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事故处理及应急管理培训讲座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 (2) 1次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 (3)油田无控井喷事故;
工伤事故的定义和认定范围
本规定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 劳动过程、劳动场所等发生的人身伤 害、急性中毒等致伤、致残及死亡事 故。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造成负伤、致残、死 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
1、钻井施工作业公司内部行政处分主要为:开除、 开除留用察看、降级、记大过、记过、警告、 通报批评。
2、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事故,应当追究当事人的 责任:
a.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b.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c.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劳动纪律;
3、因下列情况之一造成事故,应追究钻井作业公 司领导(或施工作业队领导)的责任:
死亡:当场死亡或一个月内死亡。
国家规定的事故等级的划分:
一般事故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10人以下重伤; (3)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事故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
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集团公司规定的事故等级的划分:
一般事故
(1) 1次造成1~9人重伤; (2) 1次造成1~2人死亡; (3)1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重大事故
(1) 1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 (2) 1次事故造成3~9人死亡; (3) 1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特大事故
①本单位发布的指令、命令、决定、规章制度, 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条例;
②无视安全部门警告,未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③安全工作无人负责,管理混乱。
④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因缺乏安 全知识发生的事故;
⑤设备有缺陷,不按规定检修,超负荷运行
⑥作业环境不安全,安全装置不齐全,又无保 障措施;
应急管理
一、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指通过应急计划(应急 预案)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 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进行事故应 急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 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 将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失 和社会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二、什么是事故应急预案
释义: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隐患及 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书面 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和场外如何处 理事故及其影响。
工伤申请
1、工伤员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 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 基层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 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 因以及员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所在基 层单位对事故经过核实后提供证明并签署 意见;安全环保科确认、人力资源科备案, 一周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工伤认定申请。
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
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
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
轨道交通、客轮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及其它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 超过2小时。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 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 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 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负责传达上级指令,制定或审批应急 行动方案,组织抢险救助,包括调动、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组织调运救援所需 设备、物资,支援和指挥一线抢险,实 施应急计划。
大队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
指 挥:大队长 副指挥:主管安全副大队长 成 员: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
物资、保卫、生活服务、队长办公室 等部门负责人
中国石化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监督管理原则,精 细管理,严格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2007年,中国石化制定并颁布了《安全 生产禁令》。禁令就是“高压线”,违反禁 令就要严肃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颁布如 此严厉的禁令,是出于对国有资产 负责,对 职工生命的爱惜,是从根本上关心和爱护职 工,保护职工的生命和财产。目前全公司都 在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禁令,效果凸显。
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 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 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 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 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 职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 因03年川东井喷事故引咎辞职
北京密云迎春灯会踩踏事故三十七人死亡 县长张文引咎辞职
“ 2•15”特大火灾事故吉林市市长刚占标 引咎辞职
2006年中石化发生的30上报事 故中,由于“三违”造成的事故 就多达22起,占全部事故的
73.3%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 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 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目的: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 尽可能地排除; 2、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 的不利影响。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2、应急预案组织职责; 3、相关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分工; 4、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5、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 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 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 的,应当及时补报。
伤亡事故的分类(按伤害程度):
轻伤:受伤后歇工满1个工作日以上,低于 105天的失能伤害;
重伤:符合重伤范围或休工高于105天 (含)的失能伤害;
⑦规章制度不健全,无规程作业;
⑧施工中违反设计规定,削减安全设施
⑨未经峻工验收擅自投产、使用。
⑩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事故发生后仍未采取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 复发生。
4、构成犯罪的,建议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四、应急计划注意事项
1、每一个危险作业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2、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3、企业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
物)及时到位; 4、企业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确定是否
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5、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6、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晓计划; 7、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及时评估和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 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
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
系)的证明材料; ③、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
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的救治与管理
1、厂在岗员工在工作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伤, 按就近医治的原则到医院进行治疗,对需转院 治疗的工伤员工,按规定报批。
2、在上下班规定的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的 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 故的工伤,应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 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已经获得赔偿医疗费用 的,不能在本厂再次报销医疗费用。
2、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 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 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 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 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①、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
3、由厂及所属各基层单位组织的文娱、体育和 社会公益等活动,发生的事故伤害参照工伤执 行。
工伤救治费用的报销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人力资源 科备案后,一周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申请工伤性质认定,经认定后 申领相关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
员工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工伤保险 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及职责(三级应急组织)
1、局应急管理机构(指挥中心) 主要负责战略管理、发布指令,向政
府报告重大事件和对外发布信息。
局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
总 指 挥:局长 副总指挥:主管安全副局长 成 员: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
备、物资、保卫、生活服务、局长办 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2、大队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指挥中心)
2007年,公司实现了“五个避免” 的目标,即避免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重 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 责任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上报事 故、死亡人数、企外死亡人数分别比上 年同期下降43.3%、46.7%和33.3%。
“三违”猛于虎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 矿山事故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 纪律(“三违”)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 事故占总量的60%左右,其中“三违”导致的 事故占35%左右,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 事故占25%左右。
2006年上报集团公司各类安全事故 30起,环境污染事件8起,死亡15人, 企外死亡12人,重伤6人.
2007年上报集团公司各类安全事故 17起,死亡8人,企外死亡8人 .
2008年? 2009年企外事故17起
中石化安全环保工作 奋斗目标
以杜绝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 点,认真抓好“五个避免”(避免重大井喷 失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 故、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外排废水COD含量同比降低3%以上,新鲜 水用量同比降低3%以上,外排废水达标率 保持在95%以上。
3、井(分)队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方案、 实施应急计划、组织抢险、疏散、救 助及通讯联络、检查应急设备、设施 的安全性能及质量、组织员工应急演 练。当险情发生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 部门。
全国安全事故情况
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727945起, 死亡126760人
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27158起, 死亡112822人
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起, 死亡101480人
2008年, 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 死亡91172人
中石化安全事故情况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 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 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 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 复发的。
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工伤事故的定义和认定范围
本规定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 劳动过程、劳动场所等发生的人身伤 害、急性中毒等致伤、致残及死亡事 故。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造成负伤、致残、死 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
1、钻井施工作业公司内部行政处分主要为:开除、 开除留用察看、降级、记大过、记过、警告、 通报批评。
2、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事故,应当追究当事人的 责任:
a.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b.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施; c.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劳动纪律;
3、因下列情况之一造成事故,应追究钻井作业公 司领导(或施工作业队领导)的责任:
死亡:当场死亡或一个月内死亡。
国家规定的事故等级的划分:
一般事故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10人以下重伤; (3)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较大事故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重大事故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
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3)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集团公司规定的事故等级的划分:
一般事故
(1) 1次造成1~9人重伤; (2) 1次造成1~2人死亡; (3)1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重大事故
(1) 1次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 (2) 1次事故造成3~9人死亡; (3) 1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特大事故
①本单位发布的指令、命令、决定、规章制度, 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条例;
②无视安全部门警告,未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③安全工作无人负责,管理混乱。
④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因缺乏安 全知识发生的事故;
⑤设备有缺陷,不按规定检修,超负荷运行
⑥作业环境不安全,安全装置不齐全,又无保 障措施;
应急管理
一、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就是指通过应急计划(应急 预案)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 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进行事故应 急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 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 将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造成的损失 和社会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二、什么是事故应急预案
释义: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隐患及 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书面 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和场外如何处 理事故及其影响。
工伤申请
1、工伤员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 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 基层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 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 因以及员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所在基 层单位对事故经过核实后提供证明并签署 意见;安全环保科确认、人力资源科备案, 一周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工伤认定申请。
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
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
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
轨道交通、客轮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及其它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 超过2小时。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 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 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 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负责传达上级指令,制定或审批应急 行动方案,组织抢险救助,包括调动、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组织调运救援所需 设备、物资,支援和指挥一线抢险,实 施应急计划。
大队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
指 挥:大队长 副指挥:主管安全副大队长 成 员: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
物资、保卫、生活服务、队长办公室 等部门负责人
中国石化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监督管理原则,精 细管理,严格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2007年,中国石化制定并颁布了《安全 生产禁令》。禁令就是“高压线”,违反禁 令就要严肃处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颁布如 此严厉的禁令,是出于对国有资产 负责,对 职工生命的爱惜,是从根本上关心和爱护职 工,保护职工的生命和财产。目前全公司都 在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安全禁令,效果凸显。
引咎辞职
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 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 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 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 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 职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 因03年川东井喷事故引咎辞职
北京密云迎春灯会踩踏事故三十七人死亡 县长张文引咎辞职
“ 2•15”特大火灾事故吉林市市长刚占标 引咎辞职
2006年中石化发生的30上报事 故中,由于“三违”造成的事故 就多达22起,占全部事故的
73.3%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 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 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目的: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 尽可能地排除; 2、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 的不利影响。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2、应急预案组织职责; 3、相关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分工; 4、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5、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 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 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 的,应当及时补报。
伤亡事故的分类(按伤害程度):
轻伤:受伤后歇工满1个工作日以上,低于 105天的失能伤害;
重伤:符合重伤范围或休工高于105天 (含)的失能伤害;
⑦规章制度不健全,无规程作业;
⑧施工中违反设计规定,削减安全设施
⑨未经峻工验收擅自投产、使用。
⑩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事故发生后仍未采取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 复发生。
4、构成犯罪的,建议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四、应急计划注意事项
1、每一个危险作业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2、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3、企业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
物)及时到位; 4、企业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确定是否
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5、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6、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晓计划; 7、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及时评估和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 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
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
系)的证明材料; ③、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
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的救治与管理
1、厂在岗员工在工作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伤, 按就近医治的原则到医院进行治疗,对需转院 治疗的工伤员工,按规定报批。
2、在上下班规定的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的 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 故的工伤,应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 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已经获得赔偿医疗费用 的,不能在本厂再次报销医疗费用。
2、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 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 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 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 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①、工伤认定申请表; ②、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
3、由厂及所属各基层单位组织的文娱、体育和 社会公益等活动,发生的事故伤害参照工伤执 行。
工伤救治费用的报销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人力资源 科备案后,一周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申请工伤性质认定,经认定后 申领相关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
员工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工伤保险 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及职责(三级应急组织)
1、局应急管理机构(指挥中心) 主要负责战略管理、发布指令,向政
府报告重大事件和对外发布信息。
局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
总 指 挥:局长 副总指挥:主管安全副局长 成 员: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
备、物资、保卫、生活服务、局长办 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2、大队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指挥中心)
2007年,公司实现了“五个避免” 的目标,即避免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重 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 责任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上报事 故、死亡人数、企外死亡人数分别比上 年同期下降43.3%、46.7%和33.3%。
“三违”猛于虎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 矿山事故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 纪律(“三违”)和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 事故占总量的60%左右,其中“三违”导致的 事故占35%左右,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导致的 事故占25%左右。
2006年上报集团公司各类安全事故 30起,环境污染事件8起,死亡15人, 企外死亡12人,重伤6人.
2007年上报集团公司各类安全事故 17起,死亡8人,企外死亡8人 .
2008年? 2009年企外事故17起
中石化安全环保工作 奋斗目标
以杜绝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 点,认真抓好“五个避免”(避免重大井喷 失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 故、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外排废水COD含量同比降低3%以上,新鲜 水用量同比降低3%以上,外排废水达标率 保持在95%以上。
3、井(分)队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方案、 实施应急计划、组织抢险、疏散、救 助及通讯联络、检查应急设备、设施 的安全性能及质量、组织员工应急演 练。当险情发生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 部门。
全国安全事故情况
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727945起, 死亡126760人
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27158起, 死亡112822人
2007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起, 死亡101480人
2008年, 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 死亡91172人
中石化安全事故情况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 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 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 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 复发的。
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