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10课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

经济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

协调 发展
解决发 展不平 衡问题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 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解决人 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绿色 与自然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 发展 和谐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 生问题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 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内涵
人民日益增长的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美好生活需要
①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 社会主要矛盾 ① 不 平 衡 : 表 现
升: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
在区域差距、城
生活,美好生活需求是多 样化、个性化、多变化、
乡差距、收入差
多层次的。
距等。
②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 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 提出更高需求,而且在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日益增长。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动力
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不平衡
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谐 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内外联动
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
理念 侧重
措施
创新 发展
解决发 展动力 问题
把创新摆,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 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 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_发__展__不_平__衡__不__充__分___, 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主__要__制__约__因素。

经济生活第10课第一框题

经济生活第10课第一框题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No.19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编写:郑来福时间:2012.12.6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小康的美好愿远景。

知道全面小康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

具备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知识自主探究】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5-86页前三段,完成以下填空:1.了解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______________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总体小康的表现为: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________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_________型消费,部分向________________消费迈进。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3.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小康:(1)实现时间:2020年。

(2)特点:__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_________,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
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 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 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创新
发展动力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 系。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高考《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货币的本质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③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②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②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二. 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 新征程两个阶段战略安排2020 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一百年是 2021 年)2021 年—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 年— 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国一百年 2049 年)四. 贯彻新发展理念1.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基本内容(1)坚持创新发展①任务: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

• ①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巨大
• ②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③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单一 • ④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种类众多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答案:A
• (2010· 课标全国)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
。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 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2005年
0.92吨标准煤
2600万吨
137.5万吨 96.6万吨
2010年
0.74吨标准煤
1820万吨
112.6万吨
82万吨
降低比例
20%
30%
18%
15.1%
• • • • • • •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①关闭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②开发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②③分别从推广节约和治污的先进 实用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正确阐述了如何实现节能 减排的目标,均应选;①主张关闭化工企业的做法是错误 的;④与题意不符。
• 思考: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提示:漫画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经济发 • 展而忽视环境保护。这启示我们应统筹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 1.(2009· 广东文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生活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十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时:1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识别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具体内容。

2、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3、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2、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目标?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哪些新要求?5、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 )说明:2、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2南京质检]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D.实现了现代化2、[2012宿州模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D.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3、[2013高考,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编号:11001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基础上提出来的。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微观上看,困扰中国人的()问题从此得到解决。

A.吃饭 B.穿衣 C.住房 D.交通5、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关于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7、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十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课标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本课时间框架】一、“各具特色”——古代中西方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人类居住形式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一)村落的产生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识提升1:全面理解村落产生的影响?(1)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2)提高了生活质量(3)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促进文明的发展;(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产生1、产生原因: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根本原因)2、过程: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分离→集聚交换生活所需→商人出现→迅速繁荣、经济中心→保护财富筑垒设防需要→集镇产生知识提升2:中国古代集镇的特点?(1)经济:商业手工业繁荣;(2)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3)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中国古代的集镇:(1)职能: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①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①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发展演变①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工商业市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时期: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知识提升3: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1)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

(2)规模扩大:人口显著增长,规模日益扩大(3)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工商业集镇。

知识提升4:中国古代集镇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1)原因: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因素(2)影响:①促进商业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沟通城乡,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③推动城市化发展(三)城市的产生【概念】古代的“城”专指用城墙围起来的防御性设施,一般都有驻军,而且是正规军。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2020版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2020版
3.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理解: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
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9.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理解: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是要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而是要求人们在消费时不挥霍浪费,要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扩大消费需求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
7.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理解: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但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商品供不应求.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因此,可以说通货膨胀引起了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8.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理解:使用银行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但“十分安全”的说法不妥,使用信用卡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理解: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另外,供求平衡的时候,价格与价值也是相符的。
5.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但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因为价格还受供求关系.货币发行量.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生活第9、10课

经济生活第9、10课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点拨 高考中对国家宏观调控知识的考查主要表 现为:①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②结合财政和税收政 策,考查宏观调控所起到的作用;③立足资源配置考查宏 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国家经济政策,以及 具体经济案例,考查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重点考查市场 秩序、市场经济的缺陷,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原因类、 措施类为主,考查对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分;材料题主 要以原因类和措施类为主,主要考查资源如何配置及其具 体措施。

命题角度3
宏观调控的手段
[2012· 新课标北京卷]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 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下表中正确的选项 是( D ) 经济衰退期 经济过热期 选 项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可能的表现 可采取的措施 A B C D
税收减少 企业投资减少 物价上涨 失业增加 增加税收 降低利率 提高利率 减少税收 失业减少 税收增加 企业投资增加 物价上涨 降低利率 减少税收 增加税收 提高利率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调不着”: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不能 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部门等。 (2)“调不动”:如地区差别、经济总量平衡、财政收 支平衡、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 总需求的平衡等,必须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才能奏效。 (3)“不能调”:如枪支弹药、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 依靠市场调节。
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命题角度1
命题探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
[2012· 江苏卷] 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 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 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C )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必修1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必修1第10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本课考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考查重点: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课前复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表现、意义P85(2)总体小康的特点:(3)全面小康的总体任务及具体目标:P86第二段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2)(3)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2、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后果。

(课本P87页小字,理解即可)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1)(2)(3)(4)点拨:注意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个“统筹”。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3)①重要性:②措施:A.B.C.(4)①原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措施:A.B.C.(5)①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②措施:A.B.【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探究一、自主检查:1、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4、判断下列观点对错,简要阐述理由。

(1)GDP增长就是经济的发展。

()(2)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探究二:步步高错题诊断【体验高考】1、(2013安徽)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3上海)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同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经济生活第10课第二框题

经济生活第10课第二框题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84 817.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国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

国家采取这些政策与措施 ①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③有利于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④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山东省潍坊市在2010年的工作中,突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

推进重点区域发展,统筹三区建设。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潍坊市倡导的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No.20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12.4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理解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宏观要求;了解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识自主探究】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7页后三段和88页前两段,完成以下填空: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保证。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着力把握_____________、创新__________、转变_________、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______________,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必背)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必背)

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必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它们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引起的。

5、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三种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支票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6、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7、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对待金钱,一要取之有道,二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重要因素的是供求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5、卖方市场是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市场,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一般处于卖方市场。

经济生活学案第十课

经济生活学案第十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习目标】1、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以及经济建设的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3、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自学导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预习填空】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⑴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⑵具体表现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强。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小康。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1、增强______________,努力实现经济_________发展。

2、全面__________生活3、建设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自主探究】①小康标准是人均GDP为800美元。

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

2000年还有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材料二: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而我国的上述指标在2001年分别为15%,50%,37.66%。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探究二:2005年6月17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复习课件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复习课件
•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 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 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 ,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 和发展。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②必须把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
•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 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衡量发展是否科学 (2)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 (3)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人群。
【拓展延伸】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
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含义: 主线 • (1)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 段和模式.。 •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 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 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 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 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 提出了更高需求,而且在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 求日益增长。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
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
、收入差距等。
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
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 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 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 护任重道远等
1、历史性的变革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a、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 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b.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 业状况持续改善 c.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 d.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 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 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 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 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 实步伐;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 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绿色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新理念
注重解决 的问题
具体措施
8/46
(2)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加快 转变 经济 发展 方式
必要性
科技创新的地位
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
如何做
要求
推进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
意义 如何做
“立足点”、 “四个更多依 靠”、“四化道
推动城乡发 展一体化
意义 路”、“总体战
略”
如何做
全面促进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
意义
护,增强可持 如何做 续发展能力
盘点基础知识
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内涵
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 地位
必要性
要求
① ②


为什么 怎么办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4)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5)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内
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生产总值将超过3 000美元,
800多美元。
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生活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 质量 消费。
城镇居民 57.5% 54.2% 39.4% 农村居民 67.7% 58.8% 49.1%
2012年 36.2% 39.3%
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 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
我国人均GDP的变化
年份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2年
184937.4 314045.4 401202 472882 519322
增长率 7.6% 9.2% 10.5% 8.0% 10.4% 9.6% 10.4% 9.2% 7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 化、生态、社会等全面发展 的小康。
社会
发展不平衡。地区之 间、城乡之间、不同
发展 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
状态 距。
盘点基础知识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 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围绕 主题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总体 小康 特点
实现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 的经 济目 标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 的新 要求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化基 本实现,( 信)息水化平大幅提 升,( 城)镇质化量明显提高,
发展 (4)全面促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
方式 (
),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及增长率
年份 1979 1991 1995 2000 2005 2008 2010 2011 2012
GDP(美元:亿元) 4062.6 21781.5 60793.7 99214.6

农)业和现社代会化主义新农村建
②设 人成 民效 生显 活著 水。 平全面提高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取得重大进展。
④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⑤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第一步: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抓住 主线
贯彻 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第一 落实 要义。 科学 ②把( 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发展 ③把(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 观 求。
④把( 统筹兼顾 )作为根本方法。
加快 (1)实施(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转变 (2)推进( 经济结构 )战略性整。
经济 (3)推动( 城乡发展 )一体化。
不同地区、城乡、行业差距 仍然很大。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必要性
2、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宏伟蓝图
总体小康的不足 P86第三段
3、全面 建成小康 社会的新
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 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农 村 旧 颜 变 新 颜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训练活页限时
中国的一些地 区,因环境污 染使当地的百 姓生命受到严 重威胁,群众 身患怪病。癌 症高发区的出 现,畸形儿的 增加,这些都 是牺牲环境, 盲目追求经济 增长的后果。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破坏环境发展最终要付出代价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第十课社会科的学经发济展建观设和小康
高考考点 (1)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 要求。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考查重点:
(1)科学发展观 (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注热点:
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 构、节能减排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问题。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1、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 做法 (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加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人均GDP 381元 1664元 7958元 38354元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有什么特点?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不 平衡
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 是人均GDP还比较低。
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资料的消 费,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还没 有达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体 系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 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