼痛程度:I级9例、Ⅱ级21例、Ⅲ级11例。
对照组男13例,女28例,年龄19~64岁,平均(37.3±6.8)岁;病程0.5~10年,平均为(4.7±1.7)年;疼痛I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
比较所有患者的性别、病程、疼痛分级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经t(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令全部患者于治疗前1周停止应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0 mg/次,睡前服用1次/d。
观
察组患者服用盐酸氟桂利嗪方法同上,同时联合养血清脑颗粒,4 g/次,3次/d 冲服。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把治疗效果分成四级:痊愈:经过1周治疗后,头疼及伴随症状消失,且半年以上保持稳定未复发;显效:疼痛强度减轻2级,伴随症状改善,发作次数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有效:疼痛强度减轻1级,发作间隔时间变长,头痛持续时间缩短少于2/3;无效:疼痛强度减轻不足1级,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少于1/3,或头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的为70.7%,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6,P<0.05)。
见表1。
3 讨论
偏头痛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的血管功能障碍疾病,具有发作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等特点,其临床治疗上午特效方法。
针对病因治疗是目前较为提倡的治疗方法,偏头痛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西医认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偏头痛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偏头痛患者中约有60%的具有家族遗传史;②精神因素,现代人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偏头痛的发病几率增加,烦躁、焦虑等负面精神因素是诱发和加重偏头痛的重要原因;③内分泌因素,机体内激素水平的上调或下调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女性患者在经前期和月经期,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出现偏头痛,这也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④饮酒、抽烟等不良嗜好也容易引发偏头痛。
经过研究部分学者倾向于偏头痛发病机制为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脑血流量减少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
盐酸氟桂利嗪属二烷基胺类化合物,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主要药物,对于缺血及病理状态下开放的钙通道具有选择性长效阻滞功效,可以将脑血管痉挛状态有效解除,促进脑血流量增加,改善脑血氧供应状态;氟桂利嗪还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导致的脑血管收缩,保护脑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此外,盐酸氟桂利嗪还能对三磷酸腺苷、胶原乳胶颗粒、花生四烯酸造成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抑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养血清脑颗粒的方剂组成为川芎、当归、白芍、钩藤、鸡血藤、熟地、夏枯草、珍珠母、延胡索、决明子、细辛,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效,主要用于血虚肝旺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方中当归、川芎、白
芍、熟地为本方之主药,也是名方四物汤的组成成分,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川芎理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熟地滋阴养肝,四药共奏补血活血养肝之功效;鸡血藤、延胡索活血祛瘀,可增强主药的活血止痛之功效;钩藤、夏枯草、珍珠母、决明子平肝潜阳、安神定志,能增强主药清肝泻火之功效。
以上诸药配以祛风止痛的细辛,既能补血清脑通络,又可养血安神清肝。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黏附率,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改善软脑膜微循环,有效抑制脑血管的收缩,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通过抑制头痛发作和缓解疼痛症状起到治疗作用。
苏锦兴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5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9.3%,单独应用盐酸氟桂利嗪的对照组为73.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红健等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100例,其临床有效率达94%,且该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能力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
本研究结果与以上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41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得到结果:中西药联用临床总有效率是92.7%,显著高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提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提高治疗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治疗偏头痛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