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同样是艺术。

不同的教学语言,作用不同,效果也不同。

在科学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使用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语言要幽默风趣
对教师而言,幽默的语言是其基本素养和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适时地借助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精神振奋。

每一節课的导入环节,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时候,它是整堂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时机。

此时,教师适当增加点幽默的语言,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二、语言要体现人文关怀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这些概念能否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主要看教师能否运用合理的语言,建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比如,每当实验结束时,教师往往会问学生:“大家都做完实验了吗?”听到大部分学生说做完了,教师就继续讲课,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教师忽略了没有完成实验的那部分学生,他们该怎么办呢?在小组合作的交流活动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教师往往会从几个小组中随机叫几个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交流活动到此结束。

教师忽略了其他学生,没有给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其实,这些问题是能用合理的语言解决的。

比如,实验快结束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已经完成实验的同学,请把实验中的收获整理一下;没有完成实验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继续做实验。

”在小组合作的交流活动中,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汇报各
自的想法。

但是,在挑选几个学生汇报后,教师可以追问:“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意见需要补充吗?”实践证明,教师的话语表达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将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语言要准确
科学课堂的教学语言要准确。

教师对重要的科学概念或规律的阐述,用语一定要准确,表达要确切。

教学语言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严谨。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指鹿为马,将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误人子弟。

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上下功夫。

四、丰富的体态语言
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体态语言,包括眼神、表情、姿态、手势等。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潇洒自如的示范动作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姿势“说话”,用“目光”“走动”等简单的动作来代替课堂管理,减少教师说话的次数,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语言应是有声的行动,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

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教师就要精神饱满,讲课时的语言要抑扬顿挫,使学生喜欢听课。

上课时,教师两眼的注意力不能放在教案上,而要放在学生的脸上,观察他们的表情,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

当他们听懂的时候,教师就不要再重复了,要让学生多讲、多动手操作。

总之,教师应注重运用各种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扎扎实实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锤炼。

在教学中,教师使用恰切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磨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还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