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实务技能——质疑(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
四、质疑(zhìyí)的方法
1.质疑程度保持连续性
质疑的程度是一连续性的差异,可由低度的自我质疑提升至高 度的肯定质疑。若能先由案主进行(jìnxíng)自我探索来扩展对其自己 问题的觉察,那么他们较能了解自己的矛盾与不一致,并且产生 的效果会比由社工质疑来的好;且愈能投入成熟性、内省性自我 质疑的案主,与以他们或环境为借口的人质疑而言所能取得的效 果更佳。
描述所期待的结果但是你的描述矛盾的动作行为或不行动可能导致描述可能的负向结果这个公式只是参考模式社工可以尽情地去创新并发展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和挑战案主所想要的目标与其行为间的不一致的地方
社会工作过程(guòchéng)中的实务技能
——质疑
第一页,共四十三页。
目标(mùbiāo)
学习结束后,你将:
6 理解“质疑(zhìyí)”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
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2.情感的矛盾
情感矛盾与认知(知觉)矛盾常伴随发生,一个感觉被他人侮 辱、轻视而倍觉愤怒,因此人知觉扭曲有关(yǒuguān)。因此,社工 可协助案主探索自己的感觉,给予充分的讯息,思考他人如此做 的其他可能意涵,并重新整理认知与想法。
情感矛盾包含:否定或贬低真正的感受、不去想那些痛苦的 情感、表达出与自己以为的感觉相反(如:爱孩子却疏忽小 孩),或口语与非口语呈现冲突(如一边哭一边还说“不, 我不失望”)。如果能温和质疑,通常可协助案主抒发困扰 以解决情感的矛盾。
当发现案主产生自相矛盾的情况(qíngkuàng)下,可参 考上述的原则后适当的运用质疑技术,对“矛盾之 处”进行质疑。一般而言,矛盾的形式主要是认知 (知觉)的矛盾、情感的矛盾与行为的矛盾。
1.认知(知觉)的矛盾 2.情感的矛盾 3.行为的矛盾
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1.认知(知觉)的矛盾
若案主的问题来自错误资讯或信息不完全,那么质疑有 助其行为修正,例如,自我贬抑的人常因错误认知而贬低自 己,认为自己拙劣、没有价值、没有吸引力等,而此观念根 治于案主心中。此时(cǐ shí),运用有力的质疑或提升对其他的 觉察,则有助于挑战案主自贬的观点。而其他认知(知觉) 的矛盾还包括:人际间的知觉扭曲、不合理的恐惧、两级的 思考、对问题的否认、不能辨别有利于解决困难的方法等。
到控制不住才爆发出来。她说:“真不敢相信,我的邻居竟然 在午饭时间把她的孩子送来和我家小孩玩,然后就不见了。我 看得出她的孩子没有吃午饭,结果我还帮忙喂他们吃饭,可是 她家的经济状况比我家来得更好,她怎么可以这样!”
面对这样的一位案主,作为(zuòwéi)社工的你该如何进行面谈 并解决她的问题呢?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
8.不要期望案主在质疑之后会立即改变 改变通常是逐渐增加的,透过慢慢的努力,不断在冲突与改变中来回 形塑改善后的新情境。有些天真的社工予以案主压力(yālì)以期有所改 善,反而带给案主更大的压力(yālì)与心理伤害,应该值得注意。
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三、质疑(zhìyí)的内容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示例(shìlì)
2.(对虐待儿童的母亲):“李太太,我记得你说过 好想争回小美的监护权,我们也认为参加亲职团体有 助于你完成这个目标,但是,今天的团体是你第二次 因为睡过头(guò〃tóu)而错过,我很为你担心你可能无法 达成这个目标。”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注意:
否定的质疑极为(jíwéi)冒险,上述的示例中可能使案主 产生防御心理,或是破坏专业的关系。所以,在现实情 况下,社工需要以适当的语调进行质疑显得格外重要, 能以温暖、关心的语调来质疑,案主比较不会有威胁感 ;相对地,如果口吻中带有批评意含,或非语言表达令 案主感到被攻击,恐怕将事倍功半。因此过程中,表达 关心和想要帮助案主的意图应该更加显示出重要,来减 少案主误解社工质疑的动机。
当有状况出现时,社工不容易估计归纳询问的技巧, 需要改以肯定式的质疑连接案主的想法与价值,但肯定 式的质疑却又容易被案主误解为对其批评、难堪,或攻 击等窘境,虽然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其风险很 高。社工运用质疑时,需特别留意表达的意图和善意, 以避免被误解为敌意或攻击,而破坏了专业关系。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4.建构一个温暖、照顾和关心的环境更有利质疑的传递 社工以真诚的同理关怀(guānhuái)案主,有助于案主真正的觉察质疑的意涵 ;反之,社工以冷酷、无感情、批评的方式质疑案主,案主容易有受到 攻击的感觉。
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5.可行的话,多鼓励案主进行自我质疑
案主的自我质疑较由案主予以质疑要来的好,因此可以培养案主独立性 ,并可强化案主依照自我觉察来采取新行动。社工提醒案主注意自身 的行为与想法的不一致,并鼓励他们进一步的分析与自我质疑。此外 (cǐwài),社工还可以运用强化动态意义的方式,鼓励案主重复某个讯息 ,仔细地倾听自我的声音,并思考这讯息的意义,以帮助自我质疑。
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7.伴随同理心技巧使用质疑效果更好
案主通常不会直接表达他们对质疑内容的反应,因此,社工应留 意案主非口语的信息,来了解案主可能产生的受伤、生气、不舒 服。如果确定案主产生了负向反应,社工可以(kěyǐ)同理心来处理案 主当下的感觉,让案主有机会表达其想法与感觉,以澄清并协助 案主处理负向的感受,同时,解决案主对社工运用质疑的动机产 生的负向解释之反感。若未能如此处理,则将影响专业的关系。 事实上,质疑可产生短暂的不平衡感觉,利用此不平衡迫使案 主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可以消除案主的矛盾。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课前小练习:
你的案主X太太向你反映,现在她的儿子变了, 让她伤透了脑筋, 不听她的话,还经常和她吵架, 同时还经常说不愿意呆在这个家里,想离开这个家 。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现在刚
交了一个叛逆的玩音乐的朋友。
对此,你将如何运用质疑(zhìyí)技巧呢?
第八页,共四十三页。
问案主有酗酒的事时
错误: 用“你无力控制自己不喝酒吗?”(已标签案主是个酒鬼) 正确: 若改问“你喝酒时是否(shì fǒu)会脑筋一片空白?你是否(shì fǒu)会发现 ,若你开始喝酒,你就很难停下来?”(这些问题较能提高案主对喝 酒问题的关注)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注意(zhù yì)点:
6 掌握“质疑”的含义、原则、内容、方法及四大要素 6 能正确使用“质疑”帮助案主面对自己的困惑、盲点以及矛盾的行为
第二页,第共四2 页十三页。
本模块(mó kuà i)的主要内容:
◆质疑的含义
◆质疑的原则 ◆质疑的内容
◆质疑的方法
◆质疑的四大(sìdà)要素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
案主是一位26岁的母亲,她一直压抑她对邻居的愤怒,直
参考话语: 社工:“X太太,我听了您的描述,您对是把儿
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归结于他新认识的朋友, 那会不会是因为其他原因才改变了您儿子的个性 呢?您能否(nénɡ fǒu)回忆一下最近你们家有没有发生 什么事情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
二、质疑(zhìyí)的原则
社工在运用质疑技巧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为有效地运用质疑,有下列可依循的准则:
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6.避免在案主经历嫉妒的情绪负担时使用质疑
对有些微内在冲突或焦虑的案主而言,运用质疑是合适的。因为质疑 引发的焦虑可以促使案主检视自己的行为,以思考建设性的改变。也 正因为运用质疑容易引发焦虑,因此,若将质疑运用在未能克服焦虑
和罪恶感的案主上,质疑不但(bùdàn)徒劳无功,更甚者,质疑将加 重案主的负担。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社工:?
案主:老师和爸妈都说我不乖,是 个坏孩子,不爱读书,我也觉得他 们说的没错,我就是个坏孩子,我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示例(shìlì)
案主(W太太,有一个14岁的儿子):“我在家里所做的任何事情
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他就是不理解我,觉得我烦,我不都是为他好 吗,去溜冰既耽误学习,还会认识一些不三不四不认真读书的问题小 孩,这不是会带坏我们家儿子啊!”
错误:
社工:“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您的想法是否与他交流(jiāoliú)过, 他对您的想法是否认同呢?”(低度的自我质疑) ……
1.当案主出现违法行为或对自己、他人有急迫的危险(wēixiǎn)时,可立刻 使用质疑。 虽然,过早的质疑可能阻碍关系的发展,但面对危险伤害时也不得不 采取质疑。
2.除上述状况外,质疑尽量要等到专业关系进展时才使用
早期介入时运用同理可提升与案主间的友好关系,及案主对社 工专业技术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案主也比较能接受质疑,甚 至是欣然接受质疑。

(描述所期待的结果)
但是你的

(描述矛盾的动作、行为或不行动)
可能导致

(描述可能的负向结果)
这个公式只是参考模式,社工可以尽情地去创新并发展自己的方式, 来应对和挑战案主所想要的目标与其行为间的不一致的地方。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
示例(shìlì)
1.(对家庭会谈中的父亲):“蔡先生,我想要稍缓 一下回来检视你所做的。我知道你好期待小孩不怕你 ,且愿意很放心地和你聊天说话,是吗?” (父亲同意)“好的,我们来想想你刚对史蒂夫所做 的,他放学后开心的告诉你学校所发生(fāshēng)的事情, 而你打断他的话,并数落他在学校的表现。之后,你 是否发现到他不再说话,只静静地听你说?”
质疑(zhìyí)——我们本次的主题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一、质疑(zhìyí)的含义
质疑是社工带领案主以案主自身造成困境的某些想法 、信念、情绪、感觉(gǎnjué),来面对案主自己的行为矛盾 或不一致的盲点。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质疑的内容与案主所关注的事务有关,但社工 应是以旁观者立场来审视案主的困难,并提出新 观点,给予案主正确的回馈。有效质疑是同理心 的延伸(yánshēn);但是不当的质疑会引起案主强烈 的抗拒。因此质疑需要以“尊重”为前提,谨慎 质疑,将焦点放在“是否需要”的质疑上,避免 因过度滥用质疑而导致的非但不伦理且无成效。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3.行为的矛盾
案主自己可能有盲点,无法看到自己的表现已经对自己或他人 造成窘境。此时,运用质疑有助于案主察觉对自己或他人带来的 影响。当案主产生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容易造成人际困难与问题 :如忽视儿童、无法完成任务、不能维护所有物、法律及人际间 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又可能导致案主失去工作、财产、监护权与 自尊等。为有效地质疑这类案主,社工需鉴定的表示:希望能协 助案主避免因此等行为而承受后果,并需皆由协助案主认识只有 (zhǐyǒu)他自己才能减少困扰其自身的压力,以促使案主面对自己容 易推卸责任、将困难归因于他人或环境等问题。
五、质疑的四大(sìdà)要素
质疑可以运用的四大要素: ①表达关心;②指出案主的想法(或是目标(mùbiāo)、信 念、承诺等);③找到案主行为与想法不一致或矛 盾的地方;④这一矛盾行为可能引发的负向结果(来呈 现有效的肯定质疑)。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
四大要素(yào sù)的呈现方式
我很关心你,因为(yīn wèi)你认为(想要/相信....../致力于......)
正确: 社工:“看来您的教育方式确实是不符合您的孩子,那有没 有想过换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呢?“(高度的肯定质疑)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2.运用归纳性提问
即由社工引导案主思考自己观点的矛盾(máodùn)处,却 不使案主自我标签,使能有效的处理其问题。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示例(shìlì)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小作业(zuòyè)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社工:?
案主:我和我老公现在 经常吵架,他就说我不 温柔(wēnróu),不像个女 人,他一定是有外遇了。来自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
参考(cānkǎo)回应:
社工:之前您丈夫有这样评价过 您吗?什么时候他对您的态度(tài
du)有所改变呢?
第十页,共四十三页。
3.应谨慎而小心地运用质疑 有些社工认为质疑是”高报酬“的技术,但Lieberman、Yalom和 Miles(1973)指出,此观点在团体中将难以实行,因领导者若 以高度质疑技巧调整具攻击性的成员并予以压力,则容易产生 负向的结果。此外,有些案主面对强而有力的质疑虽然会让步 (ràng bù)或取悦社工,但却达不到预期效果,也只是暂时的修正其 行为,案主只是被动的稍许改善而未获真正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