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数学人教A版必修3学案:第一章 1.2.3 循环语句 Word版含解析.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循环语句
学习目标 1.了解循环语句,并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3.通过对
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体会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便简捷.
知识点一 循环语句
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相对应,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都有直到型和当型两种循环语句结构,分别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直到型和当型循环结构.知识点二 两种循环语句两种循环语句的对比
名称
直到型当型
格式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WHILE 条件
循环体WEND
对应程序框图
过程
先执行一次DO 和UNTIL 之间的循环体,再判断UNTIL 后的条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
继续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仍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
时为止.这时不再执行循环体,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WHILE 和WEND 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再次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某
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
跳出循环体,执行UNTIL语句后面的语句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出循环体,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
1.算法中的循环结构由WHILE语句来实现.( × )
2.循环语句中有直到型语句和当型语句,即UNTIL语句和WHILE语句.( √ )
3.循环语句在循环的过程中需要有“结束”的语句.( √ )
4.因为循环结构中包含条件结构,所以在循环语句中也包含“IF—THEN”这样的语句.( × )
题型一 UNTIL(直到型)循环语句
例1 下面为一个求1,2,3,…,20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 )
S=0
i=1
DO
 S=S+i
 i=i+1
LOOP UNTIL
a=S/20
PRINT a
END
A.i>20 B.i<20
C.i>=20 D.i<=20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横线处应填i>20.
反思感悟 (1)直到型循环语句中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以决定继续循环还是退出循环.
(2)循环次数由判断条件控制,控制条件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初始化值和LOOP UNTIL后的判断条件,若初始值为1,则循环体中变量累加,若初始值为循环的次数,则循环体中变量递减.
跟踪训练1 如果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中LOOP 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 )
i=12
s=1
DO
 s=s*i
 i=i-1
LOOP UNTIL “条件”
PRINT s
END
A.i>11 B.i>=11 C.i<=11 D.i<11
答案 D
解析 计数变量i的初始值为12,累积变量s的初始值为1,
第1次执行循环后得s=12,i=11,
因为12≠132,故第2次执行循环,
得s=12×11=132,i=10,满足s=132,
故退出循环.结合选项,可知“条件”应为i<11,
故选D.
题型二 WHILE(当型)循环语句
例2 下面的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
i=1
WHILE i<8
i=i+2
s=2*i+3
WEND
PRINT s
END
A.17 B.19 C.21 D.23
答案 C
解析 计数变量i的初始值为1,满足i<8,
则第1次执行循环体,
得i=1+2=3,s=2×3+3=9;
i=3仍然满足i<8,
则第2次执行循环体,
得i=3+2=5,s=2×5+3=13;
i=5仍然满足i<8,则第3次执行循环体,
得i=5+2=7,s=2×7+3=17;
i=7仍然满足i<8,则第4次执行循环体,
得i=7+2=9,s=2×9+3=21;i=9不满足i<8,则循环结束,输出21,故选C.
引申探究
阅读程序,回答下列问题:INPUT n i =1S =0
WHILE i <=n S =S +1/[i*(i +1)] i =i +1WEND PRINT S END
(1)若输入n =3,则输出的结果为 .
(2)此程序对应的计算式子是 .
(3)程序中的循环语句对应
型循环结构.
答案 (1) (2)++…+ (3)当
3411×212×31
n (n +1)解析 (1)输入n =3,当i =1时,S =0+=;
121
2当i =2时,S =+=;
12162
3当i =3时,S =+=;
231123
4
当i =4时,结束循环,此时输出S =.
3
4
(2)此程序是用于计算++…+的值.
11×212×31
n (n +1)(3)这是WHILE 语句,对应的是当型循环结构.
反思感悟 (1)当型循环语句以WHILE开头,以WEND作为结束标志.WEND是WHILE END的缩写,表示WHILE循环到此结束.
(2)执行WHILE语句时,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反复执行,直至条件不满足.
(3)WHILE语句中的条件是指循环体的条件,满足此条件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时,则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
跟踪训练2 已知程序如下:
INPUT n
i=1
s=0
WHILE i<=n
 s=s+2*i
 i=i+1
WEND
PRINT s
END
若输入变量n的值为3,则输出变量s的值为;若输出变量s的值为30,则输入变量n的值为.
答案 12 5
解析 该程序的作用是累加并输出s=0+2×1+2×2+2×3+…+2n,
若输入变量n的值为3,则输出变量s的值为s=0+2×1+2×2+2×3=12;
若输出变量s的值为30,由于0+2×1+2×2+2×3+…+2n=30,解得n=5,则输入变量n 的值为5.
循环语句的设计
典例 (1)画出计算12+32+52+…+9992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由题意知各项指数相同,底数相差2,可以借助于循环语句设计算法.
①程序框图:
②程序为:
S=0
i=1
DO
S=S+i^2
i=i+2
LOOP UNTIL i>999
PRINT S
END
(2)编写程序求2×4×6×…×100的值.解 程序:
i=2
m=1
WHILE i<=100
 m=m*i
 i=i+2
WEND
PRINT m
END
[素养评析] (1)循环语句有两种,即直到型和当型,直到型循环又称“后测试”循环,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先执行后测试”,“先循环后判断”.
当型循环也叫“前测试”循环,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先测试后执行”,“先判断后执行”.
(2)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1.下列问题可以设计成循环语句计算的有( )
①求1+3+32+…+39的和;
②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
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
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整数.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 C
解析 ①④用到循环语句;②③用不到.故选C.
2.下面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n=5
S=0
WHILE S<15
 S=S+n
 n=n-1
WEND
PRINT n
END
A.-1 B.0 C.1 D.2
答案 B
解析 当S=5+4+3+2=14时,
n=5-1-1-1-1=1,
此时S<15,执行循环体,
则S=5+4+3+2+1=15,n=1-1=0,此时S=15,循环结束,输出0.
3.已知如图所示语句,
i=1
DO
 i=i+1
LOOP UNTIL i*i>=100
 i=i-1
PRINT i
END
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i -1
B .100
C .10
D .9
答案 D
解析 由循环语句及赋值语句可知,当i *i ≥100时跳出循环体,此时i =10,故最后输出结果为9.
4.下面的程序运行后第3次输出的数是________.i =1
x =1
DO
PRINT x
i =i +1
x =x +1/2LOOP UNTIL i >5
END
答案 2
解析 该程序中关键是循环语句,
第一次输出的数是1,
第二次输出的数是x =1+=,1232
第三次输出的数是x =1++=2.1212
5.设计一个程序,输出100~200之间被7除余3的数.
解 程序如下:i =100
WHILE i <=200
n =i MOD 7
IF n =3 THEN
PRINT i
END IF
i =i +1
WEND
END
应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要注意以下三点:
(1)循环语句中的变量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初始化操作,也就是要设置一些变量的初始值.
(2)循环语句在循环的过程中需要有“结束”的语句,程序中最忌“死”循环.
(3)在循环中要改变循环条件中涉及到的变量.
程序每执行一次循环体,循环条件中涉及到的变量就会发生改变,且在步步逼近跳出循环体的条件.
一、选择题
1.有以下程序段,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k=8
WHILE k=0
k=k+1
WEND
A.循环体语句执行10次
B.循环体是无限循环的
C.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
D.循环体语句只执行一次
答案 C
解析 对于WHILE语句,条件符合则执行循环体,而本题k=8,不满足条件k=0,所以循环体语句一次也不执行.故选C.
2.下面的程序:
a=1
WHILE a<100
 a=a+1
WEND
PRINT a
执行完毕后a的值为( )
A.99 B.100 C.101 D.102
答案 B
解析 a=99+1=100.
3.运行下面的程序,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 INPUT “n=”;n
k=1
p=1
WHILE k<n
 p=p*k
 k=k+1
WEND
PRINT p
END
A.120 B.720 C.1 440 D.5 040
答案 A
4.下面的程序,其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
S=0
DO
 S=S+i
 i=i+2
LOOP UNTIL i>100
PRINT S
END
A.50 B.49 C.100 D.99
答案 A
解析 程序实质就是求1~100之间的奇数之和,即S=1+3+5+…+99,共50个奇数,因此循环体执行50次.
5.当x=2时,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i=1
s=0
DO
 s=s*x+1
 i=i+1
LOOP UNTIL i>4
PRINT s
END
A.3 B.7 C.15 D.17
答案 C
解析 0×2+1=1,1×2+1=3,3×2+1=7,7×2+1=15,此时,i=5>4,跳出循环,故输出s的值为15.
6.阅读下列算法语句,若输入的n为10,则输出的变量S和T的值分别为( )
INPUT “n=”;n
S=0
T=0
DO
 S=S+n
 n=n-1
 T=T+n
 n=n-1
LOOP UNTIL n<2
PRINT S,T
END
A.30,25 B.30,30 C.25,25 D.25,30
答案 A
解析 当n=10时,S=10+8+6+4+2=30,T=9+7+5+3+1=25,故选A.
7.执行下面的程序,输入a=3,b=-1,n=4后,输出的结果是( )
INPUT “a,b,n=”;a,b,n
i=1
WHILE i<=n
 c=a+b
 a=b
 b=c
 i=i+1
WEND
PRINT c
END
A.3 B.4 C.5 D.6
答案 B
解析 循环体被执行了四次,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得到的结果是c=2,a=-1,b=2,i=2;第二次执行得到的结果是c=1,a=2,b=1,i=3;第三次执行得到的结果是c=3,a=1,b=3,i =4;第四次执行得到的结果是c=4,a=3,b=4,i=5,此时输出c=4.
8.下面是一个求2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入的语句为( )
S=0
i=1
WHILE
 INPUT x
 S=S+x
 i=i+1
WEND
a=S/20
PRINT a
END
A.i>20 B.i<20
C.i>=20 D.i<=20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得循环体需执行20次,从而横线上应填入的语句为“i<=20”.故选D. 9.阅读下面的程序.
i=1
S=0
WHILE i<=100
 S=S+i
 i=i+1
WEND
PRINT S
END
该程序是计算下列和式中的( )
A . 100
111 ++++1B .1+2+…+101
C .1+2+3+…+99
D .1+2+3+…+100
答案 D
10.下面是求1~1 000内所有偶数的和的程序,把程序补充完整,则( )i =2
S =0
WHILE i<=1 000


WEND
PRINT S
END
A .①处为S =S +i ,②处为i =i +1
B .①处为S =S +i ,②处为i =i +2
C .①处为i =i +1,②处为S =S +i
D .①处为i =i +2,②处为S =S +i
答案 B
解析 程序求的是1~1 000内所有偶数的和,故i 步长为2,应有i =i +2,排除A ,C ;i 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