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陆添华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年(卷),期】2010(000)009
【总页数】2页(P236-237)
【作者】陆添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已逐渐成为
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第五种组分。

本文从外加剂产品的检测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可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相使用不当会造成事故。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外加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外加剂品种、品牌很多,效果各异,特别是对于不同品种的水泥效果不同。

应根据工程需要、现场的材料条件,并参考有关资料,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掺量的确定
混凝土外加剂均有适宜掺量,掺量过小,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掺量过大,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最佳掺量。

外加刑的掺加方法
外加剂的掺量很少.必须保证其均匀分散,一般不能直接加人很凝土搅拌机内。

对于可溶于水的外加剂,应先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随水加入搅拌机。

对不溶于水的外加剂,应与适量水泥或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搅拌机内。

另外,外加剂的渗入时间对其效果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

检测的重要意义
根据水泥水化理论,可以更完全、更彻底的使水泥水化的外加剂特别是减水剂,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使得干缩增大。

外加剂在化学适应的前提下。

其产品的减水率并不代表实际减水率,这里还有剂量适应性问题。

规范上所述的减水率是用基准水泥并按基准配合比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工程所使用的水泥与减水剂测得的减水率有差别。

在温度、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减水剂存在最优(饱和)掺量,缓凝剂对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影响存在最优掺量:即掺加少量的缓凝剂能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掺量增加到一定值时。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达到极值。

若再增加掺量,其缓凝效果反而降低。

这与实际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和缓凝剂测得的初凝时间最优掺量也有差别。

外加剂检测项目还比较混乱, 检测的项目主要由送检方确定, 故每份样品的检测内容因送检方要求而异, 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检测项目的规定。

外加剂的生产不规范,多家企业生产同一型号的外加剂, 同一型号的外加剂在不同企业间生产控制值不同, 即使同一企业也经常变动。

不同企业生产的外加剂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技术力量强, 或具备一定规模和历史的企业生产的外加剂质量较好, 送检不同批次测定的数值较稳定, 变化幅度较小; 生产历史短, 规模小的企业合格率较低, 同一型号不同批次之间测定的数值波动幅度大、不稳定。

正确对待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的适应性问题
由于我国国土广大,物资种类复杂,放布在全国各地有各类型、规模的水泥厂,它们使用的原料、燃料、工艺等不完全相同,生产出的水泥品质、性能会有较大差别。

因此,各种类型的外加剂就很难对每种水泥都发挥出相同的效力,故而外加剂对水泥有一个适应性问题。

外加剂与水泥组成的关系
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是水泥的组成及其矿物成分的情况。

一些研究表明,水泥品种特征矿物组成、含碱量及细度对外加剂的效能有一定的影响。

水泥品种(矿物组成)对水泥浆体流动度有影响,水泥的种类和单位用水量与含气量也有关系。

水泥中掺有各种混合材料时.对外加剂的效力也会有影响。

一般.有些矿渣水泥比普通硅酸盐盐水泥,会使减水剂的减水率降低2~3%;粉煤灰水泥会使
减水剂的减水率降低6~7%。

有些反而会有所提高。

关于水泥品种、类型与外加
剂的关系,至今还没有搞清楚。

至于为什么有不同成分的水泥会使外加剂有不同的效果问题,更没有充分的研究,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的工作来解决.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研究某种外加剂与不同类别、牌号、品种水泥适应性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出该种外加剂对于什么样的水泥可以适用,在有什么样的成分时就要受到影响,甚至不能使用。

鉴于我国水泥生产的特点,在适应性研究时,仅指出对何种水泥可以适用是远不够的。

应该通过大量试验归纳出35种外加剂与有什么样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水泥有什么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的试验研究后,才能找到外加剂与不同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水泥之间的关系。

这样,对今后的外加剂实地使用将会有—定的指导作用。

与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问题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及保证其某种特殊性能,越来越多地掺加矿物掺合料,并且有些还是大掺量,但是外加剂掺加后就会遇到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

混凝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使用优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前者能降低混凝土
的水灰比,增大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控制塌落度损失,赋予混凝土高密实度和优异施工性能;后者能填充胶凝材料的孔隙,参与胶凝材料的水化,改善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提高单纯凝土的密实性、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很多配合比中,考虑到混凝土应具有多种性能,并且要求通过混凝土外加剂来实现,因此,在配合比中相应地掺入一定量的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进行复掺,也就相应地存在着适应性问题。

复合使用的效果并不等于各种外加剂各自单独使用效果的叠加。

因此,应预先进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应用。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的诸多作用, 外加剂的发展极其迅猛, 新品种不断出现。

控制混凝土坍落损失
混凝土从拌合到挠筑,需要有一段运输和停放时间。

这种随时间增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的现象,被称为坍落度损失。

混凝土都存在坍落度损失,只是有大有小,掺用外加剂尤其是传统的高效减水剂后,其坍落度损失要比不掺时的基准混凝土大,甚至只经过2~30m吨坍落度即降低为初始值的l/2~1/3,这将直接影响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及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

研究外加剂新品种
目就国内外普遍采用外加剂来解决对混凝土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水泥品种为数很少的矛盾。

据日本的统计,现有60~70%的水泥都掺用了各种外加剂,而我国掺用
外加剂的水泥不过占水泥总用显的10%左右。

在重视和提高外加剂效果的同时,
必须考虑外加剂的货源、成本和较长的有效期。

但国内一些外加剂还不能同时兼顾。

例如,三聚氰胺甲醛有较理想的早强和减水效果,但成本高、有效期短。

有些早强剂的早强效果虽然很好,但失之于货源不足,或对钢筋有锈蚀危害等。

因此,今后似宜从性能、货源、成本等方而全面考虑,加强外加剂的科研工恨更多地扩大新品种,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外加剂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特别是高效的外加剂不断涌现,对于高强度、高性
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只有加强对外加剂检测标准的理解,联系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外加剂的优越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