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常作印教授报告会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常作印教授报告会心得》——听教育专家常作印老师讲座有感
九疑山中心校田自新
今天,我们有幸听了教育专家常作印教授的报告《一辈子学做班主任》,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在三个多小时的报告和讲座中,常作印老师的精彩讲演让我印象深刻。
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品牌”教师。
一、做学习型教师
常老师的很多名言让我刻骨铭心,如何能有效的让自己的职业不断升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
1、一是自学。
常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房,他读过的书有两万多册,每本按10元计算都有二十多万元。
2、参加培训。
我们不仅仅只是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还要自己主动寻找机会去参加各种培训。
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不太会使用计算机,xx年我就主动去参加了县人社局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计算机高级培训,而且参加了高级证书考证,取得了计算机高级证。
这为我以后做总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xx年我又报考管理专业自考本科,于xx年取得了湖南农大的管理专业本科文凭。
xx年至xx年我又参加学习考取了会计资格从业证。
当时很多总务主任的会计资格从业证是请人代考出来,而我是通过两期培训,两次考试考出来。
别人笑我傻,不灵活。
xx年我主动要求参加了副校长培训。
上周我又主动申请到长沙参加了“新时期核心素养下德育体系构建暨班主任工作技能
提升研讨会,感觉收获较多。
3、听课交流:在校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并与同事交流分享。
上网多看名师的讲座与同行交流。
正如常老师说的: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二、做研究型教师
1、把经验变成文字,平时多练笔。
把自己在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写成论文去投稿。
与同事分享你的经验。
2、多参与教学研讨交流,到大学校去看别人怎么上课,多与同行交流经验。
3、参与课题研究,我们学校小,同一学科老师少,搞不了课题,但我们可以到大的学校去参与他们的课题。
比如到宁远八中,实验中学。
三、做演讲家型教师
1、让课堂充满激情,平时训练自己的普通话,训练好自己的口才。
常老师以他初到北京时说不好普通话到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为例说明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在听报告时三位老师的演讲激情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我想如果我们也能带着这种激情给我们的学生上课,哪还有学生睡觉。
2、练就相声演员的基本功:说、学、逗、唱的能力。
让你的课堂充满生机。
这次刘银花老师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她是一个相声演员。
可能有的老师说:这个我可不行,就因为不行,所以我们才要学。
四、做伯乐型教师
常老师通过他培养“蛋白质”学生小催为例,说明了如何去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并将其放大,将其转化为优生。
让学生一生记住你。
“不是你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你。
”说得太好了。
只有我们让学生成功了,我们才是成功的。
五、做偶像型教师
“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学生学好你的学科,要让学生听从你的,首先你得与学生交朋友,让他亲近你,不是害怕你,而是敬畏你。
展现你的优点,让他们羡慕你。
崇拜你。
六、做管理型教师
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要轻松,就要学做管理型教师。
事必躬亲,苦死枉我。
去无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用制度去管理学生。
象我们学校的唐主任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常老师说的好,一流品牌企业靠头脑(研发)挣钱,品牌在哪里,价值就在哪里。
我们应该要有这种敢于去在摸爬滚打中摸索创立自己的“品牌”信心和决心,这样我们才有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的资格。
成功在于选对路然后坚持到底;做一个沉静的教育行者。
一心向着目标行动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消极情绪是一种病毒。
不能教着教着把自己教成了祥林嫂,见谁都诉苦。
抱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海阔天空。
哪里有净土。
净土只在我们打扫过的那片土地。
你若盛开,蜂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等等,每一句话都能入耳入心,发人深省,给我着实上了很好的一课。
xx年3月21日
第二篇。
常作印老师心得体会单杠跳上支撑-----前翻下,是小学阶段单杠课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个练习,发展学生上肢、胸背和腰腹肌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设计时,以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了解,考虑再三,最后采用了程序教学模式。
本课内容结构复杂,难度较大,学起来较为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内容的动作结构将其分解成若干“小步子”,学生根据练习程序,结合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完成教学任务。
课是完成了,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动作。
但是在教学时和课后还是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讲解问题。
单杠跳上成正撑—前翻下的动作要领是。
正握,两手与肩同宽,在胸前屈肘。
用力蹬地跳起,同时拉杠、压臂、腹部帖杠成正撑,两臂撑直肩稍前倾。
然后低头收腹,屈体前倒,腹部紧帖杠,前翻下,屈膝成蹲悬垂。
不知道是我讲解的不够详细,还是班中人数太多听不清楚。
比如说正握单杠,我要求学生大拇指锁住四指,可学生在练习时有不少同学没有这样做。
二、保护问题。
我们的单杠较低,在开始教学时,尽管在下面放了海绵垫子。
在讲解和示范后,但大部分女生尤其试题中比较大的还是不敢完成动作,问其原因都说怕摔疼,所以教师必须讲清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并认真做好保护与帮助。
三、心理问题。
通过“跳上成正撑——前翻下”动作学习,跳起直臂支撑,体验杠上支撑的平衡感觉,赢得战胜困难的成功感,树立自信;身体翻转落下,在失去平衡中控制身体,战胜恐惧感,消除害怕心理,从而使内心得到磨练,树立起良好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尤其是对那些完成很困难的同学在做好保护与帮助的前提下,利用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克服恐惧畏怕的心理,根据他们的能力应该能完成动作,我就用语言对他们进行鼓励,“你能行,我相信你。
”、“有我在,不用怕,加油。
”利用他们以前的成功来激励“你能完成那么难的动作,这一又算的了什么。
”有几个在这种激励下勉强能完成。
跳上成正撑—前翻下这样的教材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项目,很容易造成一些伤害事故。
因此,不能简单地以粗线条的技术动作来教授。
教师如果不能吃透教材,会产生把握不住重难点,造成讲解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针对性,课堂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在讲解示范时,要抓住技术动作对的要点进行教学,练习的效果会好,并且提示学生翻的过程要慢,而且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应该调整为屈腿下,避免由于直腿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脱手现象,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听教育专家常作印老师讲座有感听教育专家常作印老师讲座有感
前几天,我们县全体中小学老师在一中“龙池讲堂“参加了著名教育专家常作印的专题讲座,在一天的报告和讲座中,常作印老师的
精彩绝伦的讲演让我印象深刻,真的很感谢领导们的安排,让我们非常庆幸能有机会聆听教育界领军人物在教育上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虽然一天下来还是有点疲倦,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常作印老师的讲座让我接触到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使我受益匪浅。
常作印老师的讲座专题是《不做庸师,打造品牌》,通过几个要点,使我重新认识了“班主任”这个名词的含义,更为我指明了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方向。
下面,我就说说令我感触最深的几个要点:
一、树立自己的“品牌”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的班级,都应该有他独特的东西,正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的每位教师、每个班级,也都应该具有其特别的东西,而这,就是品牌。
为什么一些老师教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还是那样的平庸无为呢。
说到底,那就是完全一个模式的去套用所有的学生。
通过常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了,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力要持久,一个班级的生命力要持久,归根到底就必须具备他所独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能让学生、家长、同事和自己为之眼前一亮的东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品牌”,常老师说的好,一个优秀的老师懂得在一个班级里用100中不同的模式去带领他们走向优秀,而一个平庸的老师却只会用一种模式带领100个班级走向平庸。
要想树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班级的品牌,就得有创新意识,就得有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的胆识,一名经常犯错误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但是一名怕在实践中犯错误的老师更不是一名好老师,
我们应该要有这种敢于去在摸爬滚打中摸索创立自己的“品牌”信心和决心,这样,庸师这个头衔,才永远不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我们才有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的资格。
二、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常老师的讲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被常老师称作小崔,这位小崔是个典型的后进生,一开始在课堂上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睡觉。
当时我一听到这个学生上课是这个态度,心里下意识的就冒起了一团火,但是常老师接下来的一番话,就像一盆凉水一样,将我淋了个透。
常老师说,当时很多任课老师向他反应这个情况,说这个小崔同学上课只知道睡觉。
常老师却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他回答这些任课老师说,这个孩子睡觉总比在课堂上捣乱好呀。
顿时我觉得哑口无言,接下来常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孩子的蜕变史,通过这个孩子喜欢西游记这个地方作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孩子而不是消极的去面对他,最终,常老师得到了一个全市中考的状元,这个状元就是小崔。
听完常老师的这个故事,我不禁在心里叹息了许久,也许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的认识,我错过了多少优秀的孩子,也许就是这一点观念的改变和认识角度的不同,就会成就多少优秀的人才。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拥有无限潜力的,都是可以成就栋梁的人才,关键就靠我们这些雕刻者,用怎样的一种心态去面对这块原木,即便这块原木真的是一块朽木,可是在艺术界不还有用朽木制成的根雕吗。
可见,我们先前对于孩子们的认识还是太少太少了,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三、踢球
常老师在最后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在从业这么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就是他所说的五个小窍门,在这五个小窍门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四个小窍门——踢球。
何为踢球。
常老师做了这样几个总结,
1、把学习踢给学生、
2、把管理踢给学生,在这里我重点说说第二点,很多老师常常抱怨,自己的学生不好管理,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特别费心思,我也有这样的感触,每当学生向自己告状的时候,自己就特别头疼,经常会感觉到一股无名的业火冒出来,可是常老师的一番话,让我对于管理有了不同的认识。
他说我们很多老师到到最后培养出来的不是很多擅长管理的学生,而是一批擅长告状的学生,这一番话一下子就正中我的要害,的确,在平常的工作中,学生几乎每天都有向我告状的,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怎么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常老师对我们说,每当学生遇到了一个问题时,如果这个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第一时间就是来找你问怎么办,那么身为老师的我们是很失败的,一名好的老师懂得做选择题,何为做选择题呢。
其实很简单,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必须自己先想出一个以上的方案,实在拿不准这个方案可不可以的话,就让老师来做裁定,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只有告状,然后问老师怎么办。
这些话让我认识很深刻,我相信我学会了一种新方式,将管理这个难题踢给学生,使学生在管理中不断完善自己,而我们老师,永远只做选择题。
常老师的讲座,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很感谢领导们给了我们这
次机会去接触这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听常老师的这个讲座之前,我想我也是很多名平庸的老师中的一位,每天虽然忙碌,却漫无目的的忙碌,而常老师的这次讲座,就好象一块冬天里滴进衣领里面的冷水一样,让我一下子清醒了不少,我相信,在未来,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定会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xx年8月聂家桥中心完小
王建青
第四篇:听周彬教授报告会有感听周彬教授报告会有感
星期六来到十中,有幸聆听了华东师大周彬教授的讲座。
他的讲座说教少,笑声多;笔记少,思考多。
几乎每一个小例子都会引起在座老师的笑声与共鸣。
听了周彬教授的讲座,我感受到作为教师要能积极、乐观、幽默、风趣、宽容、包容。
它们与教育无关,又与教育有关。
它们是教师的生活态度、处事原则、个人修养的体现,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极好诠释。
1、教师一定要积极、乐观,因为我们要用它来感染学生。
教师一定要是积极的、乐观的、主动地,因为教师带给孩子的首先是情绪和态度的影响,然后才是知识的影响。
一种悲观的氛围和一种积极的氛围传染的范围比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快。
2、教师一定要幽默、风趣,因为我们要用它来吸引学生。
学习是枯燥而又乏味的,因此孩子们希望自己的老师要幽默和风趣。
要用老师的幽默和风趣去弥补知识学习的枯燥和乏味。
3、教师一定要宽容、包容,因为我们要用它来接纳学生。
我们应该关心孩子而不是关心学习;我们的任务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我们的职责不是指出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
我们要用足够的宽容心、包容心来对待孩子。
此刻留在我脑海里的12字真言,是今天讲座给我最真也最深的感受。
第五篇:华南农大教授来我院作报告会华南农大教授来我院作报告
7月5日上午8。
30,华南农业大学吴启堂教授在3教417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污染土壤修复”的报告会,农学院副院长李俊凯,艾天成、周建利、田应兵、金涛、蒋舜尧等教授出席了此次报告会,xx级农资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据了解,本次作报告的吴启堂教授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科带头人。
主要研究土壤污染防治、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污染水体修复技术。
主持和完成了国家863探索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也在各种著名的杂志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报告会上吴教授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述了土壤环境与食品安全、我国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广东省和中山市的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调查情况,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并通过国内外的各类典型修复案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各类修复技术的适用情况和修复效果。
接着,参加本次报告会的各位专家对土壤修
精品文章
复技术、重金属测定方法、修复土壤的其他途径等专业性问题与吴教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并达到了一定的共识。
最后,副院长李俊凯指出本次报告会旨在提高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对未来从事土壤事业的责任心,并祝愿同学们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本次报告会历史2个小时,在专家与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