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质量监测考试(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远市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质量监测考试(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
1. (6分) (2017高二上·黄陵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

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

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

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

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

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

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

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

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A . 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 . 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 . “词为艳科”,在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方面,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D . 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 .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C .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 .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B . 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 . 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 . 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2. (9分) (2020高一下·马鞍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条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

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阔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阔读习惯与趋势探计》)
材料二
阅读年龄与阅读类别图中国人习惯的阅读方式图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虽然精神食粮不再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

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日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

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金民阅读更应该从娃蛙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陶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考。

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岸书)中就女婿王“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莱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

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

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

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

“阅读是放育的基础”这一厘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

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滋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选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

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带养的花边消息。

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

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圆书馆。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

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四报,犹太民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里拥有万家财的富赏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

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平之多。

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
(摘编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 . 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C .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D . 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

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 . 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C . 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

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
类型的文章。

D .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3)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当天,八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14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

如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

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5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

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长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1.1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亲房超过50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年2月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30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

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

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没有突破。

《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去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

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专家和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2019年2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月10日18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令人意外,其背后是我们迅速增长的文化市场。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6万家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GDP的十分之一,可见我们文化产业体量宏大;同时从8.2%的增速来看,也高于GDP6.7%的增速。

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

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

电影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市场的火爆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消费信号,即我国居民已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的消费,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逆转的消费新趋势。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当然了,推动文化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有关部门也需要发挥作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文化企业发展的种种束缚,释放出文化企业的真正生产力。

我国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集聚了很多的人才资源,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与基础,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压舱石”,激活这些资源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某中不少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或将成为引领我国文化产业的龙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的同时,还应深度挖提IP 价值,建立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外谋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假如好莱坞式“太空竞赛”,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

(摘编自盘和林《春节档电影票房超55亿,我们还缺点啥》,2019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猪年春节期间,有关观影人次、电影票房和上座率等统计数据显示,看电影已成根多人过年时的一项必选项目。

B . 猪年春节档的八部电影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电影行为相关人士认为这已经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C . 《流浪地球》的导演认为该片表现出的家园情怀不同于好莱坞科幻大片,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

D . 专家对《流浪地球》的热映有各种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解读,但他们大部认同该片具有的巨大现实意义、正面价值。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居民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产业消费是我国电影市场火爆的原因,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B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体量庞大,2018年营业收入占当年GDP的十分之一,文化服务业增速更是GDP增速的两倍多。

C . 我国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种种束缚一旦被打破,释放出文化单位的真正生产力,必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D . 《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在猪年春节档收获了口碑和票房,外媒认为它是中国电影业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的开始。

(3)以上三则材料都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票房情况,它们报道的意图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
4. (11分) (2017高一下·木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干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颌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敞,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干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候蒙亦如是邪?”罢知毫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
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 .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 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抵、人鬼。

D .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
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选自荀子《劝学》)
5. (7分)(2020·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火山云歌送别①
岑参
火山②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五月间在交河(唐朝在西域的戍所,今新疆吐鲁番市西郊)送别友人时所写。

②火山:亦称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火山,突出其高峻峭拔,为描写火山云设置了一个雄浑的背景,开篇自然,巧妙蓄势。

B . “满”“凝”二字从正面表现火山云的广阔密实,“飞鸟”一句从侧面烘托火山云的酷热难近。

C . 五、六句从时间角度落笔,描绘火山云早晨阻断大风、傍晚随雨聚集,表现其非凡的力量和气势。

D . 结尾两句切合题目中的“送别”,“孤云”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浮云”都有一语双关之妙。

(2)诗歌的第七、八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10分) (2016高二上·柘荣期中) 语境默写
①《逍遥游》中,《齐谐》记载鹏鸟飞上九万里高空,要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逍遥游》中,对列子驾风而行的自由轻妙赞赏有加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③《论语十则》中,用“云”作比喻,形象地表述对“富贵”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 , ________。

⑤《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7.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B . 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令人唏嘘不已。

C .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

D . 有些同学为了在平时多挤出一些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于是拼命地开夜车,不运动,不交往……真是想尽了办法,无所不为。

这样是不行的,学习要讲科学。

8.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央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 . 有人批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C . 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接受,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D . 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加强发掘和保护对于传承农耕文明,提高遗产地农民就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进高中了,同学们也许会发现,现在的语言学习与以往不同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起来。

除了必修的五册课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