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9
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学 术 论 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的办学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提供专业化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高校院系资料室如何发挥其比较优势,是当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定位和特点
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虽然都是图书文献信息资料的集散中心,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许多差别。
为此,有必要对院系资料室合理定位,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的改善资料室的管理和建设。
1.1定位
与学校图书馆相比,院系资料室的规模远远小于图书馆,主要围绕本学院的专业方向提供所需资源,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在资料收藏、服务等方面对图书馆馆藏形成有效补充,是归各院系领导的辅助机构。
如果说图书馆是整个高校教学、科研所需学术信息资源的中枢,那么资料室就是伸展至各院系的末梢,既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又从纵向上丰富和充实了不同学科门类的资源,带有更多的学科专属性。
1.2特点
第一,服务群体特殊。
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本院系的师生,文化层次、知识水平以及资料需求具有一致性,同时使用人员数量有限,使用目的明确。
第二,收藏资源内容集中,专业性强。
主要为本院系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收集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最新前沿文献,并且要求资料完整、系统。
第三,管理宽松、灵活。
对书目管理的要求相对宽松,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主要是具备一定的本专业知识素养,及时了解师生的信息需求和意见建议,配合教学和科研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灵活及时地解决问题。
第四,建设规模相对较小。
资料室的建设以各院系为动力,由于各院系财力状况差异明显,因此在硬件设备支持方面发展滞后,很难与图书馆同步。
2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现状分析
2.1建设经费有限,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图书馆处于整个高校信息文献资源收藏的核心地位,因此高校普遍重视图书馆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备,增加购书数量,提高藏书质量等等,很多高
校都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图书馆。
相对而言,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仅仅以二级学院为动力,物力、人力和财力本身有限,学校又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建设经费紧张,只能通过减少期刊订阅量、降低书目副本率、有选择地收藏相关文献资料、减少专门的管理人员数量等途径来削减开支。
这使得文献资料质量不高,不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系统全面的前沿性资源,久而久之,资料室的功能和作用大打折扣,师生的使用率降低,会造成更严重的资源浪费。
2.2与图书馆的联系不密切,无法建立资源共享
目前,高校的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大多数属于分散管理,虽然二者有很多共性,但却自成体系,管理模式却不够科学,协调性不足。
图书馆和资料室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文献服务体系,缺乏有效地信息交流,互相不了解收藏情况及需求,容易造成图书、期刊订购重复,购置经费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既造成文献资源的非充分利用,也给读者利用文献带来了诸多不便。
2.3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一方面,院系资料室的服务对象范围较窄,只对本院系的师生开放,与其他院系资料室缺乏联系,外院系的师生可能对本院收藏的部分文献有阅读需求,却无法借阅,这会降低文献信息的使用率,并且容易造成资源短缺和闲置的局面;另一方面,本院的大多数师生通常是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文献信息资源,这直接导致资料室资源使用的局限性。
部分图书资源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此以往不仅造成浪费,也阻碍了资料室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
2.4缺乏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院系资料室囿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制约,仍旧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提供基本的文献借阅和咨询服务。
硬件和软件的有限投入,造成院系资料室无法依托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无法在全新的现代化计算机集成管理模式下开展工作,这一方面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阻碍了院系资料室与外界的联系。
3 实现高校资料室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3.1改变观念,科学管理
首先,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共建共享。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建立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联合管理、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和横向合
作,收集其他院校的学术信息,组织学者互访,及时拓展、补充文献信息资源。
再次,充分利用院系资料室的特殊地理位置,保持资料室的安静环境,使资料室具备教师休息室的部分功能,这有利于资料室管理人员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了解其对资料室文献资源收集的建议,使文献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对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挥更大的价值。
3.2侧重专业化,发挥比较优势
由于院系资料室的建设针对具体的学科和专业,而每一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发展的体系,因此建设专业化的院系资料室,首先要建立起系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料。
其次,对本学院不同学科的研究趋势进行分类整理,撰写专题研究报告,为师生尤其是刚刚踏进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目录和研究趋势报告,方便研究者在研究初期充分熟悉研究领域,使他们及时获得准确的教学、科研新成果。
此外,专业化还应体现在图书资料目录的编制上。
将资料室所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制最基本的资料汇编,而后根据类例、类序和提要目录的目录学方法,编制具有学术信息储存功能的目录,增强资料室管理和服务的实用价值。
3.3加大经费投入,实现规范化建设
院系资料室是高校文献信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对其发展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适当加大经费投入,配备计算机设备等硬件和管理软件,加强资料室的信息建设。
在网络建设的环境下,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和各子院系资料室建设的统一标准,进而构建多层次、多类型、有特色的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系统。
综上所述,院系资料室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百宝箱,在发展学科专业、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和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院系资料室建设问题,力求使其成为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和学习场所,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议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的专业
化建设[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7.[2]樊五妹.高校图书馆与院系文献资源共
享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3.
[3]那伟.浅议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发展和管
理[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5.
①作者简介:徐梅(1979—),女,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资料室助理馆员。
新时期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的新思考①
徐梅
(山东经济学院 济南 250014)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其服务能力,本文考察了当前资料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并提出创新资料室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资料室 专业性 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G 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239-0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