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检测提升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单元检测提升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 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2012年9月,我国
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
A. “山东舰”
B.致远舰
C. “辽宁舰”
D.定远舰
2.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
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


横线处应填写(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收集一些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

据下面图片判断,
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是( )
A.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和平外交独立自主
D.社会生活便捷文明
4. 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C.战略合作的外交政策
D.实行孤立的外交政策
5. 由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和为贵精神的理论总结。

这表明中国( )
A.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和平外交理念根植于传统文化
D.积极全面开展全方位外交
6.20世纪50年代,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
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中国的声音”的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7.2024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首届“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
作论坛”致贺信中指出:“中国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首届中拉航天合作论坛为起点,建设高水平中拉航天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航天技术更好惠及双方人民,持续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这体现了中国( )
A.加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在国际事务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成功返回地球。

嫦娥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
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

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五号
9. 中国航天领域的大国重器以“玉兔”“嫦娥”“祝融”等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的神
话角色来命名,这一做法( )
A.提高了国威军威
B.彰显了文化自信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提升了综合国力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
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下面以“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为初衷的科技工作者是( )
A.焦裕禄
B.莫言
C.屠呦呦
D.邓稼先
11. 下图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反映了(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12.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
化,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水稻),他被称为“”(名誉);图B,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抵抗疟疾的(药名),她于2015年获得(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

(4分) 材料二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
强国的号角》(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什么战略?(1分)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时代,你认为科
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展示出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2分)根据以上材料,
谈谈你的启示。

(1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1)图中故事发生于哪一年?(1分)中国代表团为什么能出现在第26届联大上?(1
分)这对中国有何意义? (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
....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突破期和转型期,实现了由区域性强国向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的转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方面,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另一方面,新中国突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推动公正均衡的国际秩序的发展与完善。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材料三尼克松访问北京之后,由于中美两国国内的不利形势,两国关系进展甚微……在中美双方感到已作好实现正常化的准备之前,两国的国内形势都必须要有所缓和。

……美国的三届总统已等待了将近七年。

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
交“突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2分)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原因。

(3分)
②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访华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2分)
当时中国国内的什么不利形势,使两国关系进展甚微? (2分)“将近七年”的等待后,中美关系发生什么重大变化?(1分)
材料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
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3)根据材料四,总结中美两国外交应该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2分)
15. 某校八年级(1)班展开一场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5分)
【统一之梦】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的两个交接仪式能够顺利举行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1分)这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1分)港澳回归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2分)
【外交之梦】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
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
独立而奋斗。

——周恩来(2)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的讲话?(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会议有
什么特点?(1分)概括指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分)
【科技之梦】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和平之梦】
材料四关于“中国发展起来会不会恃强称霸”这一问题,我们的答案是“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中国人的信条”。

(4)说说你对材料四中的“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我们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
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这句话的理解。

(2分)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1分,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答案
5. C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与中国古代墨子思想和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和为贵精神相符合,说明中国和平外交理念根植于传统文化,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的影响,与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关,排除A、B两项;积极全面开展全方位外交是指参与各种国际会议、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以解决当今中国发展和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

7. D 点拨:根据题干中的“中国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以首届中拉航天合作论坛为起点,建设高水平中拉航天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航天技术更好惠及双方人民,持续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可知,中国积极推动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航天合作,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项正确;题干信息未涉及联合国,排除A项;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是主导,排除B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不是我国的邻国,排除C项。

故选D。

13.(1)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青蒿素诺贝尔(每空1分, 共4分)
(2)战略:科技强国或科教兴国战略。

(1分)积极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
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飞机、地铁、高铁、轻轨等交通工具的出现给我们出行带来方便;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人们购物带来方便;科技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快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迅速提高;科技发展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

(2分,言之有理即可)
(3)精神品质: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精神;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科技是一把双刃
剑,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1分,言之有理即可)
14.(1)时间: 1971年。

(1分)原因: 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分)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分)
(2)①史实: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中美建交。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分)
②时间:1972年。

(1分)意义: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推动了其他国家与
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形势:“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外交陷入困境。

(2分) 变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分) (①②任答一个即可,若两个都答,按①小题计分)
(3)加强合作,避免对抗。

(2分)
15.(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分)构想:一国两制。

(1分)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分)
(2)会议: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分)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分)相似点: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1分)不同点: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1分)
(3)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
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分)
(4)理解: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备受战争之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
政府积极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2分)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