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感官之旅》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感官之旅
卫门口小学周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渗透写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情境的描述。
3、认识人体各种感官对于我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义。
学会在生活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材料。
教学重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2、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写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学会在生活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一首羽泉的《旅程》音乐声中,开始本趟“旅程”。
(一)情境引入
1、孩子们,喜欢旅行吗?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块儿去旅行。
旅行的主题叫“奇妙的感官之旅”。
(师指板书,生念。
)想去吗——赶紧举手报名吧!
3、出发前,你想知道什么?(师再指扳书。
)
(预设:1、什么是感官之旅?2、这是一趟什么样的旅行呢?3、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呢?4、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4、老师相信旅行结束后,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出发前咱们还得准备一下。
赶紧拿起桌上的红面,蒙住眼睛。
绑好的同学,先感受一下,现在的教室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开始!三——二——一!(师生一起数,动作整齐划一,完成绑红布条的动作。
此意于赢取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
5、来采访几名同学。
你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1、很黑。
眼前一片漆黑,我什么都看不见。
2、到处都很安静。
)
6、这是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
马上就起程了,用一个词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能用四字词来说说吗?
谁还能用一个句子来说说呢?
7、看来同学们对咱们的旅程,都已经是跃跃欲试了,那就带上我们澎湃的心情和不尽的疑问跟老师走吧!
(二)闻香识味,用想象加分
1、老师在教室上空撒香水,稍等。
问:怎么知道是香水?
(预设:用鼻子闻到了香味。
我听到了“嗤——嗤——嗤”的声音,接着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儿。
)
2、说得很有条理。
能说说闻到的是什么香味?
3、闻着香味儿,你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画,画的内容一定跟你闻的味道有关。
画面里有什么?——这时,你走进画里,你在干什么?(留时间让学生想象。
)
4、请摘下布条。
谁来为我们描述一下,你用心体验到的画面。
5、谁再来把她看到的,想到的,完整地为大家描述一遍。
6、想象内容不但充满了美感,连听着你的描述都是一种享受。
7、这一站的芳香之旅,让大家过足了嗅觉与想象的瘾。
下一站有什么呢?(点击课件出示:“黑暗之旅”。
(三)黑暗之旅,把感官唤醒
1、请大家看清活动要求。
指一生来读。
幻灯出示——要求:听到“出发”之后,大家试着走出自己的座位,走多远,同学们自己把握;听到“集合”时,再试着回到自己的座位。
温馨提示:活动中,尽量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事物,避免磕碰到桌椅或撞到同学。
2、清楚了吗?——蒙上布条——三——二——一——出发!
3、师:集合!——还没找着位置的同学请原地不动。
摘下布条。
回到座位的同学个个儿兴高采烈,没回到座位的同学,我想,在他们的途中一定发生了一些插曲,走,先回座位再说。
4、(对一没回到座位的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离开座位的——
5、师:从同学们的笑声中,可以知道你讲出了自己独特、有趣的体验。
如果你把话中的那许多个“然后”换成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就更好了。
比如说:一开始——(师示意学生来说)(预设:后来、接下来、紧接着、然后、最后。
)
6、提示学生:说清活动顺序,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更具条理性。
7、集合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8、在刚才的活动中,除了自己的奇妙体验外,大家还注意到了什么?(比如说,听到了什么?)
(预设:1、我听到桌椅的碰撞声。
2、我听到同学们低低的说话声。
)
9、黑暗之旅紧张而刺激,谁能把活动过程完整且有条理地说一说。
二、活动小结
旅行结束了,同学们都找答案了吗?(指板书)在刚才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动用了哪些感官?
听、闻、触、心理、想象。
三、指导写作
1、今天,我们经历了芳香之旅、黑暗之旅,如果有一段文字,记录下了这一切,那今天将会被珍藏。
这是写作提示。
——你来念
幻灯出示:我们可以这样写
我是摄像师:
活动中的某个环节精彩极了,我要用我的笔把活动的精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是小记者:
这次的旅行奇妙极了,我要把它从头到尾记录下来,努力做到条理清晰、过渡自然、重点突出、内容生动。
2、都明白写作要求啦?那赶快拿起笔来,千万别让感觉溜走了。
(音乐起)
学生写作。
教师巡视,并指导。
《奇妙的感观之旅》教学反思
卫门口小学周昕
学生在习作上,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无米之炊”——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乐于写作,不怕写作呢?我们参照了大家的作法,学习了一系列的材料。
“让学生在作文课上动起来”成为了我们共同的看法。
于是,我们便有了如下的课堂设计思路:
1、寓教于乐之——快乐体验
“芳香之旅”、“黑暗之旅”的创设就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这么一个写作材料的基础,先同学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体验和感悟,通过一系列感官的调动,进行快乐、生动的情境体验。
为下面的写作赢得了写作的内容。
然后,再让学生把体验到的内容,通过自己或他们的表达,形成一定形式的口头作文,这样写起作文来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模式,减少了,学生在写作时,疲于凑满老师要求的写作字数,而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理。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关注到不同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学中,有意做到由扶到放的这么一个过程,先让水平一般的同学说说感悟,再让水平较高的同学,总结不同的活动过程。
这样一来,不但让每个环节都清晰可见,还有利于学生对写作内容一个条理性的掌握。
2、情境体验之——人人参与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全体的学生,而不是为了个别。
所以在活动的设置,我们有意识地考虑到如何做才能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两个环境的设置无论是从参与率上来说,还是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上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生动的情境,也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
再有此情境亦便于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实施,不致使这一堂课,只是单单地成为一堂“做”出来的课,而是起到了一个“丰满”性作文教学的良好示范。
3、学而时习之——作文修改
习作之后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部分。
如何做好修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主要采用了生生互评,学习长处,修改缺点,这么一个思路来进行的。
首先,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知道,应如何改作文。
改以在讲评时,教师有意做到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修改方法。
如:突出重点,抓住细节、运用修辞、好词佳句一系列的内容,让学生在修改之时,有“理”可依,自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让学生做一名“小老师”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大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作文,学会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在其中,润物无声。
当然,在我们的课上,还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修改部分,如何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修改的学习过程,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这又是一个关键的难题。
可是不管怎样,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应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