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 感受景物的审美情趣,学习作者描写景物 的方法。
试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一诗跟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相比较, 说说二者的写景方式有什么不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最盛之景
奇观:梅花与杏桃 铺垫 相次开发
春景 月景 朝烟 夕岚
粉绿
侧 面
汗烟
罗红 纨雾
正 面
山花 容态 水柳 意情
山湖 岚光 对偶 设染 拟人 色翠 之之
高 雅 的 志
妙工
趣
写景抒怀
《西湖二》开头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 盛,为朝烟,为夕岚。”这是全文的纲。那么下文是 怎样跟它照应的?
这几句描写都有典据,你能说出来吗?
宋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课文分析: 西湖一
心飞湖上
游踪
即棹小舟入湖
对西湖向往已久 迫不及待的心情
满始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所见 排比 拟人 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西 湖 全 貌
怀游 喜西 悦湖
译文:中午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
船进入西湖;
原文: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娥: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
译文:山色像眉上的彩“黛”(山是青
黑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 温暖的春风如饮醇酒,微波荡漾 像绫罗细软平滑;
原文: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
十四日。 始此:从这一次开始;
译文: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 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词:
棹 (zhào)划船
酣 (han)喝酒尽兴 颊 (jiá)这里指桃花艳如少女的颜面。
朝烟 (zhao)早晨烟雾迷蒙。
夕岚 (lán)傍晚的山光.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试着理解下列句子中“为 ”的意思
1、为朝烟,为夕岚 2、梅花为寒所勒 3、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4、安可为俗士道哉 5、石篑数为余言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第一段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 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 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特别大,梅花被寒 气所抑制,跟杏花、桃花相互依次开放, 更是奇特的景观。
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袁宏道:
明代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 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 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 主张文学创作要“ 限于午、未、申这三个 时辰。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的精巧,雾 气笼罩的山峦的奇妙,都出现在旭日初升、 夕阳还未落山的时候,(那时)才把西湖 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下西湖的景 色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 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有一种趣 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 么能讲给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听呢?
原文: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
译文: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见书中注解;
译文: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
(这里的景色)不能(想出 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神时一样;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 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 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 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苏 堤 春 晓
雷峰夕 照
此乐留
与山僧游 客受用, 安可为俗 士道哉?
思考探究
第一自然段里描写的西湖最盛之景是什么? 写梅花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哪几句话描写春景?主要写什么? 第三自然段写晨昏月景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些? 为什么? 品味最后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勒 (lè)抑制
夕舂
(chong)夕阳
突兀 (wù)高耸的样子 艳冶
(yě)美丽、妖艳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山是青黑色,如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如少女的面 颊,微风吹来,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样柔软。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
译文
从武林门往西走,远远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 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 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红艳艳的, 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 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 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 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河女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 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所感 作者的神态 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西湖如美女
棹:名词作动词用, 划船
从武林门而西, 望保叔塔突兀层 崖中,则心飞湖 上也。午刻入昭 庆,茶毕,即棹 小舟入湖。
娥:
这里指眉上的
彩“黛”(青
山
黑色)
色
如
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 纹 如 绫
才一举头,已 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 描写不得,大 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 也。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找出文中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前两句 用女子来比喻西湖的娇艳;后两句分别从嗅觉和视觉,写 出了令人心醉神迷,陶醉其中的西湖美景,一连四个比喻 组成排比,生动描绘春天西湖妩媚动人的风光,把西湖描 绘得生动而清新。
第二段译文
•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 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物种,赶紧前往观看 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 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 声和器乐声,如阵阵春风,年轻的妇女,混 合脂粉的汗水,如道道细雨。衣著华丽的富 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 美丽妖艳到极点。
读顺
学
读懂
习 目
读味
标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
棹
颊
丁酉
朝烟
夕岚
苏堤
罗纨
艳冶
夕舂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w ù) 棹(zhào ) 颊(jiá) 丁酉( yǒu ) 朝烟(zhāo) 夕岚(lán) 苏堤(d ī) 罗纨(wán) 艳冶(yě) 夕舂(chōng)
原文: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西湖最盛, 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 为朝烟 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
梅与杏桃相次开放, 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 功甫家故物也,急往 观之。”余时为桃花 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 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西湖 最盛
梅与杏桃相次开放 春 绿烟红雾二十余里
歌吹粉汗罗纨艳冶 月 花态柳情 尤不可言
山容水意
朝烟 夕岚
朝日始出 极其浓媚
夕舂未下
小结
作者是用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 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 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
作者通过对西湖春天的自然风光、动人 景象的传神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满心喜 爱和深切感受。
则已心飞湖上也。
西:往西走;向西;名词活用为动词; 突兀:高耸的样子; 则已心飞湖上: 心则已飞湖上: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看见保叔塔高 耸在层峦山崖之中,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原文: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
湖; 午刻:中午时分,午间; 棹:船桨;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试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一诗跟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相比较, 说说二者的写景方式有什么不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湖最盛之景
奇观:梅花与杏桃 铺垫 相次开发
春景 月景 朝烟 夕岚
粉绿
侧 面
汗烟
罗红 纨雾
正 面
山花 容态 水柳 意情
山湖 岚光 对偶 设染 拟人 色翠 之之
高 雅 的 志
妙工
趣
写景抒怀
《西湖二》开头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 盛,为朝烟,为夕岚。”这是全文的纲。那么下文是 怎样跟它照应的?
这几句描写都有典据,你能说出来吗?
宋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课文分析: 西湖一
心飞湖上
游踪
即棹小舟入湖
对西湖向往已久 迫不及待的心情
满始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所见 排比 拟人 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西 湖 全 貌
怀游 喜西 悦湖
译文:中午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
船进入西湖;
原文: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
波纹如绫;
娥: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
译文:山色像眉上的彩“黛”(山是青
黑色),桃花艳丽像少女的面颊, 温暖的春风如饮醇酒,微波荡漾 像绫罗细软平滑;
原文: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
十四日。 始此:从这一次开始;
译文:
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时间 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词:
棹 (zhào)划船
酣 (han)喝酒尽兴 颊 (jiá)这里指桃花艳如少女的颜面。
朝烟 (zhao)早晨烟雾迷蒙。
夕岚 (lán)傍晚的山光.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试着理解下列句子中“为 ”的意思
1、为朝烟,为夕岚 2、梅花为寒所勒 3、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4、安可为俗士道哉 5、石篑数为余言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第一段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 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 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特别大,梅花被寒 气所抑制,跟杏花、桃花相互依次开放, 更是奇特的景观。
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 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游记二则
袁宏道
袁宏道:
明代文学家。他与其兄宗道、 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 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 主张文学创作要“ 限于午、未、申这三个 时辰。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的精巧,雾 气笼罩的山峦的奇妙,都出现在旭日初升、 夕阳还未落山的时候,(那时)才把西湖 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下西湖的景 色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 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有一种趣 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 么能讲给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听呢?
原文: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目酣:形容非常爱看;酣,喝足了酒;
译文:刚一抬头,已经不知不觉如痴 如醉;
原文: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下一语:用一个词语; 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见书中注解;
译文:这时想要用一个词语来描写
(这里的景色)不能(想出 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神时一样;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 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 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 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苏 堤 春 晓
雷峰夕 照
此乐留
与山僧游 客受用, 安可为俗 士道哉?
思考探究
第一自然段里描写的西湖最盛之景是什么? 写梅花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哪几句话描写春景?主要写什么? 第三自然段写晨昏月景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些? 为什么? 品味最后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勒 (lè)抑制
夕舂
(chong)夕阳
突兀 (wù)高耸的样子 艳冶
(yě)美丽、妖艳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山是青黑色,如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如少女的面 颊,微风吹来,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样柔软。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湖水被染成绿色,暮烟凝聚在山间。
译文
从武林门往西走,远远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 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 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红艳艳的, 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 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 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 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 见到洛河女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 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所感 作者的神态 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西湖如美女
棹:名词作动词用, 划船
从武林门而西, 望保叔塔突兀层 崖中,则心飞湖 上也。午刻入昭 庆,茶毕,即棹 小舟入湖。
娥:
这里指眉上的
彩“黛”(青
山
黑色)
色
如
娥
花光如颊
温风如酒
波 纹 如 绫
才一举头,已 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 描写不得,大 约如东阿王梦 中初遇洛神时 也。
思考探究
读完之后你喜欢哪些词句?为 什么喜欢?(从修辞方法、表 达方式、写作手法或个别词句 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思考)
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找出文中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前两句 用女子来比喻西湖的娇艳;后两句分别从嗅觉和视觉,写 出了令人心醉神迷,陶醉其中的西湖美景,一连四个比喻 组成排比,生动描绘春天西湖妩媚动人的风光,把西湖描 绘得生动而清新。
第二段译文
•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 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物种,赶紧前往观看 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 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 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 声和器乐声,如阵阵春风,年轻的妇女,混 合脂粉的汗水,如道道细雨。衣著华丽的富 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 美丽妖艳到极点。
读顺
学
读懂
习 目
读味
标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
棹
颊
丁酉
朝烟
夕岚
苏堤
罗纨
艳冶
夕舂
请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突兀(w ù) 棹(zhào ) 颊(jiá) 丁酉( yǒu ) 朝烟(zhāo) 夕岚(lán) 苏堤(d ī) 罗纨(wán) 艳冶(yě) 夕舂(chōng)
原文: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西湖最盛, 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 为朝烟 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
梅与杏桃相次开放, 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 功甫家故物也,急往 观之。”余时为桃花 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 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西湖 最盛
梅与杏桃相次开放 春 绿烟红雾二十余里
歌吹粉汗罗纨艳冶 月 花态柳情 尤不可言
山容水意
朝烟 夕岚
朝日始出 极其浓媚
夕舂未下
小结
作者是用心来感受西湖之美的,他笔下 的西湖如同青春靓丽、婀娜多姿的少女,富 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灵性。
作者通过对西湖春天的自然风光、动人 景象的传神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满心喜 爱和深切感受。
则已心飞湖上也。
西:往西走;向西;名词活用为动词; 突兀:高耸的样子; 则已心飞湖上: 心则已飞湖上: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译文:从武林门往西走,看见保叔塔高 耸在层峦山崖之中,心就已经飞 到西湖上面;
原文: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
湖; 午刻:中午时分,午间; 棹:船桨;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